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科大学生培养肌理的探索与实践
2017-11-11方蕾
方蕾
【摘 要】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农村及农业从业人员急剧下降,农业耕地面积大幅减少,从事“三农”工作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经营者和管理者后继乏人;现代农业及其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对从农队伍的素质和规格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学院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方向,对农科大学生培养的方法论进行了探索,就“入学即就业”、“学习即工作”、“平台即舞台”的实践肌理、 “谁来种地”的问题开展了大胆的实践与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果。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农科大學生;培养肌理
1 创新农科大学生培养肌理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发展,其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更加直接地关系到“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国家战略方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都是农村、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手段,需要相互协调、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在工业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直接结果一是农村人口急剧下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大量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离土离农离家乡”。至2016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为57.35%。江苏作为经济相对发达省份其城市化率已达到67%。二是农业用地总量大幅减少,工业园区开发,小城镇建设、道路建设都占用了相当数量的农业耕地,造成了农业耕地面积的减少,可耕种农地依旧分散不成规模。根据2016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全国耕地总面积为20.24亿亩,人均1.2亩,而江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
我国已处在工业化后期,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在广大农村“二大”现象凸显的当今,国家又提出了走新型城镇化之路,即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城镇化与“三农”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新型城镇化必将助推力推农业现代化,使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然而,仅仅依靠城镇化或新型城镇化,而忽视农业现代化,农村的落后面貌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而且容易导致农业的萎缩,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1]。农业科技体系、农业产业体系、微观经营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构成了驱动现代农业的四个轮子,这四轮驱动目前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即从注重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和化学化到注重生物技术、温室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从注重产量和产出效率到注重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及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从注重集体经营和个人经营的选择到注重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与个体经营融合;从注重政策的灵活性到注重法律的严密性。这些因素的变化赋予了农业现代化更深的内涵,对现代农业的实施主体—农民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2 目前苏南农村农业从业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下降,老龄化、兼业化、外来化严重。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农村人口移居城镇,即使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也主要是50或60后,从农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即使70或80后没有完全放弃家庭承包土地的生产,但平时也以“二、三产业”打工为主,兼职于农业;即使有部分中青年全天候从事农业生产,也主要是外来承包经营,属于临时性短视性的解决了土地不抛荒问题。
(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中青年的学农务农内生动力不足。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必须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而由于城乡长期二元结构的存在,多数青年农民加入了“二、三产业”大军,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的70%来自于非农领域,中青年继续从事农业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3)“职业农民”与农业现代化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不匹配。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加强了对职业农民的培育,列专项资金举办各级各类职业农民培训班,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据我院承办的职业农民培训班的初略统计,纯从事于农业一线的培训对象72%年龄超过45周岁,大部分都在50周岁以上;就培训内容而言主要以短平快的零散的农业知识讲座,零敲碎打,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所培训的“职业农民”依旧难于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一线人员所需求的知识与技能标准,与农业现代化所要求的农业人才规格存在较大的差距。
在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农业人口急剧下降,从农人员老龄化严重,农业耕地面积的大幅减少,而现代农业的发展又急需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我们必须回答:如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农科大学生,怎样培养“懂知识、善经营、会管理” 的新型职业农民以及“谁来种地”的问题。
3 我院农科大学生培养肌理的探索与实践
3.1 基本情况
从2008年9月开始,学院按照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方法,启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肌理的研究,总结并提出了依托政行校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实施路径,“五位一体”[2](人才共育、科技服务、人员互聘、岗位实践、就业创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模式以及基于职业标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评价反馈机制。2013年到2016年,我院先后与太仓市、昆山市、高邮市等政府合作开设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订单班。以“太仓班”为例(下同),与太仓市政府合作开展的“青年职业农民定向培养工程”取得重要进展,首批定向培养出的205名农科大专毕业生已在太仓市各基层农村、农业企业、合作农场、合作社、田园综合体等农业基层单位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职业岗位发挥重要作用。
3.2 实践肌理
(1)“入学即就业”政府政策支撑体系的建立。太仓市隶属于苏州市管辖,东临上海,城镇化率高,农民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休闲农业发展基础好,但“三农”面临的共性问题同样非常突出。2012年,学院率先与太仓市商定合作定向培养方案,太仓市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政策保障。2013年学院与太仓市政府签订首批农科大专生定向订单培养协议,学院专门设立现代农业专业“太仓班”,所有学生高考后通过提前招生的形式择优录取,学生学习方向性、目的性明确,不存在就业的忧虑,就学期间所有学费和社保基金有政府承担,毕业生全部安排到太仓市所辖的基层村及其农业经营体工作,解决了农科大学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问题。endprint
(2)“学习即工作”学校培养支撑体系的建立。在与太仓市政府合作定向订单培养协议中规定,所有学生在我院读书期间,政府补助1200元/月“工资”,学生读书既不用承担学费,还能够享受生活补贴,增强了培養对象主动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驱动力。针对“太仓班”的特点及其对职业生涯、产业发展、技术提升的需求,分类制订培养方案,教学模式上强调亦工亦学、农学融合、教产衔接,学校授课与田间课堂相呼应,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基础知识后,农时季节安排回家乡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理论学习与农事体验交叉进行,融理论学习与岗位工作于一体,找到了培养“懂知识、善经营、会管理”的路径。
(3)“平台即舞台”企业工作支撑体系的建立。太仓市拥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一个,省市级农业园区若干,村级经济发达,土地流转到位,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突出。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村村成立了农民土地合作社,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成熟,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等“三农”业态发展迅猛。所有这些都为“太仓班”毕业生搭起了广阔的的就业平台,提供了“不离乡、不离土”的从农就业空间。除了部分毕业生以“村官”的形式被录用到村级管理岗位以外,或直接从事农业创业,或被安排或招聘到以上经济体工作。这些学生录取时定向定位,专业即事业,学习方向明,工作动力足;培养时亦工亦学,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毕业后就业平台多,施展空间大。他们把这些经济体平台作为自己学农从农的舞台,从“一农”到“三农”,从农业技术到农业经营与管理,从农业“一产”到农业“二产三产”,一展才华,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学有所用”。
目前,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了各级政府的当务之需。学院农科大学生培养肌理的探索与实践,回答了农业发展及其“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果。2014年4月,在农业部主持召开的新型职业农民工作座谈会上,该模式被评价为“是一种双向培养职业农民的好模式”。2015年1月,苏州市政府借鉴太仓模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2015年6月,“校地联动、教产衔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做法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十大典型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志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相互关系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155-160.
[2]徐向明.创建合作联盟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7):92-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