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郎平勇:用赤诚之心谱写科技致富的开拓之歌

2017-11-10

时代风采 2017年20期
关键词:郎平洋芋昭通

从一个普通农民到身家千万,郎平勇用了12年时间。

初中毕业的郎平勇因家庭贫困回家务农,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不甘心。

他开始探寻致富的途径。先是与几个伙伴合伙养鱼,随后养鸡,但由于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制约,投入的本钱都没有收回来。

他订阅了《农村科技报》、《农业新技术》、《中国果树》、《果农之友》等多种报刊杂志,并报考了昭通农业学校乡村管理专业,参加函授学习。

郎平勇看准了迤那村适合发展桃、梨、苹果等水果生产的资源优势,决定大面积种植果树。

1996年,郎平勇不顾妻子的劝阻,跟亲戚朋友借了两万块钱就踏上了艰难的外出考察寻宝之路。挤火车、搭汽车;渴了,喝口自带的“自来水”;饿了,咬上几口又冷又硬的馒头。一年下来,他的足迹遍及山东、辽宁、陕西、山西、北京、郑州等省、市,找品种,向专家讨教种植技术。

1997年,郎平勇投资7000多元钱种了五亩桃子。别人休息的时候,他都在劳作。又大又红的大圣桃结满枝头,最大的达1.1公斤,当地一位老大爷见了高兴地说:我活了80多岁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好的桃子。当年,五亩桃子收入4万元。

2006年6月,郎平勇成立了昭通绿健果蔬商贸有限公司,并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引进国内外名特优新水果品种100余个,建立标准化水果基地800亩,其中美国中熟苹果品种“密脆”、韩国“红露”“长红”“中秋王”“秦阳”等几个品种在昭通表现极为优良。

目前,公司5000亩苹果基地通过“国家绿色农产品基地认定”、桃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公司除了使用固定员工外,每年解决农村剩余劳动用工16000个工日以上,每年支付零工工资接近1200万元。土地转包费80多万元。

在郎平勇的帮助下,带动周边群众先后发展桃2000余亩,优质新品种苹果3000多亩,带领50余户农户建立苗木生产基地200亩,其它果树优良品种500余亩。仅苗木生产销售一项每年每户增收8000元以上。

迤那村村民袁尚荣曾经只能靠种植包谷、洋芋勉强解决一家人温饱,一到开学时,总为孩子的學费烦恼,如今在郎平勇悉心指导下,他家的土地全部都种上了优质高产的果树,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这位质朴的农民无限感激地说:“我每年的收入都在一万多元左右,原来种植包谷洋芋就是一千多块钱,现在生活提高了,娃娃的书学费已没有问题了。”

忙碌时节,郎平勇常常顾不上吃饭,这家瞧瞧,那家看看,剪枝打药,灌水施肥,他都要仔细询问,认真指点,他不但不要群众一分报酬,还免费提供进口园艺工具给果农,他说用好的园艺工具修剪果树,伤口平滑有利于愈合不容易感染病害。

在果树栽培的天地里,郎平勇摸爬滚打了10多个春秋。在他不屈的眼神中,我们强烈感受到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的执着与坚韧。他带领迤那村农民走上了一条科技致富之路,他把一颗赤诚的心倾注在了为乡亲们服务上,他用自己的无私、睿智、热诚谱写了一曲现代科技致富带头人的开拓之歌。

2011年,郎平勇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endprint

猜你喜欢

郎平洋芋昭通
发展中的昭通学院
大将军搬砖
洋芋搅团:砸出来的美食
郎平 希望中国体育注入更多科技动力
炕洋芋
请别叫郎平“女神”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
小地方文学史的可能与向度——冉隆中和《昭通文学三十年》
《刨洋芋》——“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二
昭通作家群的困境与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