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的自适应导学平台的设计
2017-11-09仇焕青王艳辉
仇焕青++王艳辉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教育”的不断融合,有些痛点逐渐清晰起来。标准化、模块化的东西太多,缺乏个性化。“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东西做的不够。本文提出基于个性化的智能教学系统——自适应学习系统,致力于让孩子更轻松的学会知识。并利用Android技术构建移动化的学习平台。
【关键词】自适应导学平台 Android 移动学习
1 引言
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持续高速发展,移动学习已成为人们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平台构建、资源建设、服务创新促进和优化移动学习,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Android(安卓)的自适应导学系统将致力于在移动学习平台上模拟教师的角色,帮助不同的学习者实现其个性特征的最佳学习。
2 自适应学习系统
结合文献可知,自适应学习系统(Adaptive Learning System,ALS)亦称适应性学习系统,它是一种针对学习者的个体特征动态提供个性化学习活动的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个性化推荐机制来实现学习内容的有效筛选与重组,有效弥补了传统网络学习系统的不足,实现了“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
3 本系统的主要特点
本系统在借鉴了国内外智能学习系统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Android(安卓)的自适应导学系统, 有效推动移动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主要特点如下:
3.1 学习者认知风格和认知水平构建
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进行合理建模。认知风格的研究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区别对待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因材施教,提高学习质量。
3.2 个性化服务创建
将用户兴趣挖掘的思想引入智能教学系统。针对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 Content UGC)和用户关注信息的用户兴趣发掘方法,用于构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兴趣模型以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打造千人千面的内容体验,提高用户满意度。
3.3 学习效果及时获取和反馈
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监督和记录,提高响应和反馈的敏感性。明确反馈、及时激励,让学习过程充满正能量的动力。
4 系统架构
基于Android的自适应导学平台是一个进行导学应用管理的平台,平台可以添加初中到高中的各学科课本知识點,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平台会进行对知识点的分析讲解,通俗易懂,提高学习水平。在平台可以进行圈子交流,在线提问与解答等功能。系统主要的模块包括 :登录模块、个性特征数据挖掘模块、自适应知识导学模块、自适应导学解析模块、学习者反馈模块、讨论交流模块等。
本系统模块组织的架构如图1所示
5 关键子系统模块
5.1 导学模块
导学模块引导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对他们的认知兴趣和认知水平进行构建。为后台分析学习者个性特点做准备。
5.2 交流反馈模块
此模块相当于一个课堂环境,老师和同伴给予学习者帮助,尽量弥补在长时间、无生命的网络学习环境下所造成的情感、心理的缺失,使学习者感受课堂的气氛并融入其中。
5.3 个性化挖掘模块
个性特征挖掘模块主要是对学习者的各种属性进行数据挖掘的模块。 通过对样本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模式的分析,挖掘出“行为模式-个性-学习策略”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据此实现学习者个性的自动获取与自适应学习策略的生成,为学习者提供网络学习的策略推荐。
5.4 自适应学习内容呈现
该模块部分主要的功能是:针对学习者的不同风格类型,向学习者呈现不同的学习过程导向,同时根据学习者智能组合,自适应获取学习资料,呈现个性化的学习内容。
6 系统仿真运行及改进
本系统将实现为 C/S架构模式, 采用Java语言来编程实现。系统开发工具主要包括Eclipse,JDK,Tomcat6和MSSQLserver2005。并在Android平台上成功运行。
目前系统的个性化挖掘模块还在进一步完善,这也是本系统的难点和重点。
参考文献
[1]赵学孔,徐晓东,龙世荣.B/S模式下自适应学习系统个性化推荐服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10).
[2]高虎子,周东岱.自适应学习系统学习者学习风格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12(02).
[3]周成纲.“互联网+”背景下自适应学习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03).
[4]贺保国,赵广社,刘美兰.网络环境下自适应学习系统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6(03).
[5]邱百爽,赵蔚,刘秀琴.基于语义网的自适应学习系统中用户模型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6(08).
[6]谷伟,张娜娜.基于网络的自适应智能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 2012(18).
[7]王琴,王军.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07).
[8]解攀科.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9]刘宾.基于Android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
湖南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