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甘孜州碉房建筑的特色
2017-11-09高明,成斌,陈玉,肖玉
高 明, 成 斌, 陈 玉, 肖 玉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浅析甘孜州碉房建筑的特色
高 明, 成 斌, 陈 玉, 肖 玉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甘孜州碉房民居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性和民族地域性。文章通过对甘孜州碉房民居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聚落布局、建筑设计、结构技术、艺术装饰等方面的特色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甘孜州碉房民居有较为全面清晰的认知与把握。
甘孜州碉房; 藏族; 建筑特色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和多部落、部族长期交错杂居的地区;是我国早期民族频繁迁徙的“民族走廊”的腹心带;是“茶马古道”的中枢和“进藏重镇”;是康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地区。
甘孜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向青藏高原过渡的横断山系,江河与山系自北向南纵贯,地形地貌复杂,山川连绵、沟壑众多,高山与深谷的海拔高度相差很大,是典型的气候垂直带谱和动植物资源垂直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气候寒冷多变,干燥风大,冬季冰冷时间长,日照时间长,绝对温差大。对其建筑的形成发展、建筑材料、结构体系及形式风格等产生了很大影响。
1 碉房的类型划分
甘孜州民居从建筑形态与建筑方式划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布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移动式建筑(专指高原牧区的牦牛毛毡帐篷和后来出现的布质帐篷)。另一类是分布于农区和城镇的固定式建筑,其按结构材料来划分,又可分为泥木结构、木结构、混合结构和石木结构等四类。碉房是石木和土木结构的代表。其中,碉楼是碉房的一种防御性的特殊形式,可分为寨碉、哨碉和家碉三类。
2 甘孜州碉房的建筑特色
甘孜州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和民族传统等,孕育了厚重多样的建筑形式,在其结构、建材、装饰及作用等方面,都彰显了鲜明的民族性、厚重的历史积淀、多元的文化内涵和凝重、沉稳的建筑性格。从居住文化看,几户至上百户的人家住在河谷间缓坡台地和坝子里,有着明显的聚集性;从农耕文化看,村落与耕地农田交织,方便耕作与收割;从生态学看,人们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配置各种植物,营造了生态环境;从军事防御看,住居与碉楼结合的村寨有突出的防御性;从民俗文化看,民居色彩浓烈、绚丽,鲜明清新,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综合而看,甘孜的山寨及碉房聚落具有历史、科研、艺术和旅游价值。
2.1 地域多样性特色
甘孜碉房给人的印象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在不同的局部区域内,在显现出同一性的特点的同时,又凸显出强烈的地域性特点,从碉房的外部造型、结构类型、色彩、门窗细部构件的处理上,都体现出各自区域的特征、审美与风俗。
甘孜碉房外墙装饰上既特别又简单,黄土夯筑的围护外墙,从房顶至墙脚,纵向刷出醒目又古朴的白色带。康定折多山以西的木雅藏族区民居的屋顶、理塘民居的屋顶和门框上,与嘉绒地区以及岷江上游的羌族民居一样,风俗习惯放白石。乡城与稻城两县虽然紧邻、但在乡城普遍为土木结构建筑,墙体外观基色呈白色,俗称“白藏房”,而在稻城却普遍为石木结构建筑,墙体外观基色为原色,所有门窗却均为黑色,俗称“黑藏房”。
就是在一县之内的民居中,屋顶结构也常出现多样性,康定县尤为突出,在县东大渡河流域的鱼通等地的“麦崩山寨”,石块垒砌,一般建五层,与丹巴不同,底层建在地平面以下,人字形的屋面上铺盖青瓦;在塔公一带,人字形的屋面上盖以石板,而在力邱河下游一带却又覆以木瓦板,上压石块。人们每到一地,每一次目睹,都会有一种新鲜的感觉。
嘉绒藏区的碉房,平面多呈坐北朝南的“L”形,人畜出入口分离,层数多,一般在三层以上,房屋逐级退台,顶部的女儿墙呈月牙形,标志性明显,空间视角效果特别好。
北部道孚的井干式“崩空”建筑,鳞次栉比的碉房从平坝向着低缓的山坡上蔓延,基本由红白两色构成,平顶木结构,在蓝天苍穹远山的辉映下,仿佛幻化成妙不可言的积木和图案,顿时给你一种天上人间的感觉。
地处大渡河支流峡谷的色达色尔坝地区,有独具特色的“山寨碉楼”(图1),外形独特,主要体现在二楼以上比底楼墙体宽许多,是一种典型的易守难攻的设防民居。伸出的墙体是围着房屋的走廊,走廊外围的木栏杆上编着密密的柳条,整体造形上大下小,形似穿上恺甲的魁梧战将。
图1 色尔坝山寨碉楼
2.2 生态特色
2.2.1 聚落与自然和谐
甘孜藏区的聚落俗称“寨子”,选址要有充足的水源、足够的农牧用地及军事防御,多建于背山面水、避风向阳的山腰台地及河谷平原的边缘地段,靠近农牧耕地草场附近。因土地有限,空间竖向发展,人们利用边坡、岩地贫瘠之处用来建房,在较平缓、土质肥沃的地块开垦耕种农作物。聚落没有经过人为规划,没有规整明确的巷道,巧妙地利用地形,随地形变化而自由展开,不拘定法,依山就势、垂直于等高线分级筑室,分层出入,在建筑周边遍种梨树等树木,保持着原有地形地貌的自然风貌,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图2)。
图2 聚落选址与自然融合
2.2.2 碉房的生态策略
为适应干、寒、多风的气候条件,碉房注重蓄热、保温、防风性能,外观封闭厚重、墙厚、风格粗犷敦实。
碉房中的天井及梯井、走廊和挑廊、敞间等小空间灵活布置。梯井(或天井)常与敞间、走廊等连通组合。天井口一般在中部,楼梯上下层错开布置,其上空形成一个梯井(或天井),使得碉房内部层层贯通,在二、三层楼面上设有晒台,不但便于室内采光及自然通风。而且这里向阳、日照时间长,且处在四周房屋的怀抱中。
顶层一般是平顶敞口屋,用于堆放草料及麦秸。敞口屋的前方部分为晒坝,由于不受邻近房屋及树枝等的遮挡,有充足的阳光,用来打晒粮食,晾晒什物,既节约了土地,牲畜又无法触及。同时,视野开阔,有居高临下之势,容易看望把守,防御敌人。
2.3 民族宗教特色
传统的民族习俗与宗教信仰使得碉房的布局出现了特定的功能空间。
2.3.1 宗教空间
经堂居上,敬神于项。“人”、“神”共存并主次分明的藏族民居空间组织独具特色。这样的布局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需要、宗教信仰和自卫防御的功能。
经堂作为宗教空间在藏族人心中占有重要地位。经堂一般在主室的上层,也会在建筑物的最高楼层上,以示尊崇。其装修和布置尤显神圣而华丽,正面整个墙壁都是壁橱佛龛,供奉佛经、各种质地的佛像,顶棚下悬挂着各种绸缎织成的法幢,两面墙壁上彩绘着各种壁画,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整个经堂庄严肃穆。有的还在一旁配有僧人、活佛的卧室,其余的房间为卧室及大小不等的储藏室。
2.3.2 主室形制
主室是最重要的房间,居民平时的起居、睡眠、厨房、饮食、婚丧、待客等都在此室。房间的中间设有传统的石条砌成的方形火塘,内有圆形铁三脚架,上放有锅或铜壶,俗称锅庄,火塘正中的屋顶开有用于排烟采光的方形天窗。火塘源于藏族先民对于火的崇拜,火塘在藏民心目中的位置非常神圣,它是凝聚家庭的精神中心。甘孜州的主室多为4~6小间,主室一般在前,面积较大,整个室内大都沿墙布置,常在东西墙置炉灶火盆,顺墙铺床垫,窗间墙上设壁橱。其后布置客室、贮藏等小房间,以及敞间、梯井、柴房、杂用房等。
2.4 装饰特色
碉房装饰色彩源自于古老游牧民族人们对生活中色彩的概念,融入原始苯教的习俗和佛教文化的影响发展,在藏族地区各种色彩有了特殊的寓意和象征。高寒少雨地区,紫外线强,建筑的色系偏爱以当地自然矿物质提炼而来的温暖热烈的暖色系,白、红、黑、黄四色为藏族传统建筑立面色彩的主色调。黑色是威严,有驱邪之意;红色是庄严和权利,有护法之意;白色是吉样,代表温和善良;黄色代表佛祖、威望和高贵。以材质原色及肌理呈现出粗犷的外形。建筑外墙及门窗檐口常常涂刷艳丽的色彩或描绘五彩图案,装饰性极强。明快鲜艳的建筑外表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相映衬,生态性特点十分突出。
2.4.1 墙体艺术特色
为抵御严酷气候条件和安全防御,碉房下部封闭厚重,上层开敞轻巧,形体方正,对外墙角及墙体进行整体收分,以形成建筑物墙体外部上小下大的结构形状。不仅满足了结构上的需要,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美感,行成了碉房的一大传统特点。朝南向有大面积板壁及各种挑楼、挑廊,与石墙形成虚实、轻重、暖冷的对比(图3)。
图3 收分石墙形成的虚实对比
碉房土、石等墙体材料的肌理和本色体现出古朴、粗犷的建筑风格。同时,在原始的苯教和藏传佛教的影响下,顶层檐口墙面常以红、白、黑色带装饰,是附合了苯教“神、人、鬼”三个世界的宇宙观,成为建筑外立面的点睛之笔,墙面图案为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文化的色彩图案。石质外墙常以白色绘制对自然神的敬畏崇拜的日月、云彩、山峰图案,也有涂绘祈求平安的“卍”纹、宝瓶、法螺、吉祥结等图案。如丹巴碉房墙面上绘出的大片弧形、圆形、三角形的白色图案象征日月星辰和山川。夯土墙碉房从屋顶至墙脚常刷物白色条纹,是祈求丰收的一种标识。
2.4.2 门窗装饰
门窗装饰集中在门框、门楣等部位,常以绘画和雕刻的方式来表达原始崇拜和宗教信仰。土、石外墙开设较少的矩形小窗,外窗嵌以井格木框,在内侧安平开木板窗扇。窗洞四周绘有传统图腾崇拜的白色或黑色梯形窗套。窗楣(雨搭)在碉房中较普遍,并已成为重要装饰,以木椽层层出挑形成小檐,夏日遮阳遮雨。稻城碉房因门、窗、檐的木质部分涂成黑色,称“黑藏房”;木雅地区墙体多为石头本色,在窗四周涂以白色。木墙上的窗扇较大而且艺术表现丰富。窗扇以隔扇图案和色彩装饰,方格、板窗为主,多以蓝、绿、红、黄色五彩描绘。窗楣上出挑两层短椽,刷有红、白、黑等色,或为三种色彩的组合及绘有莲花等图案。窗框雕刻堆经和莲花等宗教题材图案。
2.4.3 屋顶装饰
平顶碉房女儿墙四个角升高并刷白,牛角状的屋顶安放白石,作为四方神抵的象征被崇拜。四角石板内专门留孔插入木杆系挂各色风马旗,随风而动的经幡如同主人在念经积功德。背靠山的那面墙中部砌有煨桑用的“松科”,每天都可看到藏寨碉房屋顶的青烟缭绕,这是人们对山神的敬拜(图4)。
图4 牛角状的屋顶白石
2.5 结构及营造特色
2.5.1 梁柱承重结构
碉房大多采用片石砌成的俗称“方桶子”的结构形式。土墙或石墙仅为外部围护墙并稳定梁柱结构,分隔间墙则可以灵活设置。室内以木柱以2.3 m间距的方格柱网承托梁坊、椽子来支撑楼面或屋面。结构具有适应各种平面、灵活组合、层高不限等优点。
2.5.2 防震与稳定
碉房高度一般为二至四层,多则五六层,个别碉楼高达30 m以上。历经了频发的地震和风暴,不倒不裂,在限于当时物质技术条件下,积累了很多稳定及防震经验,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稳定墙身方面,加厚基脚,直接砌墙或筑墙,基墙一体逐层收分,上小下大,降低整体重心,四角加生起,使墙和四角重心略偏向室内,这样碉房的外轮廓便成一定的凹面及弧线,柔和美观。
2.5.3 固转角与设墙筋
碉房平面呈多方形、面积小,内外墙连砌呈“⊥”或“十”形,加固转角撑托,支撑稳定外墙。并加设墙筋,起拉结整体作用,大约每筑墙高1 m,就加放水平木条,砌片石墙加入木板一道,在转角处便将两方的墙筋互相搭交,筑土墙时则采取每版接头,斜缝搭接以增加结合力。
2.5.4营造特色
不同结构、不同材料的建筑的营造法式不尽相同。甘孜碉房建筑最大的特点是使用当地天然建材,由于地方材料的制约和当地建筑习惯的差异,藏区建筑分为泥木结构、石木结构、木结构、泥木石混合结构以及织品结构等类型,依据结构类型,其主体结构建造技术大致可分为砌石技术、夯筑技术、编织技术和木作技术。其中砌石技术和夯筑技术是碉房的两大特色技术。
3 结束语
甘孜州藏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据当地的自然、社会和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地域特色的碉房建筑形式,并吸收借鉴周边的民族和地区先进的建造技术与文化,在聚落布局、建筑设计、结构技术、艺术装饰等方面积极创造并积累了宝贵的建造经验和文化传统,极具研究和保护价值。
[1] 《甘孜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 甘孜藏族自治州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 2009:1-23.
[2] 李先逵. 四川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289-301.
[3] 热贡·多吉彭措.中国西部甘孜藏族民居[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0.
[4] 叶启燊. 四川藏族住宅[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2:4-3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编.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四川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6:72-92.
TU-86
A
[定稿日期]2017-08-22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甘孜州碉房建筑特色研究” (编号:QZY1506); 四川风景园林艺术设计工程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川西藏区新民居建设中对其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传承和创新”(编号:2015ZC05);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川西藏族民居生态化模式演变及再生设计研究”(编号:16ZB0143)
高明(1971~),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聚落、景观环境与民居特色传承;成斌(1971~),男,博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