APP下载

微电影拍摄制作:感悟光与影的艺术

2017-11-11罗凯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7年10期
关键词:校园同学学校

罗凯

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微电影整合了文学、音乐、舞美、传媒等艺术,融合了摄像、录音、剪辑等多项现代技术,融入了身边最动人的社会生活元素,已成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2015年秋,学校决定开设选修课,实行走班制,向广大教师征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特色校本课程。我是学校信息技术专业的老师,同时负责校园电视台,对摄影器材和相关知识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也组织过校内大型活动的直播录播,曾策划并制作了多期校园电视节目,指导过两部校园微电影的摄制。鉴于此,我向学校提交了校本课程《微电影拍摄与制作》。

定位与准备

分析学情,确立目标。我以前曾指导过学校广电部(学生社团)的学生拍摄过校园微电影,这些学生是经过认真选拔,大多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并都有一定的基础。如今,《微电影拍摄与制作》作为面向全校学生的选修课,学生的基础不一,鉴于此,我依据学情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在知识能力方面,让学生了解电影及微电影的发展历程,学会编写剧本的方法与格式,掌握摄影器材的基本使用,掌握电影构图的基本理论,了解用镜头叙事的基本原则,掌握后期剪辑与合成视频的方法。在情感态度方面,旨在提高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量身定制,购买器材。由于校园电视台有一整套较为专业的设备,但数量较少,为了能让所有同学都有足够的实践机会,学校新购置的器材主要是入门级单反和家用级摄像机。其中,单反相机6台,摄像机6台,三脚架5套,非线性编辑机10台。为了让学生开拓视野,学校还购买了轨道车和移动LED灯光等辅助设备,后期还购置了一台大疆无人机。

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根据学情实施分层教学,如将学生分为侧重前期编导拍摄和侧重后期编辑制作两个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中或个别辅导,弥补其不足,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尝试与创造

基础先行,循序渐进。由于学生在专业的电影拍摄与制作方面几乎都是空白,甚至很多学生都没有碰过单反相机或摄像机,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我遵循基础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对课程作了如下安排:首先让学生了解微电影的定义、微电影的特征、微电影的分类、微电影发展趋势等基本知识,然后对学生进行主题为“你眼中的微电影”的座谈。根据学生的理解,我把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整理,然后让学生进行微电影鉴赏,包括影视鉴赏基础、微电影鉴赏指导、微电影佳作欣赏,并对学生反馈的信息结合影片进行点评;然后讲授相机、摄像机的使用方法,构图的基本原理,推拉摇移跟等拍摄技巧,讲镜头之间的衔接与切换等电影拍摄的技巧与方法;最后讲电影的后期合成与制作。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入门,在活动体验中发展自我,在创新实践中升华自我。

分组合作,初步尝试。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活动体验和创新实践融合起来,让理论知识在初步尝试中显现。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关于学校专题片拍摄的作业,并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人都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负责摄像的同学在校园练习拍摄技巧,发现学校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负责剧本编写的同学练习剧本的编写技巧;负责后期的同学熟悉后期编辑制作的方法与步骤。

集中展示,取长补短。在期中时,以小组形式提交作品,然后对各组拍摄的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并评出名次。在展示中,大家一起分享拍摄技巧,分析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他们在拍摄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也体会了艰辛。有的小组为了拍摄日落时的场景,不惜连续几天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地进行拍摄;有的小组为了拍摄一组乞讨镜头,甚至将自己的旧衣服撕破,还到音乐组借来二胡,营造凄凉的氛围;有的小组为了有比较好的声效,连续几周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学校电视台加班录制配音……

收获与成长

課程从整个教学安排上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将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真正体现选修课程标准的核心精神。

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分镜头脚本的写作、摄像的技术和电影制作的知识。学生参与到剧本的创作、分镜头脚本、编辑、导演、表演、拍摄、剪辑、配乐等工作,促进了语文、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学习,培养了其综合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校电视台有摄像机、三脚架、话筒、调音台、提词器、特技台、视频采集卡、视频编辑机,而且每年都招收专门的记者、主持人、摄影师、后期编辑等,锻炼了一批批学生,但由于电视台规模的限制,参与的人数较少。在实行选修课之后,我充分运用微电影班的学生,让他们参与到电视台的日常工作,不仅圆满完成了电视台的日常工作,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学到了知识。

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得到增强。由于微电影拍摄是一件极其需要团队合作的事情,一个剧组往往包含各种各样的分工。我模拟剧组,将同学们分成4个小组,再由组长在组内进行分工。小组合作强调每一个成员要有善于合作的心态,要懂得一部电影的最终完成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树立只有集体和谐,配合默契,才能成功的观念。微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台前幕后必须各负其责,每个人的工作责任感得到了培养,增强了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得到增强。在拍摄过程中要和队友、同学甚至其他陌生人进行交流,提升了学生沟通协调能力。有一个小组想拍一部介绍学校食堂的短片,但他们性格都比较内向,不太善于同别人交流,可是在后期拍摄过程中,他们敢于突破胆怯心理,与食堂的管理员和厨师沟通,拍摄到了所需要的镜头。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专业上的成长。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审美趣味。作为教师,也需要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用趣味高尚的审美感染学生,引导他们在光、色、声、影中探索电影的奥妙,用真善美的审美理念影响学生。

作为一门年轻学科的教学实践,教学探索才刚起步,值得思考的问题仍有很多,微电影要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除了相关学科知识的支持,更需要我们教师对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的思考和探索,启发学生心智、陶冶情操、完善品格。

(责任编辑 徐世兵)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同学学校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