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提高可靠性的措施
2017-11-09齐书鹏
齐书鹏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全方面发展,国家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障供电稳定的同时,也要保证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性,提高供电质量。因此本文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现状后提出几点可以提高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关键词】继电保护 过流电 数字化
电力系统作为国家的产业支柱,不断的提高电力技术,保障国家供电的同时,电力系统也坚持着稳定持续发展道路,智能变电站是在传统变电的基础上安装继电保护装置利用信息技术,保护变电站的持续运营。由此可见,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稳定可靠是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研究问题。
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现状
智能变电站是把传统变电站的工作数字化处理,比如在电力信息的采集、输出电力等方面达到零人工自动化的运行,智能变电化的建设极大地降低了变电站的成本,使节约的资金可以有效利用到电力工程的其他方面去。不仅如此,智能变电站的建造过程中所应用的断电器等设施,最大程度上避开了传统变电站中出现的电磁不兼容和电流串扰等问题。传统变电站的保护装置无法满足智能变电站的需求,为了让智能变电站可以真正的投入应用,继电保护系统被研发出来,此种保护系统主要是应用智能互感器、交换机、智能终端等五大部分组成,五个部分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其中智能互感器是继电保护的基础,在为继电保护系统提供基本保障的同时也推动着继电保护系统往数字化、自动化方向不断前进。互感器是继电保护的基础,那么交换机就是继电保护系统的核心,通过交换机传递不同地区的供电信息,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的同时,也对信息输送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传递通道,以及智能终端作为控制继电保护系统的大脑,除了接受保护装置传来的命令控制断路器之外,还要实时上传运行状态给工程师,不止这三个部分,继电保护系统中的合并单元和同步时钟也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2 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智能变电站被越来越多的电力系统所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的重要性就会逐渐突显出来。坚持数字化道路,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主要就是不断提高继电保护系统中的互感器传输性能,只有互感器故障几率降低,才能确保保护系统所传递的信息真实准确,也是对继电保护系统基础上的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变压器、线路等方面的加强,来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2.1 加强变压器的配置
在自动化的电力传输系统中,每一条线路的电压都被限定在一个范围内,只有保证传输过程中电压的稳定,才能保障传输线路的正常运行。加强系统中变压器的配置,可以有效的调节各个线路中的电压,并有针对性的控制极个别线路高压情况。以分布式的配置帮助变压器实现继电保护的同时进行集中式后备保护,用这种独特的手段来降低继电保护系统的复杂程度,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在这个阶段,可以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计算每个线路的不同电压,提高变压器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繼电保护装置智能化网络化。比如有些智能变电站的工程人员针对变电站不同时间不同线路的不同电压进行统计研究,加强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的变压器配置,使得变压器合理的控制线路电压,减少了传输过程中线路失灵、线路不稳定等情况。
2.2 建设线路保护装置
线路保护装置的设立主要是为了保护电力系统可以持续安全的运行,其所采用的两种方法,不论是哪一种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达到线路保护的目的,可解决保护装置出现的问题,促使电力系统的各项功能安全稳定的运行。在此基础上,线路保护装置还应该开发出测量、通信等其他功能,配合变压器一起控制各级线路电压,保证所有线路电压稳定,使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某智能变电站在过程中的继电保护就应用了线路保护装置,降低了智能变电站智能电网运行的风险,减少了保护系统出现波动的可能性,该变电站所采用的保护装置还实现了数据的传输和反馈,可以让工程师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重新完善线路保护装置。线路保护装置不仅可以应用在智能变电站还可以投入到发电厂的使用中去。
2.3 增加过流电的限定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线路断电现象的发生,而断电现象产生的同时也会出现负荷电流,这样的情况最终有可能导致整个变电过程无法正常的运行。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对过流电的电压采用限定延时的方法。一旦电路中出现了负荷电流,那么智能互感器等相关系统就会受到警告,自动执行保护指令,保证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河南省的智能变电站在用电高峰期的运行过程中经常因为电流过载等许多外部因素影响,导致出现外部线路短路,引发电流超负荷传输,虽然这样的电流传输对居民电力使用没有较大的影响,但是经常性超负荷传输极大地降低了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容易造成系统错误,最终导致变电站跳闸。经过变电站技术人员的讨论后,决定对过流电实施限定保护,在准确测量个变电线路后,一旦变电站发生了超负荷传输现象,智能终端在执行保护命令的同时也向技术人员传递警报信息,根据第一时间反馈回来的数据,对继电保护系统不断完善。
3 总结
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中的电力资源需求,电力系统必须不断创新开发新的供电系统,对传统电网不断地改革。而智能变电站作为全新的供电系统,其所应用的继电保护技术是革命性的进步,但也给电力系统带来一定的考验,只有技术人员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等知识,不断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达到智能变电站可以最大程度的依靠继电保护进行运营的目的,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电网运行智能化。
参考文献
[1]王同文,谢民,孙月琴,沈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06):58-66.
[2]付洪伟.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2):232-233.
作者单位
天津泰达西区热电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