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用车奢华内饰造型设计

2017-11-09蓝天

设计 2017年17期

蓝天

摘要:文章《乘用车奢华内饰造型设计》通过对各个主要历史时期中的乘用车奢华内饰造型设计的运用,结合实例,着重阐述并分析了“奢华内饰造型设计”的演变及其更注重精神内心体验的设计内涵,对未来乘用车奢华内饰造型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同时也分析了中国自主品牌豪华轿车的奢华内饰造型理念,并对其如何发展作出了造型上的建议。

关键词:乘用車 内饰造型设计 奢华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9-0112-03

引言

1887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二战后的1950-1960年代,以美德等国制造的面向富人的中大型轿车揭开了全球中大型豪华轿车的历史发展序幕。而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豪华轿车内饰设计也逐步发展,“奢华”内饰设计的特点及内涵也悄然地发生着改变。这些改变将引导着豪华轿车内饰造型设计,继而向下传导并引导普通轿车的内饰造型设计,成为轿车内饰设计的风向标。因此,研究豪华轿车的“奢华”内饰设计,把握其发展趋势,在内饰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1950年代到2000年代奢华内饰设计的发展特点

在50年代,随着二战的结束,偏重军用的工业向更注重民用的工业发展。在这个时期,工业大国的众多汽车厂商推出了很多大型豪华轿车。在这些大型豪华轿车内饰造型设计中,为了达到“奢华”的设计目的,采用了大量颇为考究的实木装饰,而包含座椅的其他大部分区域均由真皮包覆,方向盘或一些按钮表面采用了电镀处理。且在部分豪华轿车中,时钟作为一项彰显品位的配置被设计在仪表板上,作为娱乐系统的收音机也被设计在仪表板的中央。这个时期最具代表车型即是奔驰220系列轿车,也即奔驰S级轿车的第一代原型(如图1)。在该车内饰设计中,典雅的桃木及像银饰一样的电镀装饰件配上大面积真皮尽显如欧洲贵族般的高贵和奢华,仪表板上中置的收音机同时也彰显豪华品质。

在70年代,随着工程塑料运用的成熟化,豪华轿车内饰中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工程塑料。工程塑料的运用给造型带来一个很大的自由设计空间,且其某些如软触的特性极大地提高了豪华轿车内饰中的“奢华”设计感。例如在带有软触感的工程塑料方向盘和仪表板相比50年代车型坚硬的方向盘和仪表板有更佳的触感和质感,且在遇到事故时相比以前更安全。与此同时,大量实木装饰仍然是彰显尊贵豪华气质的最佳设计,部分豪华轿车中取消了烘托车内的豪华氛围的大面积的镀铬装饰,座椅面料也不再局限于皮革,逐渐开始使用如棉麻类的织物面料。造型上由于车体更宽,增加了副仪表板,且副仪表板造型上与仪表板相连接,增强了造型整体性与包围感(如图2)。

到了80、90年代,豪华轿车的内饰设计向更为注重后排乘客舒适性的方向发展。像卫星电话,电动调节座椅,立体声多碟CD音响等高端配置极大地提升了豪华车的科技感。而后座的实木小桌板和后排独立空调及后排从仪表板向后延伸的多功能中央通道及多功能中央扶手等设计极大提升了后座乘客的舒适性和独立性(如图3)。

90年代到2000年代,随着科技及制造工艺的飞速发展,以第四代BMW7系为代表的豪华车型将豪华推向了一个更注重驾乘感受的,拥有高科技配置及能进行多项行驶参数调节和舒适度调节的多功能且造型更简洁的奢华。我们在第四代7系的(如图4、5)内饰设计中可以看到,其和外观一样极富创新性,其驾乘的舒适性得到了极大的关注。硕大的四辐方向盘造型显得更具厚实与安全感,方向盘上部和中部两侧的按钮给人非常新颖的设计感,其使操作更为方便简洁。因采用怀挡换挡,中央通道处只设计有杯架,多媒体屏幕被设计到仪表板上端;相比上一代拥有很多按钮和旋钮的复杂中控,第四代宝马7系通过功能分区与方向盘上快捷键的设计方式使中控部分极为简洁。后排座椅在可翻倒的中央扶手上设计了更多可调节后排座椅角度、后排空调及后排影音系统的按钮和旋钮,使得后排乘客可以更自由独立地进行舒适度调节;中央通道处也设计了一个可以折叠的显示屏。即这个时期的“奢华”开始通过“集成”的便捷控制区;更为简洁的造型设计;更为时尚活跃的色彩搭配;木纹与金属装饰并用等更加注重细节和舒适的设计来达到“奢华”内饰设计目的,而“奢华”设计的目标客户年龄也渐趋年轻。

二、2000年代之后奢华内饰设计的特点

2000年代以后,特别是2010年后,为了应对新一代的领袖和企业家等社会的中流砥柱,迎合他们更关注创新的喜好特点,许多豪华车的内饰设计在继承延续传统奢华的同时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此时的奢华是具有现代感的奢华,比以往的“奢华”要年轻许多。其往往通过各种高科技配置,以及从听,闻,触,看等各个细节感观层面上的精雕细琢,通过真实、华贵而考究的用料以及精湛的工艺,来共同营造“当代奢华”的氛围,并开始更加注重“奢华”的体验感。

在内饰造型设计上,通过更具有环抱感且更简洁的仪表板设计,各种高分辨率大尺寸触屏,从仪表板下一直贯穿到后排且更高的中央通道(如图6),以及与以往不同的现代内饰缝裁方式及手工缝线,触感细腻,舒适柔软的真皮座椅和典雅的桃木装饰,可调节的氛围灯,一套“可视的”顶级音响系统(如图7)共同营造豪华轿车中的“当代奢华”。而后排独立座椅、可折叠小桌板、后排可实现诸多功能的无线操作的独立互联的智能娱乐平板电脑及可伸缩的腿部支撑等设计(如图8、9),能让后排年轻一代的乘客体验到媲美飞机头等舱的奢华感。

三、目前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奢华内饰的设计特点

对于中国市场的而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也越来越富裕,汽车已经开始像当年自行车一样进入了普通百姓家庭,轿车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和豪华化。特别是对中国自主品牌豪华轿车而言,虽然最近几年才开始进行“豪华”设计,并没有像欧美品牌一样经历过历史沉积,但我们可以从最近推出的如东风A9(如图10)、吉利博瑞(如图12)及广汽传祺GA8(如图13)等中国自主品牌豪华轿车中可以看到,中国自主品牌豪华轿车在营造“豪华感”上也是费尽心机,煞费苦心。这些豪华轿车的设计理念与时俱进,例如造型上采用更高的贯穿前后的中央通道,高科技氛围灯,高档的木纹装饰,参考奢侈品缝裁方式及手工缝制的牛皮座椅,精致而又显档次的钟表设计(如图11),能多功能调节的后排宽大豪华舒适座椅,配合智能手机互联等高科技,负离子空调等各项健康配置,共同来营造奢华氛围。这些奢华设计在自主品牌豪华轿车售价区间所在的市场上已经能够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这些车型与那些售价高出5-6倍的国际大厂豪华车相比,“奢华感”仍逊色不少。探其原因,即中国自主品牌豪华轿车以一个相对较低的成本,并非采用诸如实木类的真材实料,来创造低成本下看上去很奢华的感觉,迎合国内消费者在有限的资金里买到更奢华、更健康及环保的轿车需求。这也是目前“华系”豪华轿车的主流的奢华内饰设计理念。endprint

四、未来奢华内饰设计的发展趋势

从最近发布的概念车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不断革新的科技,更为创新的造型和更注重驾乘体验的设计共同来营造未来轿车内饰的奢华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再过度依赖物质本身,而是越发渴望获得能够真正打动内心的体验,希望通过高科技与精工制造的结合,带来由衷而发的纯真驾乘乐趣。

例如在2016年初发布的Volvo S90 Excellence概念内饰设计中(如图14),较高的中央通道(中控台)从前贯穿到后,被中央通道分开的两个宽大后座椅可以通过后中控台进行加热、制冷和按摩等操作;中控台配有一台小冰箱和两个由瑞典玻璃制造商Orrefors手工切割的水晶玻璃杯;后排还配有放置茶杯的可伸缩桌板,具有冷却和加热功能。副驾驶座位下部可以暖脚放鞋,副驾驶座位后部配有可伸缩iPad平板电脑,长途旅行时,驾驶员在车中也能轻松办公或看电影,整车还配有健康负离子自动空调等健康设备。

再如在BMW Vision Future Luxury这辆概念车中(如图15),某一个特定功能或造型是由包含许多不同层次和材料复合结构创造而来。其由超高强度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基础层,显示界面和光的功能层,高强度铝制承重结构层和最表面的木材、皮革等内饰材料层等4层复合结构共同组成了内饰。这种处理方法有助于轻量化且能在造型上创造非常优雅流畅的曲面和无缝过渡的氛围效果,使驾乘人员完全沉浸在BMW Vision Future Luxury所营造的包围式“奢华”氛围之中。

信息系统上面,宝马Vision Future Luxury用触摸式液晶屏替代仪表盘和控制按键(如图16),立体显示技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空间感,副驾驶的前方单独有一块不影响驾驶安全的显示屏可供操作,“非接触式模拟”抬头显示系统通过投影直接在驾驶员的眼前显示道路路线、建筑物,交通标志等信息。让驾乘者体验极具未來感的信息交互系统且能保证驾乘者的相互独立。

而更重要的是BMW Vision Future Luxury为了后座的乘客提供了一个非常奢华的个人空间(如图17)。两个宽大并且很深的单独座椅可按意愿调节舒适度。可伸缩的小桌,可调节角度的后座显示屏和前排座椅后部营造出一个与整个内饰隔离的非常私人的氛围。通过现代流畅,从前往后一直延伸到后隔板以及环抱后乘客座丰富的3D木质曲面来增强私人氛围感。拥有温暖色光且融入实木装饰的导光条强调了内饰惬意摩登的氛围。丝绸,磨绒面皮和暖棕色木头的配合体现自然的氛围。上部深色材料与下部浅色材料的分割创造出温暖热情和豪华的空间感。

从上述概念车的“奢华”设计我们可以看到,“奢华”设计在未来不再是设计一个事物,而是设计一种不断被滋生,通过高科技和精湛的工艺累加产生的动态奢华体验,传递的是一种华贵、真实、简约的生活方式。

而在更加未来的奢华轿车设想中,实现高度自动化驾驶的同时也能提供十足的驾驶乐趣,人类与科技的互动方式将使用更为简单直接的人机交互形式来取代显示屏和触屏。内饰设计也将变得更加简单化。同时,科技将变得更加人性化,人工智能与直觉感知技术将合二为一。而车辆自身也会深度学习驾乘者的喜好,内饰造型也将会变得因人而异。在材料使用上,为了节约资源和可持续性发展,木质和皮质材料将会减少,转而更多地使用创新材料和易于回收的材料。

例如BMW VISION NEXT 100概念车可自动驾驶(如图18)。内饰中通过位于仪表板以及侧面板的特定区域包含大约800个可移动的三角形构成的“灵动结构”,及其自身三维运动来与驾驶者直接沟通。“灵动结构”与平视显示系统结合,和驾驶者进行一种类似潜意识的沟通,利用一个直观的信号提前预知一项即将发生的事件。而其“数字智能伙伴”系统会从车主及其驾驶习惯中学习,学习的越多就会越智能。当对驾驶者的喜好了解足够充分时,可自动执行一些常规任务,并在驾驶者需要时提供恰当的建议。

结语

通过以上各个时期乘用车内饰中的“奢华”设计,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奢华”设计内涵。“奢华”设计从以往较注重物质本身的“奢华”层面向更注重使用者精神体验的“奢华”层面发展。而对中国自主品牌轿车而言,特别是豪华轿车,虽与世界级豪华轿车在理念、设计、选材、工艺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小差距,但随着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成熟,中国工业技术的进步,及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形象的不断提升,深入研究国人内心需求,采用真正打动国人内心的体验式“奢华”理念,通过更为舒适健康、真材实料、更为智能的设计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在豪华轿车市场终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