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
2017-11-09卢瑞庆
◎卢瑞庆
一蓑烟雨任平生
◎卢瑞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大文豪苏轼一系列光辉璀璨的作品中最为著名的篇章之一。当日,苏轼与同伴外出,路上突然遇到暴雨,手边恰好又没有雨具。大家纷纷用衣物包住头脸,小步跑起来,一片狼狈。苏轼却泰然自若,轻哼着歌儿,缓步而行,欣赏起美丽的雨景来。
一蓑烟雨任平生。管他风也好,雨也罢,人生很多际遇不能被自己所左右,既然遇到,就随遇而安,在不同的处境里,享受生活不同的美好。同样遇雨,苏轼不抱怨,不狼狈逃窜,而是将目光投向春雨特有的美之中,并且在这样的鉴赏中领悟到了人生的一些真谛。
这首词写于1082年,当时苏轼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三年前,因为莫名其妙的“乌台诗案”,苏轼被判入狱,几度险被处死,最终侥幸得脱,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用现在的话说,是保安队的副队长。这样的挫折并未改变苏轼的人生态度,让他变得消沉。被贬黄州期间,他写出了《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气势磅礴的千古名篇。
苏轼来自熊猫的故乡——四川,青年时代境遇顺利,凭着他的才学,年仅21岁,便与父亲、弟弟一同金榜题名。宋神宗在录取了苏轼、苏辙兄弟后,高兴地说:“吾今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然而,接下来,因母亲、父亲相继辞世,苏氏兄弟十余年间奔波于故乡与京都,守孝六载。当他们重返京都,准备大展手脚时,形势已经变得不同。苏轼很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开始了漫长、反复的贬黜生涯。
广东一带,在宋代是荒芜之地,北方人初到这一带,往往不适应环境,感染疾病,因此传闻“江南多瘴气”。苏轼在将近60岁时被贬广东惠州,然而,依旧毫不气馁。到了惠州后,他捐出皇帝的赏金,帮助当地百姓疏通水利,并修筑了一条惠州西湖的长堤,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与韩愈“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的慨叹不同,苏轼享受着他的岭南生活:“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还不够荒芜,朝廷里恨他的人,想方设法,将他贬到更荒芜的地方。这一次,1092年,在他62岁时把他贬到儋州——今海南省。这下子,苏东坡应该开心不起来了吧?
然而,苏轼本色不改。“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干脆把海南当作第二故乡,在这里兴办教育,为海南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在苏轼的努力下,此前从无有人进士及第的海南,迅速有考生中举。生活的波浪将他打向何处,他就在何处发光。不论是顺境,还是挫折,他始终百折不挠,在不同处境里感受着生命不同的美,始终相信着: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这种潇洒豪迈的态度,千百年后,仍然为我们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