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蓝印花布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2017-11-09贾莎莎邬红芳万顺吉
贾莎莎,邬红芳,万顺吉
砀山蓝印花布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贾莎莎1,邬红芳2*,万顺吉2
(1.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 安徽工程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安徽省砀山县胡屯村胡氏蓝印花布,纹样古典朴素,在过去砀山蓝印花布享誉皖北一带,但改革开放以后,砀山蓝印花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砀山蓝印花布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品,它还是一种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种非物质文化却逐渐从人民的视野中消失,无人继承和发展,也较少有人去研究。为了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先简短的介绍砀山蓝印花布的起源和工艺特征,后重点分析砀山蓝印花布纹样的艺术特征,从题材、结构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在题材上,着重研究砀山蓝印花布较为广泛的龙、凤、麒麟等吉祥元素;还选取了砀山蓝印花布具有代表性的纹样,进行结构研究;对砀山蓝印花布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挖掘和探索。通过对砀山蓝印花布的研究,使砀山蓝印花布得以被人们熟知和喜爱,也使砀山蓝印花布的内在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砀山蓝印花布;艺术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砀山蓝印花布的生产起源及工艺特征
(一)起源
清朝年间安徽砀山胡氏祖上开设了间小染坊,当时蓝印花布在国内非常盛行,但由于印花版较为难买,给印花染坊带来了一些困难。后胡氏祖上开始研究花版,以纸版为材料,在纸版上雕刻花纹。胡氏研究的印花版花纹古老,刀工一流,经久耐用,一时盛名皖北一带。胡氏蓝印花版共有1200多种图案,但经过“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后,蓝印花版无例外地被打成“四旧”,千余种图案抢烧过半,现存的还有狮子滚绣球、石榴菊、喜鹊闹梅、蝶竹梅花、二龙戏珠等500多种图案。自清末至今200多年来,胡氏家族严遵祖训,只传长子不传他人,一直独家经营。
在旧时期中国,砀山种棉量少低产,人们用自产的棉花进行纺织染布贴补生活和穿用。在清朝末年砀山城乡纺织业呈上升趋势,在这期间砀山人口迅速增长,绝大部人从事纺织手工业的生产,广大农家妇女靠着自己的双手,用自家种的棉花纺线织布,除了自己穿用,多余的部分拿去出售。民国初年,大多农户家中都有棉车和织布机。除了大家闺秀之外,大部分农村妇女都会纺棉织布,大范围手工织布产业的兴起,致使砀山蓝印花布印染坊能够得到发展和兴起。
(二)工艺特征
关于砀山蓝印花布的印染和生产,所使用的印染原材料是土靛(槐蓝又或木蓝),植物土靛所印染的花布,颜色深湛,耐久收藏。种植槐蓝,宜种在湿润、平整而底肥足的田里,5至6天出苗,尔后定苗轻锄,不需打药治虫,春靛和夏苗靛均在白露前收获,经济效益较高。从胡氏口中得知砀山蓝印花布从种植土靛、打靛、纺线、织布、打线、浆线、制板、合板、油板、刻板,到印花、打浆、晒底、染色、起缸、还原、氧化,直到漂洗、脱水、晾晒出成品,需要进行20多个工序才能完成花布印染。
二、砀山蓝印花布纹样的艺术特征
民间蓝印花布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支流。蓝印花布不仅丰富表现着从古至今的华夏文明史,也是当代活化的文化遗产,成为了百姓日常长见的生活艺术品。砀山胡氏蓝印花与民间各地蓝印花布对比中,也有其独特的文化艺术风采。尤其在图案纹样的表现上,有着砀山本土的艺术底蕴,散发出一种朴素、内敛和端庄的古典气息。其独特的气质,深受着广大民众的喜爱和青睐。
砀山蓝印花布的图案设计上不受约束,创意性的把花、鸟、鱼、虫等各类生物素材组合在一起,使得蓝印花布在构图形式上丰富饱满,不拘一格。如“瓜瓞绵绵”,瓜藤上结满了瓜,蝴蝶围绕瓜藤翩翩起舞,寓意着婚姻美满,多子多福。又如“金鱼戏莲”,寓意多子多福,以鱼戏莲的构图形式,展示着鱼的活力和生命力,莲花生莲子,莲子也寄托着人们对人类繁衍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砀山蓝印花布的纹样特征,构图形式上具有独具一格表现,在文化内涵上也有深厚的底蕴,在题材选择上更不断的开拓和创新。以下是从砀山蓝印花布纹样的题材、纹样结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的内容。
(一)砀山蓝印花布的题材
在砀山蓝印花布纹样的应用题材里多用牡丹、龙、凤等吉祥富贵之物进行图案组合。
牡丹花色艳丽、富态饱满、风骚雅致,又有“花中之王”美誉。因牡丹风姿富态,常在民间被赞誉为富贵之花,既作为富贵之花也被应用在砀山蓝印花布纹样中,象征着人们对富贵生活的向往。如:“双凤牡丹”、“单凤牡丹”、“龙凤牡丹”等。唐朝诗人写牡丹的数不胜数,诗人白居易更是把牡丹之姿表现的真实可视,在《牡丹芳》里就说到“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在《牡丹芳》里诗人白居易表现了牡丹的姿态,从牡丹的姿态中我们便能知晓先人喜爱牡丹花做纹样素材的原因了,牡丹花片繁多,在人的视觉感官下形态丰富饱满,给人一种富丽堂皇心理的感受,人们用牡丹寓意富贵,从中寄托对富贵的美好向往也合情合理。
“凤”,在传说中是一种吉祥的神鸟,凤凰在砀山蓝印花布的题材表现上寓意富贵美好(见图1)。凤凰在古代传说中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好品德象征,除了富贵,还代表着美丽、善良、贤良淑德、宁静和美好,故凤凰多为女性的象征,在封建时代亦是皇后的代称。“双凤牡丹”枕巾纹样(见图1),对称式构图,双凤展翅对立,居于牡丹之上,具有傲视群芳之气,凤首冠大丰满,凤身富态而华丽,凤尾如熊熊火焰,表现了神圣和高贵之仪姿。砀山蓝印花布的双凤纹样饱满之力表现的惟妙惟肖,丰富之余更显大气,不受拘束。双凤外阔,运用传统回纹作为装饰,又在回纹上增加了几朵小花作为点缀,使整幅纹样多了一份趣味和生机,打破了传统里的死板,表现出传统的精致与古典优雅之美。
“麒麟”,传统瑞兽,性情温和,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在砀山蓝印花布的作品上,有“麒麟送子”、“麒麟双喜”等。砀山蓝印花布的麒麟,尾大上扬如冲天升腾的火焰,使麒麟更加具有威风凛凛,势不可挡之气,这种力量的展示有辟邪挡煞的用途。麒麟最擅长化解三煞、五黄煞、天斩煞、穿心煞、镰刀煞、屋角煞、刀煞白虎煞、二黑病星符。当阳宅遇到上列煞气,致家人居住不安、损人破财家庭不和、车祸、血光、离婚等时麒麟镇之可保平安。是故砀山蓝印花布将麒麟像印于儿童坎甲的胸前和用于垫枕的枕巾之上,便有祈福平安之寓意,用来抵挡邪煞之气,其文化渊源深远流长。砀山蓝印花布的边框花纹装饰感强,无论是“麒麟送子”坎甲,还是“麒麟双喜”枕巾(见图2),其构图丰满,耐人寻看,内容丰富却井然有序,毫无错落眼花之感,主体物明确,麒麟在主,其它花纹装饰在次,结构和谐平稳,线条流畅无拘,自然均衡。双喜、花卉以及中国结的运用和装饰,增添喜庆有余之气氛,表现了民间百姓对喜庆事物的喜爱和崇尚。
图1 双凤牡丹 拍摄于砀山蓝印花布胡正申家
图2 麒麟送子与双麒麟 拍摄于砀山蓝印花布胡正申家
“龙”,是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百鳞之长。到了现代,却是一种男性的代表。这幅龙柱,柱身以点铳线表现,龙头简约去复,龙角冲天直上,龙眼有神,精神抖擞,龙须顺而有序,龙鳞大小各异排列规整,其间云雾缭绕,如龙登天之势;龙体外形神态自然流畅,毫无生硬之感,大气却毫不拘束。这幅龙柱也正体现了,砀山蓝印花布的独特魅力和风格。这种独福的印花纹样,常印染于布上装裱起来,而这幅盘龙而上的龙柱用于礼物赠送友人,寓意祝福被赠送之人龙登榜首的心愿(图3)。
图3 龙柱拍摄于砀山蓝印花布胡正申家
(二)砀山蓝印花布的纹样结构
在砀山蓝印花布的纹样结构中,也多有遵循对称与均衡的美学法则。构图丰富饱满,富有韵律。在较为复杂的图案纹样上,层次分明。砀山蓝印花布,图案朴素,韵律稳重内敛,工艺精良,同时艺术装饰极强,具有独特的美感。砀山蓝印花布造型工艺,在制作形式上多用铳点、刻线、刻面的艺术手法。砀山蓝印花布的构图种类可分为两种,一种采用二方和四方连续及单独纹样组合而成的图案,另一种采用框式结构与中心纹样结合形式组合的独幅图案。砀山蓝印花布图案的形式美,并没有因为刻板工艺的约束而受限制,无论是单独纹样组合而成的凤凰牡丹,还是框式结构的五毒纹样,其画面的线条都够流畅,构图足够饱满丰富。以下抽取具有连续纹样和框式中心纹样的砀山蓝印花布,进行结构研究分析。
(1)中心纹样构图
双鱼戏莲(图4):这幅双鱼戏莲圆形中心纹样,在工艺上多处运用以点带线的手法,用铳子铳出来的大小圆点,组合成各种各样的花纹;在这幅双鱼纹样上,梨花便是用大小圆铳出来的纹样,围绕双鱼外围的梨花外形均匀,构图上的间隔同样适中。双鱼身体多用斜刀刻凿出长短不一的块面,组合构成鱼形。在这幅双鱼纹样上,点、面装饰丰富,所以耐看。砀山蓝印花布在花卉题材选择上,多用桃花、梨花、荷花等,是因为这些花卉常见于砀山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砀山地区多以果林业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模式,多处种植梨树和桃树,桃花与梨花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当这些纹样题材运用在蓝印花布上,极具反应了当地的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形成了砀山地区独特的蓝印花布。
图4 双鱼戏莲 拍摄于砀山蓝印花布胡正申家
蝴蝶双喜:这幅蝴蝶双喜纹样,既采用了框式构图,又遵循了对称美学法则,如图5所示,将此纹样从中间折叠,左右喜字、回纹圆框、蝴蝶、以及正方形花纹框架都能够重合。这幅纹样的框式构图,外框架以一个单位花进行复制,连成线构成此纹样的正方形外框架。整幅纹样四角用点铳出传统祥云纹样进行图案填充,使纹样构图丰富饱满,寓意吉祥。纹样内曲线流畅,蝴蝶造型丰腴华丽动人,呈现出一派喜庆的景象。这幅砀山蓝印花布纹样,常见于民间婚庆中。在过去,可制作婚嫁时使用的包袱布,用来包裹婚嫁中陪送的物品,寓意喜庆连连。
图5 蝴蝶双喜 拍摄于砀山蓝印花布胡正申家
图6 八宝菊花纹 拍摄于砀山蓝印花布胡正申家
(2)连续纹样构图
八宝菊花纹:这幅纹样是四方连续纹样,刻版师用铳点将窗花纹与四角菱形花框架为独立的单个纹样,以每排四个平行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单位纹样重复排列,构成无限循环的四方连续纹样图案。这样一个四方连续纹样,在连续接口的设计上十分用心,在图6上从左到右观察,左边铳点框架缺少原框架的五分之一,右边铳点框架多露五分之一,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最左的接口正好与最右的接口能够完美的对接上,既不会损坏框内的单独纹样,也能够使纹样的对接更加自然。这样一个四方连续的单位纹样,在砀山蓝印花布印染中一般用于制作被面、窗帘以及桌布等具有大面积装饰的家居生活用品。
无论是四方连续纹样还是中心纹样均属于对称和均衡的美学构图,这样一种美学构图在砀山蓝印花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整体的造型还是局部的装饰,也会经常以对称的结构出现,即便是复杂的纹样,如:双凤牡丹、二龙戏珠、又或麒麟双喜等,工艺制作上无论多么艰难,但对称的二者形态和线条、块面的多少都分毫不差,布局的节奏和韵律都表达的惟妙惟肖。也因为这种艺匠精神,才造就了砀山蓝印花布独特的风采,给蓝印花布的艺术史注入了又一支流。
(三)砀山蓝印花布纹样的文化内涵
砀山蓝印花布方式多样,题材丰富,充满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其表现形式有象征、寓意、谐音。象征,根据某些花果草木或动物的生态、形态、色彩、功用等特点,来表现一种特定的思想涵义。如桃子代表的是福寿,莲花代表多子多幅。寓意,寄托或蕴含的意旨或意思。在砀山蓝印花布的纹样题材上,如“龙凤牡丹”,便寄托了一种吉祥的愿望。谐音,谐音字也多用来寓意吉祥如意的意思。
在砀山蓝印花布纹样中,也常出现中国传统文化流传过来的特定吉祥符号,如:云纹、回纹、万字纹等。这些象征生命回环、绵延不息寓意的吉祥纹样,既被用作布料的边饰纹样,起到了一定的美化作用,又表达着劳动人民寄托其可以驱邪避灾、镇守纳吉,所以在民间被广泛的应用,不断的传承。
蓝印花布纹样艺术是与人民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一种艺术,其文化内涵传达了人民精神生活的需求。使人们在欣赏蓝印花布艺术美感时,又同时被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所感动,领略传统文化中劳动人民的浓重情感。
三、结语
清末民初以来,砀山民间的家常用布多是黑、白、蓝三大色,而蓝底白花的蓝印花布成为了当地人们最为喜爱的家居用布,人们会用其做衣服、被面、枕面、窗帘、门帘、包袱等。李庄火车站南胡屯村的胡正申家的三元兴印染店,是清末祖辈流传下来的,如今是砀山唯一一家还在手工印染蓝印花布的作坊了。在破四旧时期,砀山蓝印花布花板被毁无数,存留下来的也仅剩五百多块,改革开放以来,砀山兴起了大型的纺织印染厂,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小作坊印染布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因蓝印花布制作工艺复杂耗时价格比一般布料较贵,所以砀山蓝印花布也逐渐从当地人们的消费市场里淡化。通过对砀山蓝印花布纹样的探究,有助于民间蓝印花布文化的研究和传承,砀山蓝印花布如今已很少被现代人所熟知,所以对砀山蓝印花布的保护和传承刻不容缓,否则对于民间蓝印花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会是一种巨大的缺失。对此砀山蓝印花布纹样的研究,也期望能够引起同样研究蓝印花布的民间人士注意,共同发掘其生存空间,让其能够传承发扬下来,与现代人的审美结合,为今天人们的生活服务。
[1] 王炜民.蓝印花布的艺术观[J].新美术,2003,24(4):14-17.
[2] 刘勇,廖国聪.梁平蓝印花布的艺术特色[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1):42-45.
[3] 刘宏芹,乔兰.民间蓝印花布的美学特色[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0,(12):67-68.
[4] 于瑾涛.蓝印花布的纹样造型与色彩特征[J].大舞台,2014,(09):238-239.
[5] 李丹.民间传统服饰蓝印花布图案浅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5,(11):61-63.
[6] 吴元新,吴灵姝.蓝印花布[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10).
The Art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Dangshan Blue Calico
JIASha-sha1, WU Hong-fang2, WAN Shun-ji2
(1. College of art,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0, China;2. Institute of textile and apparel, 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 Anhui 241000, China)
Dangshan blue prints, originated in Hu Tun village of Dangshan county in Anhui province, is known for its classical simplicity. Dangshan blue calico is famous in Wanbei area in the past, bu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Dangshan blue calico gradually had fade out people's field of vision. Today Dangshan blue isconsidered as not onlya kind of consumer goods, but also a kind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ut the non-material culture is gradually disappearing from people's life. As a result,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has not been discussed and studied. In order to transmi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paper firs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origin and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Dangshan blue calico, mainly analyzes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DangShan blue calico pattern from aspects of subject, structure, and conducts thorough research to explore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 wide range of dragons, phoenix, kylin auspicious elements and distinctive patterns were selected as the focus of structural research;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was further explored. Through the study of Dangshan blue calico, we aim at making Dangshan blue a household name and carrying forward intrinsic cultural inheritance of DangShan blue calico.
Dangshan blue print; art characteristic;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S941.12
A
2095-414X(2017)05-0026-05
地方高校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201510363019).
邬红芳(1965-),女,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民间服饰艺术,装饰设计与纺织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