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聊招牌

2017-11-11周时奋

特别文摘 2017年19期
关键词:老话店名商人

周时奋

我们江南地方的招牌,以最为熟悉的沪、杭、甬三地而言,是很有些特色的。

其一是雅,有些店名初听与文人的斋堂名难分彼此,“采芝斋”放在某个书房里同样贴切,“寿全斋”让一个髯须飘逸的老画家题在自己作品的落款上,也不显得过火。“胡庆余堂”到底有多少中药味?“一言堂”又有多少属性是商业的?但是这种招牌倒是可以揣摩品味的,有文人的雅趣。江南文化氤氲,商之久之,渐近儒商,招牌一挂便文绉绉起来。

其二是尚老,老是经验、品格、宽容的象征,一老就少了一份火气,多了一份宽容,宁波有“老同元”,同治元年开的店,经营鲜咸货,一百多年的经营历史不是靠哄、吓、骗、拐能维持的,一听就让人信服、信任。于是“老三进”“老大房”之类都让人有货真价实之感,用不着“道地药材”“正宗祖传”之类的广告渲染。

其三是吉,虽然各地招牌都图吉利,但江南的吉利似乎更平心静气,“升阳泰”“源康”“楼茂记”这些名字起得好,于己于人都是一种祝颂。以前县学街有一棺材店,店名却叫“竹苞松茂”,真有些红白皆喜的文化精神。宁波人的“亨得利”开到全国各地,可谓真亨通,亨,才能得利,这是商业经验;“味华”酱品,谦谦然只称味之花,谦谦是一种姿态,宁波老话说:“和气生财。”商业是需要环境的,主体意识太强反遭不服,因此镬厂称“人和”,舞台称“天然”,饭店可直呼老板小名“阿毛”“阿林”,大的餐馆也仍给顾客祝福颂功:“东福园”“状元楼”。济南的回民到宁波来开牛肉餐馆,只称“清真济甬”,“济”字一语双关,又是取“渡”的字义,又是济南的简称。济南、宁波,你好我好大家好。

去了几趟广州、深圳,发现南方商人则是另一番文化精神。就说招牌,也别具特色。其给我的印象,一是越大越好,一爿不到30平方米的餐馆,叫作“美食城”;一间店面的画铺,牌子却是“画都”,当城、都、国都不足以喻其大时,就干脆用“世界”。什么美容世界、娱乐世界、海鲜世界、时装精品世界,常常大言不惭又名不副实。

其二是霸气,大概南方之地,天高皇帝远,不如江南商人战战兢兢。一个澡堂子,可称“南国浴霸”;一个小书铺,可称“羊城书王”;我们去过一个“王朝夜总会”,其实只是一个舞厅加几间卡拉OK包厢。即使娱乐圈里,香港这样一个城市,以区区600万之众,月月排“龙虎榜”,出了“四大天王”还不够,又有“四大天后”,似乎把调子唱到了顶峰,忽然又冒出一个“天王巨星”,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最近几年,南风北渐,这种夸张式的命名法也被这里的商人们接受、模仿、复制,且十分得心应手。再加之英英洋洋、阴阴阳阳的“梦的露”“华士其”“雅丽丝”“佛羅里斯”“阿里阿多”“卡萨布兰卡”,确实丰富多彩,稀里呼噜。我曾问一个叫“爱尼斯”的单位,不知洋文原意是什么?他说,是“爱你到死”。真是良苦用心。

我不知道如何评价这些命名,其实也不必评价,存在的就是现实的。老话说:“一个人总有一个名,一只牛总有一条绳。”阿狗阿猫未必不是好名字,只是感到有些文化移位,让我等酸文人不太适应。

(摘自“百度阅读” 图/陈明贵)

猜你喜欢

老话店名商人
鞋类店铺名称语言考察——以株洲南大门负一楼店铺为例
从网店名看电商文化传播
“奇葩”店名何时休
店名“错”字多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五老话安全”活动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