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哥特式创作艺术的美学意蕴
2017-11-10王芬谭雅雯
王芬+谭雅雯
摘要:根据基尔凯加德美学的有趣理论,结合现代美学观,以福克纳经典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为研究对象,探讨福克纳哥特式创作艺术的美学意蕴,发现福克纳通过对荒诞、恐怖以及死亡的描写创新哥特式创作方法,这一创作手法使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新奇性、趣味性以及审美体验的好奇性。
关键词:哥特式创作艺术;有趣理论;美学意蕴
福克纳经典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具有独特的艺术美。福克纳不是采用传统的哥特式手法而用一种创新的哥特式手法来描写悲剧性的人和事,从而达到一种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孙绍振在《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中提出新的美学原则特点之一就是对于传统艺术习惯的背离。[1]西方艺术哲学家基尔凯加德在谈现代艺术时从美学观出发指出:人们对直接的东西不感兴趣,但对某种不同的根据他自己决断引入的东西会津津有味。尤其是将某种出乎意料的或者新奇的东西呈现出来。因此正常的东西令人厌烦,反常的东西令人有趣。[2]本文借助基尔凯加德美学的有趣理论,以福克纳经典小说《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哥特式创作艺术具有的新奇性、趣味性以及审美体验的好奇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美学意蕴,揭示荒诞的美国社会对人性的摧残。
一、福克纳哥特式创作艺术的新奇性
基尔凯加德说:“人们可以把某种偶然的东西变成自我决断的东西,因而把它变成一种令你欣赏的东西。你越是始终如一地掌握你的自我决断,产生的结果就越会有趣。”[2]有趣要求新奇。寻求趣味的欲望会对呈现出的一切都会不满意。艺术强调新奇,文学创作当然也不例外。
福克纳作品通过追求新奇令人觉得有趣。例如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以其独特新颖的构思吸引读者。小说由爱米丽的死亡开始,她的死就像拉起了舞台上的帷幕一角,引起小镇上人们一睹她原先讳莫如深的生活的激情。福克纳不是直接描写这起凶杀案,而是让镇上的人们去参观爱米丽的住宅,发现失踪多年的爱米丽情人的尸体陈放在她的床上,揭示原来受人尊敬的爱米丽却是杀人凶手,并且夜夜与腐烂的尸体同枕共眠。福克纳通过描写恐怖、死亡的场面,不是使人感到厌恶,而是使人觉得新奇,同时感觉隐藏的泪痕和苦涩。这种创作手法使人“产生一种眩晕,这眩晕同低头向深渊里看时产生的眩晕相似。”[2]
二、福克纳哥特式创作艺术的趣味性
根据基尔凯加德美学的有趣理论,厌恶的反面就是有趣,有趣和厌恶都是通过思考才产生。为了击败厌恶,人会努力去发现一种似乎突然变得不可忍受的处境之外的意义。“有趣的感染力依赖于某些出乎意料的期望。”[2]基尔凯加德也警告艺术家不要陷入一种习惯中,这种习惯会夺走他的自由。因此,艺术家必须从熟悉的东西中摆脱出来,从他已经感到习以为常的视觉和理解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这种要求创新的创造力不仅在视觉艺术中得到了认识,而且在文学和音乐领域也得到了认识。
南北战争后美国社会的阴暗面、社会的弊端和畸形的问题不断出现,常规的写作方法无法表达作家的愤怒,福克纳摆脱了传统哥特式的束縛,另辟蹊径,在创作中使用反常规的写作技巧突出荒谬悖论的情节,从有趣之反面厌恶着手,使人产生一种苦涩的心情,更让人感到刺痛,表现令人心酸的悲剧人生。例如福克纳在《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把人性中的奇美与奇丑的怪异并列,沉重痛苦与轻松闲适的不协调混合产生了一种凄凉的美,爱米丽深爱着情人为情人布置新房,床上却躺着被她毒死的情人,这种恐怖的美的宣泄也加强了作者与读者内心那难以言状的苦痛,并揭示了当时社会摧残人性的本质。就这样福克纳通过突出厌恶反面的有趣,使读者获得了巨大的阅读趣味。
三、福克纳哥特式创作艺术使人产生审美体验的好奇性
根据基尔凯加德美学的有趣理论,好奇使人自由自在地加入到无限的想象的游戏中。有趣之好奇同样依赖于思考活动,因为好奇产生的思考活动使人从约束他的世界中解脱出来并对它进行欣赏。
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同样能唤起读者的好奇,产生追求的欲望,让人展开无限的想象。这篇小说题名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作者却以主人公身边的荒诞事件的描写引起人们极大的好奇,同时也使读者感觉莫名其妙,这篇名与小说内容有何关联?在文中有何蕴意?但在小说中,通篇没有提到玫瑰花,也没有人献花给爱米丽。[3]这谜一样的篇名似乎暗藏着深意。所以这就引起读者对之产生极大的好奇。
总之,艺术和文学是无法分割的,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建立在美的基础上。借助基尔凯加德美学的有趣理论,我们看到福克纳以其创作的历史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其高超的文字技巧与深远的寓意,使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新奇性、趣味性以及审美体验的好奇性,给哥特式创作赋予了深刻的美学意蕴,使得其作品体现了现代的美学思想,具有现代的审美价值;这也正是对其研究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J].诗刊,1981(3):55-57.
[2](美)卡斯顿 海雷斯著.李田新译.现代艺术的美学奥蕴[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88.
[3]何琼.南方情结与《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世界文学评论,2010(1):121-122.
(作者单位:王芬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谭雅雯 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