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2017-11-10赵惠玲

南北桥 2017年19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教学学生

赵惠玲

【摘 要】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全身心的在课堂上“动”起来,在“学会”的同时,达到“会学”的目的,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学生“动”起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156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新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引领者和组织者,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索等使整个课堂“动”起来,并且在这个“动”的语文课堂上张扬学生的个性,拓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注重课堂质疑,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课堂质疑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如何让每个学生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让语文课堂像一潭活水动起来,实现高效课堂呢?我认为语文课堂上质疑的有效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它对于启发学生思维,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师生关系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语文课堂上学生只有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合理质疑,并积极解疑,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探索知识的兴趣,才能真正将知识内化,并促进正迁移,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课堂质疑,通过各种质疑,形成课堂悬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同时,在课堂上老师还要抓住契机,灵活诱导,巧妙利用知识矛盾,让学生也敢于向老师质疑,向同学质疑,向家长质疑,敢于向课本质疑,使他们从不敢质疑到善于质疑,从不会质疑到巧妙质疑,把老师和学生的质疑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质疑出学生的思维,质疑出课堂的精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同老师的质疑相吻合,便有了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和同学的讨论结果相差甚远,就会做尺寸比量的反思,这种愉悦感、反思和迫切解决质疑的心里特点足以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和预习的积极性。我们知道预习是语文课堂学习环节的第一步,打造高效课堂应从预习开始,学生对预习有了兴趣,就会从不预习到主动预习,从不会预习到善于预习,从简单预习到高效预习,不仅是预习时间得以保证,还会让学生预习时有了方向和目标,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以锻炼,从而达到预习的高效性。这样的课堂质疑,不仅是一种精彩的课堂教学艺术,也是一剂课堂教学的良药,更是一把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它带动学生从课堂学习到课外预习,真正打造了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二、注重以读代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语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者研究的热点和话题,语文学习离不开朗读,读是语文教学的魂,语文教学必须做到“读”占鳌头。因为语文内容的理解、字词的掌握要靠读;语感的领会、主题的把握也要靠读;学生情感的熔化更要靠读,只有在读的训练实践中才能有所提高。因此,以读代讲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默读、多层次的细读,有感情的朗读,反反复复的品读以及起引导作用的范读等,从而达到理解文本,理解作者,陶冶情操。让学生通过读来主动参与课堂获取知识,是他们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以读代讲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引导他们在初读时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在读重点段落时,仔细体会这些段落的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有感情朗读时,重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对不同体裁的文章还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及时将学生理解不了的部分内容,通过范读、引读、抽读并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然后再让学生反复品读,有时还将一些文学作品的内容放置于背景当中,让学生去细细咀嚼,真正将课文内容读懂、读通、读精、读透,走到作者生活的历史环境中去,与之产生共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达到以读代讲的真正效果。同时渗透教师的讲,读讲结合、以讲促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总之,“以读代讲”是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都能“动”起来,使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培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注重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活动,教师的“动”主要體现在课堂教学的情境设置、教学手段和选择的应用,教学内容及过程的控制,教学重点、难点的点拨,课堂气氛的激发与调控等方面,学生的“动”体现在围绕课堂教学导航、要求和内容的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只有两者很好的在课堂上互动起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定能大放光彩。

在课堂上我们要用教师的“动”激发、诱导学生的“动”,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起来。只有注重课堂上的这种互动,才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动”的过程中,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和释放,学习欲望也得到增强和体现,也唤起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灵动性,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也不断的增强了,从而学会如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面对复杂的问题情境。特别是对于重点、难点、疑点和一个问题多种答案时,让学生分层体验多元化的自主合作学习,是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与合作的团队力量,在合作中学会合作,使学生在多元互动中相互交流、讨论、甚至争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长此以往就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了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了学生幽闭的心智,学生真正经历主动地探索,努力的尝试,及时的反思,不断的修正等过程。教师当好课堂的导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多方面的能力得以培养,并发挥于语文课堂之上。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是每个教师的愿望,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全身心的在课堂上“动”起来,在“学会”的同时,达到“会学”的目的。教师还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用自己的智慧优化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教学。

[注: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先学后教2+2”——小学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GSGB[2015]MSZX141的阶段性论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课堂教学学生
学生写话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