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献《诗经》异文研究综述
2017-11-10张晗
张晗
摘要:近代以来《诗经》类出土文献丰富,在文字学、校勘学、音韵学等领域异文研究逐渐成为研究重点,本文对出土文献《诗经》异文方面做了简要的概述,从以往的研究成果和内容分析异文的辑录、分类及形成原因,总结其研究方法。
關键词:出土文献;诗经;异文
一、出土文献《诗经》异文概述
运用出土文献研究《诗经》最早始自宋人,朱熹在《诗集传》中对《大雅·行苇》一篇中对“以祈黄耇”、“以介景福”进行解释时,就曾经引用金文:“以祈黄耇,犹曰以介眉寿云耳。古器物款识云‘用蕲万寿、‘用蕲眉寿、‘用命多福、‘用蕲眉寿、‘万年无疆,皆此类也”。[1]出土文献保留了较多的原始信息,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20世纪古文字学蓬勃发展后,对出土文献的研究也越发全面和透彻。自出土文献类《诗经》问世公布至今,其间发表的相关专著及研究文章数量众多,而在研究《诗经》的诸多方面中,异文研究非常重要。本文拟对20世纪以来出土文献《诗经》异文的研究状况作一次回顾,总结以往的研究,以期为今后继续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陈寅恪先生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敦煌学者,近日世界学术之新也。”[2]现在我们想要将《诗经》研究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就要充分利用地下出土材料。所谓出土文献《诗经》异文研究主要就是将考古发现的含有《诗经》的材料与今本《诗经》进行对比校勘等研究,包括《诗》的原本,也包括其他文献引《诗》的部分。[3]异文现象在古代文献中十分常见,二十世纪以来,学者们主要探讨了异文的定义、类型、产生原因、应用和特点等问题。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可陆宗达、王宁对于异文的界定:“指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中用字的差异,或原文与引文用字的差异。”[4]另外,众所周知清代的考据学、训诂学研究的已经非常全面了,那么今人的研究则更应该明确的阐明异文的作用,它不仅仅是给原作品增添歧义,造成阅读上的困难,更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关注。
二、出土文献《诗经》异文整理辑录
二十世纪对于异文的辑录工作主要是更广泛系统地搜集异文,将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相比照。姜亮夫认为写本可以订正今本的伪误:“写本与今本之差,一、二字间,关系经旨之巨,是研究诗经的人所不可不知的,清代的学者,费极大之力,欲更定一字而不可得,现在写本中的异文,有思不得其妙之处,仅就校勘来说,也已大可拱为珍宝了。”[5]在众多有关《诗经》文献出土后,对其进行整理和考释工作是重中之重,而在这过程中,异文也会随之大量出现。这方面的研究例如早期敦煌写本《诗经》,罗振玉的《敦煌古写本毛诗校记》根据与《毛诗传笺》的对读,可以发现大量与今本不同的异文,通行本今本是清代阮元的校勘本,敦煌写本是阮元没有见到的,不能据以校勘。1977年,安徽阜阳汉墓出土的一批竹简,其中与《诗经》相关的简大概有一百多枚,是现存最早的《诗经》古本。胡平生、韩自强的《阜阳汉简诗经简论》全面而透彻对阜阳汉简做了考释,一方面对汉字字体的源流演变与发展作出参考,另一方面其他出土文献也可参照其研究方法。其他文献如黄宏信的《阜阳汉简诗经异文研究》,收集了阜阳汉简《诗经》和今本《毛诗》的异文。于省吾的《泽螺居诗经新证》运用古文字学研究成果及出土文献数据,对《诗经》进行校订和诠释,为研究古代典籍开辟了新的途径。于茀的《金石简帛诗经文字研究》搜集了金石简帛和四家诗异文,考证郑玄的讹字,辩正是非与原委。陆锡兴的《<诗经>异文研究》集考、论于一体,考就是文字的比对,罗列异文,比勘校对;论则涉及到学术论说、学派属性及文字理论等。程燕的《<诗经>异文辑考》,收集了已出土的《诗经》文字,与通行本《诗经》文字相对照,对其中的异文逐一考证,内容广而全。其他与此相关的文章,诸如毛承慈的《<诗经>异文研究综述》、白军鹏的《百年以来出土文献研究<诗经>之分野及述评》、蔡慧婕的《简帛典籍异文研究》、夏传才的《<诗经>出土文献与古籍整理》、杨冰郁的《二十世纪以来异文研究的脉络》和房瑞丽的《出土文献与<诗经>研究》等一系列论文,都论及了出土文献《诗经》异文的及其重要价值。总结这一类辑录的文章,主要是利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之间的校读,来考释文献中的异文。通过以上学者的努力,为我们呈现出《诗经》以及其他古代文献的面貌,尤其是用字规律和本字本意的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同样也可适用于其他出土文献,使出土文献的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领域。
三、对出土文献《诗经》异文类型及产生原因的研究
分类是语料研究中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异文类型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理清现存的许多模糊认识。从宏观上看异文可以分为版本异文、引用异文、两书异文和名称异文四大类。其中版本异文、引用异文和两书异文这三种语料既存在着共同点,又有着性质上的根本差异,[6]这些理论认识对于异文研究非常有帮助。王彦坤先生的《古籍异文研究》分析了异文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在处理不同的异文语料时对异文类型的把握有多寡之别,但大体上角度都有相似之处。程燕的《考古文献诗经异文辨析》搜集异文并探讨异文的关系,收录了若干铜器铭文、石鼓文、信阳楚简、香港楚简、上博楚简、阜阳汉简、武威汉简等出土文献的《诗经》异文,依据诗三百的顺序依次排列,将每一篇的诗句异文都进行罗列和分析,探讨其关系以及分类,并阐述产生的原因。梁振杰的《从阜阳汉简《诗经》异文看汉初的<诗经>流布》认为形成异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文字本身演变方面,学术流派、师承家法、《诗经》传本及《诗经》传播者的文化素质和用字习惯方面等原因。这些原因的分析可以小见大,大多出土文献异文的形成原因也不外乎于此,并且将异文分类为:由异体字产生的异文;假借关系形成的异文;由叠音词的不同写法而形成的异文、由倒文、衍夺、正讹形成的异文等。周朋升的《阜阳汉简<诗经>用字习惯考察》将异文类型分为:一个词对应一个字形、一个词对应两个(或多个)字形和两个(多个)词用一个字形表示,分类方式具有自己独有的特色,可运用到其他考古文献的研究上。张树波《诗经异文简论》、《诗经异文类型研究》、《诗经异文产生繁衍原因初探》等,将异文产生原因归结为依声托事、文字演变、流派传承、方言俗语等几种,并将异文类型分为14类进行研究。吴娇《柯马丁的<诗经>异文研究》,提到柯马丁将出土文献《诗经》异文分为九类,依据音、形、义,考察近年来出土文献《诗经》的异文。从学术角度来看,这些论文提供了宏观的视野,为我们研究 《诗经》异文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分析。分类研究并探寻异文形成的原因,丰富了《诗经》研究,对原因的探讨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异文的形成情况,并总结经验,对同时代出土的文献文字也有借鉴意义。学者们利用出土材料对许多文字和文意问题做了更深入的探讨,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从而使《诗经》研究甚至其他出土文献研究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8.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266.
[3]白军鹏.百年以来出土文献研究《诗经》之分野及评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1:3-10.
[4]杨冰郁.二十世纪以来异文研究的脉络[J].社会科学家,2009.5.
[5]夏传才.《诗经》出土文献和古籍整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1.
[6]朱承平.异文类语料的鉴别与应用[M].长沙:岳麓书社,2005.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