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11-10郭秀红
[摘要]鄂伦春自治旗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面积最大的贫困旗,在精准扶贫中产业扶贫的实施初见成效。基于对我国产业扶贫的发展历程及内涵的概述,分析鄂伦春自治旗产业扶贫发展仍存在形式主义、资金使用效率低、扶贫产业发展带动力不足及参与主体缺乏多元性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扶贫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制定税收等优惠政策,多元化发展扶贫产业,扩大产业扶贫参与主体范围。
[关键词]贫困;产业扶贫;龙头企业
[中圖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10-0139-03
[作者简介]郭秀红(1991-),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支出型贫困人口社会救助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5SHB02)。
发展扶贫产业是我国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之一,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扶贫的支撑。鄂伦春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东北部,是呼伦贝尔市面积最大的旗,全旗总面积59800平方公里,下辖8镇2乡,目前是尚未“摘帽”的贫困旗。
一、我国扶贫事业的发展历程及产业扶贫内涵
(一)产业扶贫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贫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改革开放以后扶贫工作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978—1985年,农村经济改革重点关注扶贫问题,但没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贫困对象;1986—1993年,我国开始设立扶贫专项资金及制定相关政策,明确了具体的扶贫对象、任务和目标;1994—2000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要求用七年的时间基本解决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2001—2010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开始进行定点扶贫,创新扶贫方式;2011年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制定新的扶贫标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要求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为此设计了五种脱贫途径,产业脱贫是其中之一,产业扶贫能激发内生动力。
(二)产业扶贫的内涵及形式
产业扶贫也称为开发式扶贫,是指在国家的必要支持下,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建设,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温饱问题,脱贫致富,使扶贫工作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产业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的主要途径,产业扶贫涉及对象最广、涵盖面最大,是能够实现精准扶贫的关键。产业扶贫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龙头企业引领、乡村旅游带动、电商助力、合作社带动、农牧产业升级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产业扶贫运行的途径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直接推行和政府推动农户广泛参与合作,撬动地方社会资源,让农户通过合作参与到扶贫项目中。
二、鄂伦春自治旗产业扶贫基本情况
按照人均年收入低于4000元标准统计,鄂伦春自治旗贫困人口共有18561人,贫困发生率7%。
(一)龙头企业带动扶贫产业发展
根据鄂伦春自治旗“万企帮万村”计划,重点做好产业发展脱贫模式,推行“2+9”产业发展扶贫战略,采用“龙头带动、协会引导、基地推动、电商对接、劳务转移”的产业脱贫模式。截至目前,全旗共有17家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自治区级4家、市级4家、旗级9家。
鄂伦春自治旗龙头企业带动扶贫产业发展主要有三种帮扶模式:一是就业带动,鄂伦春自治旗荣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鄂伦春自治旗昆仑牧业养殖基地、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瑞扬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兴安绿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杨树镇盛世天然饮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均针对全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二是资金支持,鄂伦春自治旗荣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出资4万元;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龙丰农副产品经销有限公司出资10万元做扶贫资金。三是产业扶持,大杨树镇盛世天然饮品有限公司提供红枸杞树苗4550棵,带动贫困户33户;兴安绿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羊羔带动贫困户脱贫。
(二)民营企业带动扶贫产业发展
托扎敏乡成立了巴彦乌热菌厂食用菌培植基地,带领村贫困群众从事黑木耳种植和栽培,并在采摘和晾晒期为建档立卡户提供就业岗位。巴彦乌热菌厂自2016年生产投入以来共计收入7万元,2017年托扎敏乡通过三次木耳集中采集和晾晒,安排建档立卡户临时就业30人次,为每户增收200元。托扎敏乡陶力罕利用民族地区发展项目资金发展牛肉养殖项目,以“党员中心户+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进行承包,租金用于扶持贫困户,带动10余名贫困户就业,投资建立冷藏库和屠宰车间,带动村内50户贫困户发展特色养殖业。
大杨树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实施发展庭院经济,拓宽了贫困家庭增收渠道,为镇区周边的村屯贫困户无息贷款建设蔬菜大棚,组织镇区大型超市入村收购,各级帮扶工作队组织贫困户利用田间、地头和庭院等空闲区域发展庭院经济,免费提供种苗,秋后集中收购,扩大了贫困户的收入来源。阿里河镇齐奇岭村从广大妇女着手,鼓励她们申请创业扶贫资金,通过传授科学技术教她们培养食用菌种植,2016年共帮助160余户,2017年木耳种殖规模已达80余万袋、滑子菇400万盘。阿里河镇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投入180万元建设27栋设施农用大棚,鼓励有经验的食用菌种植户租赁大棚,同时为20多户贫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宜里镇亚江液态菌包厂将菌包低价出售给贫困户种植,通过雇工从事流水线劳动和秋季采摘等工作,共提供了70个就业岗位。阿里河镇昆仑山村整合了5户有经验的农民成立了吉丽马铃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加工马铃薯带动经济发展。
三、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扶贫形式主义现象严重endprint
鄂伦春自治旗产业扶贫虽初见成效,但在产业项目选择和实施过程中形式主义现象较严重。部分乡镇的精准扶贫分管领导研读完上级下发的产业扶贫相关文件后,未深入剖析本乡镇具体的实际情况,不掌握乡镇中各村适宜发展的产业,盲目照搬照抄其他乡镇的产业扶贫模式。此外,乡镇企业盈亏状况禁锢了乡镇产业扶贫发展速度。鄂伦春自治旗以农耕为主,上规模企业很少,全旗龙头企业仅有17家。除龙头企业外,各乡镇经济效益较好的合作社或民营企业很少,绝大多数都不具有带动贫困户发展的能力。各乡镇为了完成产业扶贫任务,忽略了本地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估计不足,把发展庭院经济脱贫的硬性条件之一,没有具体考虑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发展庭院经济是否会带来经济收入。鄂伦春自治旗各乡镇在制定扶贫产业项目,安排产业扶贫任务时具有随意性。扶贫产业项目的选择没有考虑市场风险、没有听取各村发展产业意愿及村民的想法。
(二)产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低
鄂伦春自治旗产业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中存在扶贫对象不精准,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项目村的“三到”资金大部分滞留在村集体账户上,不能做到有效的使用分配。国家下拨“三到”资金主要目的是让项目村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但实际上,资金到达村集体账户后,村领导班子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各村相互效仿将资金以低利率贷款的形式贷给有资金需求的村民,贷款缺乏完备的手续,约束居民还款的力度不够,导致一部分村民无法偿还贷款。旗扶贫办将资金作为奖励下发,讓村两委用在精准扶贫上,但很多村却造成资金闲置浪费。
产业扶贫项目缺乏统筹策划,扶贫资金使用分散,以户为单位将资金化整为零。小额资金到建档立卡户手中起到的作用有限,规模发展养殖业的贫困户个人资金负担仍较重。一刀切地要求各村发展庭院经济,资金投入量大,但收效甚微。
(三)扶贫产业发展带动力不足
鄂伦春自治旗发展的产业比较单一,产业集中于菌类培植、蔬菜大棚和牛羊养殖。龙头企业、民营企业及合作社带动建档立卡户的数量有限,均在二三十人的范围内波动,多以提供岗位的形式带动脱贫,很多岗位具有临时性和季节性,形式上起到带动作用,但贫困户实际收入变化并不明显。
(四)产业扶贫参与主体缺乏多元性
鄂伦春自治旗产业扶贫中参与者主要是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和村民。有绝对话语权的是政府。政府要求龙头企业参与扶贫,帮助建档立卡户脱贫,政府通知村两委要重视产业脱贫,要发展何种产业最后由政府相关部门批准,村民的小规模种养殖帮扶上也有严格限制。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使其他参与者的主体性被掩盖。
四、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实施产业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扶贫工作者的思想认识
产业扶贫存在形式主义,根源在政绩观错位,要纠正形式主义必须从思想源头抓起。强化对产业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拨付、资金投入等监督;加强群众监督,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反映强烈的问题、不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和要求的突出问题;加强舆论监督,对形式主义扶贫现象公开曝光;加大惩处力度,造成经济损失和资金浪费、造成的负面影响等要追究相应责任。扶贫工作者必须要意识到应“授人以渔”,尽可能地去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制定税收等优惠政策
目前,鄂伦春自治旗缺乏关于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相关优惠政策。政府应制定详细的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相关优惠措施,例如减少税收、低息贷款等。应将龙头企业作为重点优惠对象,制定具体的减税方案,引导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
(三)多元化发展扶贫产业
鄂伦春自治旗以农耕为主,主产大豆、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畜牧业为辅,养殖牛、羊、野猪等。目前,发展的扶贫产业多为散户中草药种植、菌类培植等,没有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多元化发展产业。鄂伦春自治旗本身具有民族特色,共有7个猎民村,在扩大种植业品种的同时,也应着重发展本旗的特色民俗旅游业。例如依托鄂伦春民族文化、拓跋鲜卑历史文化、森林生态文化、冰川遗迹地质文化、远古彩绘岩画,打造鄂伦春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实现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四)扩大产业扶贫参与主体范围
产业扶贫参与主体要切合当地实际并尽可能扩大范围。应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产业扶贫,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行业自身优势,明确帮扶对象和内容,不断增多参与主体,丰富扶贫形式,如争取外界基金会的加入、整合各乡镇商业街的商铺共同进行产业精准扶贫、联合各高校争取在产业发展上得到技术支持等。在发展扶贫产业中,龙头企业、种养大户、贫困户要充分参与,在扶贫产业未实施前,研究发展合适的产业,政府则需在构建产业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贫困群体能力等方面做好服务。通过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贫困群体等主体平等参与的协同机制,使产业扶贫更加科学和更具参与性。
[参考文献]
[1]刘解龙,陈湘海.精准扶贫的几个基本问题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5(6):98-125.
[2]许汉泽,李小云.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实践困境——对华北李村产业扶贫项目的考察[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
[3]郭佩霞,邓晓丽.中国贫困治理历程、特征与路径创新——基于制度变迁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14(3):108-113.
[4]杨龙,汪三贵.贫困地区农户多维贫困测量与分解——基于2010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的农户数据[J].人口学刊,2015(2):15-25.
[5]王宇,李博,左停.精准扶贫的理论导向与实践逻辑——基于精细社会理论的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16(5):156-161.
[6]常克省.打赢扶贫攻坚战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维度[J].经济研究,2017(1):50-53.
(责任编辑:张彤彤梁宏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