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地方标准保护地马铃薯单垄单行双膜一苫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2017-11-10陈昆赵跃锋张清华
陈昆+赵跃锋+张清华
摘 要:为规范商丘地区保护地马铃薯单垄单行双膜一苫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促进商丘市保护地无公害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商丘地區保护地马铃薯无公害栽培现状,针对保护地无公害高产优质马铃薯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及安全采收等提出具体要求。该规程对商丘地区保护地单垄单行双膜覆盖无公害优质高产马铃薯的生产种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铃薯;保护地;单垄单行;无公害;技术规程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0-0037-0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护地单垄单行双膜一苫无公害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产量在55000~65000kg/hm2的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栽培技术要点、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及安全采收等。本标准适用于商丘地区保护地单垄单行双膜一苫无公害马铃薯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勘误的内容除外)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NY 5010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GB 4406 种薯;GB 18133 马铃薯脱毒种薯;NY 5024 无公害食品马铃薯;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双膜一苫是指由地膜和大棚棚膜组成的双膜和覆盖在大棚棚膜上的草苫。
4 产地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便于排灌的沙质壤土,产地环境符合“GB/T 1 8407.1-2001”和“NY 5010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前茬是非茄科作物。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确定播期 当外界气温稳定在4~6℃,10cm土层温度稳定在6~7℃时,即可在保护地进行马铃薯播种。
5.2 种薯处理 种薯处理主要包括种薯催芽和种薯切芽块。
播种前14d,从窖中取出种薯,挑选具有本品种典型特征、表皮光鲜、无龟裂、无病斑的块茎作种薯,置于散色光相对充足的阴凉室内,叠放3层,每3~4d翻动1次,使种薯均匀受光和受热。这期间要求室内温度15~20℃,13~16d可在种薯上长出0.2~0.4cm长的紫绿色壮芽,此时可进行切芽块[2]。种薯上长有位置不同芽,他们对产量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整体而言,整薯播种产量较高,顶芽次之,中部位置的芽再次,而基部芽的产量最低。另外,就商品率而言顶芽高于中部芽和基部芽。基部芽是隐芽,播种后出芽慢、生长发育迟缓、植株生长势不强等因素是造成其产量较低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顶芽较基部芽可提早出苗7~8d,开花期提早3~5d。切芽块时所用场地、切刀和装芽块的箱子等都要进行消毒,可用2%的五水硫酸铜溶液喷雾,可降低芽块被感染病毒的几率。切刀是传播病马铃薯晚疫病和马铃薯环腐病等病原菌的主要传播工具,尤其是马铃薯环腐病,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和控制该病病情,因此要在切芽块上下功夫,防止病原菌通过切刀传播。准备2瓶0.3%的高锰酸钾溶液,每人备2把切刀放入上述溶液中浸泡消毒,一个马铃薯切块结束时要用另一把切刀进行下一个马铃薯的切块工作,做到每把切刀在消毒后只切一个马铃薯,这样每把切刀都有消毒的机会。
切芽块的时间选择在播种前1~2d,以免芽块放置过久造成腐烂和失水。芽块的大小直接影响后期植株的生长势和产量,因此每个芽块重量要保持在30~35g。大芽块能增强抗旱性,并能延长离乳期,每个芽块要至少有一个芽眼。对切好芽块尽进行分级堆放,因为马铃薯有顶芽优势的特点,底部的几个芽是隐芽,出苗慢,中部芽出苗强于底部芽,把顶芽、中间芽和底部芽分开存放。在田间分级栽培,有利于出苗整齐和后期的田间管理。而如将这3种芽块混放混栽,会出现去苗不整齐的现状,生长过程中大苗遮小苗,为后期管理带来不便。
5.3 整地施肥 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通透性好、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前茬作物最好是是葱蒜或瓜类等。结合整地施用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60m3/hm2,富钾三元复混肥700~1200kg/hm2。作畦,垄距70cm开沟,沟深10cm。早熟品种株距为20cm,中熟品种株距为25cm,晚熟品种株距为30cm。
5.4 适期播种 株距一般为20~25cm,播深5~7cm,覆盖地膜。覆盖地膜前用33%除草通乳油喷洒面畦,可有效防止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生长。
5.5 田间管理 大田苗高4~5cm时进行查苗和补苗。适时进行浇水,使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0%~70%。苗期一般不追肥。在6叶期之后可根据土壤肥力适当追肥,追肥过早,起不到追肥作用,追肥过晚增产效果差,甚至贪青徒长,造成减产。在现蕾时,可适当摘除部分花蕾,促进养分向地下茎的转移,摘除花蕾时注意要避免伤害旗叶,以保持植株的向性。在结薯后期植株根系逐渐衰老,为此可用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肥,每7~10d1次,可有效地防植株早衰,使地下块茎达到生理成熟。
5.6 适期收获 当马铃薯大部分茎叶由绿转黄,继而达到枯黄时即可进行收获[3]。
参考文献
[1]康彩琴.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9):30-31.
[2]冯世鑫,何振兴.马铃薯的高产栽培[J].广西农业科学,1994,5:212-216.
[3]戴亨仁,吴建军,韦禄春,等.江西红壤区马铃薯高产、高效、优质综合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74-76.
(责编:张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