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绍兴地区民俗体育的传承
——以绍兴调吊运动为例
2017-11-09张剑威汤卫东
张剑威,汤卫东
(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民族传统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绍兴地区民俗体育的传承
——以绍兴调吊运动为例
张剑威,汤卫东
(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以绍兴调吊运动为个案,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视角入手,通过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等方法对绍兴地区调吊运动的起源、演变过程、文化表现特征进行剖析,研究发现:调吊运动源起于民间体育、民间杂耍的文化符号表达和民间文艺绍兴目连戏的发展创新,具有体育健身娱乐、人文艺术欣赏以及蕴于目连戏之中的社会规范教育价值。提出四条调吊发展和保护的策略:集群式策略、学校教育策略、文化立法策略以及文化生态策略,从而构建绍兴地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机制,打造绍兴民俗体育旅游品牌。
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民俗体育;调吊运动;传承
近些年来,对我国各地区民俗体育的考察、追溯与探讨可谓是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绍兴位于浙江省的中北部,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调吊运动是绍兴民俗体育文化的一种活态载体,它以鲜明的绍兴地方特色和身体活动特征深受人们喜爱,其文化内涵已成为解读绍兴地区文化的特殊文本,是一笔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调吊作为绍兴地区独有的民俗体育项目,是一项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表演的空间悬垂运动。“调”意为舞,“吊”意为悬空,起初只是一种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被称为“三上吊”、“杠上单吊”等,后发展为 “七十二吊”甚至“一百零八吊”的高超绝技[1]。1952年起,调吊作为一种民族形式的体育表演项目出现于运动场上;1953年,调吊正式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并记载于华东区第一届人民体育运动大会《秩序册》上。时至今日,调吊以游艺与杂技的形式作为庙会民俗活动的惊险节目,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2008年6月,调吊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4月,传承人金光侠在绍兴县湖塘街道设立“调吊传习所”,后被国家文化部确认为调吊的保护责任单位,得到社会认可和关注。当前,关于调吊运动的专门性探讨少之又少,研究其传承与发展道路、深入发掘其体育价值,对促进绍兴地区民间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丰富中华民族民俗文化形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绍兴调吊民俗体育活动为个案,考量其在当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在非物质文化背景下调吊运动的传承策略,为地域民俗体育的传承提供参考。
1 调吊运动的历史渊源
1.1源于民间体育和民间杂耍的文化符号表达
任何形式的民俗体育活动都可以归纳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表达,其诞生都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尽管它的起因可以多种多样[2]。追溯调吊的起源得结合旧社会绍兴城社会背景说起:旧时,绍兴城内水网遍布,各式各样的船只成为水城居民们日常的交通工具,无论是埠船、乌篷船还是货船,都是靠人力行驶。胜任船老大这项特殊的体力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腿力、臂力、腹肌力量以及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这样才能使船在水上快速平稳行驶。追溯回忆,清末绍兴城里仓桥头的“船头脑”金阿祥以摇船为业,体格强健,平时爱好练武。但是做摇船生意也有竞争,同行之间有时要斗,有时又会碰到恶霸要收保护费等等。在旧社会,为抵抗一些三教九流的骚扰和谋生的需要,处于底层的劳动者往往需要练就一幅强壮的身体。可能当时有安徽卖艺人在街头耍弄“三上吊”、“杠上单吊”、“猢狲变戏法”等技艺杂耍,金阿祥觉得这类杂耍用作锻炼不错,对划船作业兴许会有帮助,便创造性地在河岸边伸向河心的树枝上吊了一根绳子,独自在绳索上不断摸索技艺,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后来逐渐创造出了“十八吊”至“四十九吊”的复杂系列吊技动作[3]。至现今从事“调吊”的表演艺人从悬空的布绳上做各种动作及舞蹈造型,引申为平民老百姓受地主恶霸欺压下走投无路寻短见,带有控诉、反抗旧社会恶势力的意味,这本质上就是一种以民间体育表演为文化表现形式,将处于社会最深处老百姓意志和寄托符号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调吊这一文化主体也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变迁而逐渐从单纯的民间杂耍演变为技艺性、娱乐性更强的民俗体育活动。
1.2源于民间文艺绍兴目连戏的发展创新
追溯调吊运动的另一种起源,要从目连戏谈起。早在北宋末年,目连戏便以一种类似于戏曲演出的民俗活动出现于弋阳江地区。到了南宋,由南渡的“路歧人”引入绍兴地区,绍兴目连戏以各种杂耍技艺著称,如“叠罗汉”、“跳索”、“打筋斗”、“男吊”、“耍牙”等,作为绍兴地区优秀的民间文艺,千百年来,在民间表演舞台历代搬演,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提及的是,调吊表演以“男吊”这样一种舞台表演形式存在于目连戏中,并得以发展、创新。“男吊”通常被认为是绍兴目连戏所独有的杂技性武场,所谓“独有”,当指“七十二吊”技艺及其排场[4]。根据现存的目连戏本记载,绍兴境内共有七种目连戏抄本,六种均有涉及“男吊”这一技艺,但一般无文字和科介内容。其中,《新昌调腔目连戏》记载较为详细:
第三十场 男吊
演男吊为特技角色,庚申年抄本角色为“正生”。本场无台词。
(大拷)(目连号)(男吊上)(演三十六吊或七十二吊)(大拷)(韦陀上)(用降魔杵打男吊)(男吊从台前跳下)(目连号)(大拷)(韦陀下)[1]。
其实这里所说的“男吊”,就是由调吊表演稍加妆扮加入特定的情节后演变而成,至今仍是绍班“平安大戏”的经典桥段之一。调吊艺人多组“目连班”在当地社区、广场客串演出,在绍兴地区享有崇高的声誉。
2 现代调吊运动的文化表现特征
2.1道具与动作特征
2.1.1 所用道具的简易与创新。调吊运动的道具是其主要的艺术载体,所需道具很平常:一类是用于制作支撑架的竹木以及悬挂用的粗麻吊布;另一类主要是一些替代性金属的材料选择。随着科技的发展,铝合金、塑钢的材料逐渐被一些调吊继承人选用,而表演用的衣物也开始运用新制作工艺,用彩色丝绸和镭射金属加以修饰,颜色搭配更加科学,使调吊表演整体效果更加华丽、震撼。
2.1.2 动作的生活化。回顾调吊的演变,不难发现,其很多动作都来源于艺人的生活观察,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凝聚着艺人智慧的结晶。如调吊中的单布动作“凤凰撒翼”:表演者身体倒悬、用手抓布,利用腰腹力量使上半身及躯干尽量抬起,使之与地面平行,双臂伸开,形如一只振翅飞翔的凤凰。又如“青蛙劈水”、“孔雀开屏”、“鲤鱼穿摊”等双吊动作都生动形象、源于生活,后逐渐演变为具有表演性、娱乐性的成套动作。
2.1.3 表演的高、难、险。调吊运动只需简单的道具器材便可表演展示,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有较大的难度,这也是调吊运动不能普及于人们日常锻炼活动中的原因之一。作为一项空中杂技,表演者常常需要在不低于台面6m的舞台中央上空表演动作,时而在两块吊布中翻滚、时而从吊布中钻出、时而又从高空猛扑下来。表演途中没有什么安全措施,全凭个人过硬的技艺完成,其中调吊的精髓“七十二吊”,更是需要一气呵成,对表演者的耐力、协调、柔韧等运动能力要求都非常之高。1981年出版的《中国戏曲曲艺词典》曾谈到调吊技艺:“男吊”原有七十二吊,现今传承的艺人多数只能调二十几吊。鲁迅也在其《女吊》一文中感慨道:“这‘男吊’最不易跳,演目连戏时独有这一个脚色须特请专门的戏子。”[5]
2.2技巧与表现形式
2.2.1 作为一项民间体育表演,调吊在庙会和迎神赛会中常以空中杂技的表演形式展现:表演者用两条长竹梯作柱子,梯子间横上一根大竹杠,竹杠上吊了又粗又软的土布,来耍弄这套本领[3];又或是在运动场上,用四辆自行车排成四方形,每辆车上竖起一根竹竿,然后再用竹竿,以交叉的方法把四辆自行车上的竹竿连接起来,在交叉点上系上吊布,表演者在四辆自行车同时行驶之时,在悬挂的吊布上表演各种精彩的动作(见图1)[1]。需要说明的是,在庙会、杂技舞台和运动场上的调吊技能展示,表演者一般不需专门化妆,服饰亦无特殊要求,而下文对于出演目连戏中的“男吊”,则更注重戏剧表演上的艺术形象和舞台展现。
2.2.2 作为绍兴目连戏“男吊”表演,结合当地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融戏剧、技巧为一体。民间文艺大抵都是如此:“男吊”(见图2)上台表演时,身穿黑色戏服,亦或是赤足赤膊、梳大头,身穿一条牛犊短裤,脸饰白色的底纹,八字眉挂额前,眼鼻抹彩,嘴唇下方勾出一块猩红色图案,最后再用散粉进行定妆。出台前,伴随着凄厉、急促的目连嗐头声,演员以翻跟头的形式出场,紧接着蹿上吊布,开始做有各种名目的“单布”或“双布”动作。
图1 20世纪50年代,绍兴大教场上的调吊表演
图2 “男吊”剧照(20世纪50年代摄于上海老闸大戏院)
3 调吊运动的价值探析
3.1调吊运动的体育健身、娱乐价值
调吊是一项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因其能够健身祛病、强壮体魄的价值而得以代代相习,绵延传承。值得一提的是,第三代调吊艺人金寿昌因常年练习调吊、技艺精湛,在80岁高龄时还能上台表演调吊(见图3),其体格健硕令人折服。调吊运动在表演过程中讲究张弛结合、快慢交替。在其旋、转、翻等一连串动作中,人的整个机体都参与活动,使人体肌肉、关节、神经都得到了锻炼。特别是表演者在空中完成屈膝伸腿、抖肩摆头、左右探望等动作时,对人体的腰、髋、膝、踝等关节的灵活性都有很好的锻炼效果。这种全身的动作配合不仅让整个演出显得结构流畅、韵律感强,也很好地使人体四肢、躯干乃至全身各个器官的协调性大大增强。有研究表明通过调吊训练还对增强人体前庭耐力的效果显著,对部队官兵的训练及其他体育项目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图3 金寿昌八十岁高龄时表演调吊
3.2调吊运动的人文、艺术欣赏价值
体育运动不是人类利用体力进行物质生产的劳动,更不是动物的生存竞技或躯体游戏,它是人类为自由发展而能动设计出来的身体运动方式,在本质上具有人文属性[6]。调吊是从中国旧社会传统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民间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健身娱乐性的自然属性,而且蕴含着艺术欣赏、社会调节等社会人文价值。其中,调吊表演所展现的一些如“童子拜月”、“蜘蛛放丝”、“饿虎扑羊”等高难度动作,带给观众不仅仅是惊险刺激的感受,其纯粹运用肢体语言形式的表演本身更是极具欣赏性和艺术性。在这之中,目连戏中的“男吊”表演最为传神:通过一系列带有情节性的动作向观众生动地展示了旧社会的被压迫者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呐喊、控诉、挣扎、屈服等复杂的心理特征。在鲁迅笔下那个“吟罢低眉无写处”的黑暗年代,一些民间艺人,以人扮鬼,通过“上吊”这种特殊的肢体表达形式,来欢娱神灵和表达对旧社会压迫的不满,达到“驱邪扶正”的目的。由此可见,“男吊”表演在旧时充分地彰显了底层民众对禳鬼纳福的传统鬼神信仰。而随着调吊这项运动的发展,调吊已经从严肃的舞台道场下来,更多的是以一种“民间体育表演”的形式来到人们大众的身边,其中所蕴含的生命的尊严、价值、张力等人文精神为现代人所认可和传承。
3.3蕴于目连戏之中的社会规范教育价值
旧社会绍兴地区鬼神信仰很浓,目连戏作为一种宣扬因果报应的“劝善戏”,之后逐渐演变成了消灾避邪抵安的“太平戏”,蕴含救世的象征主题[7]。在当时,宗教活动广泛渗透到绍兴民众生活的各个领域,演出目连戏可谓是一种积淀深厚的民俗风习,与民众信仰鬼神的文化心态统一起来。正是这样,目连戏周期性地出现于绍兴民间,成为“中国民俗宗教文化中的一个典型代表”[8]。调吊在目连戏中其演出程式与目的往往都是以人的死亡为基点,联通神、鬼、人,蕴藉着浓郁的宗教仪式意味,很大程度上发挥着教育的功能,而调吊作为目连戏中一种重要的仪式内容,与目连戏紧密结合,是规范受众行为、教化受众思想的一种手段。尤其是每逢年节和农闲的时候,人们在观看调吊的过程中促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强化了集体的观念、加强了对族群的认同,形成了团结互助的社会氛围。
4 调吊运动的现代传承
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中,调吊技艺的生存、传衍呈现出交叉式、多样性的立体形态,通过代代艺人的不懈努力,有的调吊技艺仍然在发源地传承发展,保持着原生形态,有的技艺则因地域特征和时代需求融入戏曲中而名不符实地延续着。
4.1金氏调吊世家的传承
调吊传承有严秘的规矩,自第一代艺人金阿祥创立以来已经过4代传承(详见表1),均在本姓之间传承,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金月珍破例为调吊唯一女性传承人),调吊运动的传授方式虽封闭、保守,但金式传承人本着对这项运动的热爱以及高度的责任感,通过父子相传、师徒相传的方式把这门绝技传承下来,为调吊运动的发扬光大费尽了心血。
4.2一些剧团以及村落目连戏本的存续
时至当代,调吊更多以地方剧团为载体、以舞台表演形式得到传播和发展。在20世纪40年代,著名戏剧大师十三龄童(王振芳)在浙江绍剧团学艺时,一次在上海同春舞台中看到金氏调吊第一代传承人金新发表演调吊绝技,赞叹其技艺高深,后虚心问教、自记动作,后将其发扬创新,绍剧团目连戏“男吊”就是引自调吊表演。经有关资料考证:1956年,十三龄童在上海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活动中,演出多场调吊;1961年,为纪念鲁迅诞辰八十周年,十三龄童与金寿康等艺人一齐在杭州东坡剧院上演《七十二吊》、《大吊》等绍剧团节目,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对调吊传承,还有就是绍兴境内地方村落目连戏本对其的记载:如绍兴县明国八年斋堂本《绍兴救母记》、嵊州前良村清咸丰庚申年抄本《目连戏》以及新昌胡卜村1956年冬演出本《目连救母记》,其中对当时那个年代调吊表演形式的详细记载因年代久远,无法考证。
表1 金式调吊世家传承一览表
5 对调吊运动发展与保护路径的思考
5.1调吊发展的集群式策略
5.1.1 与媒体宣传相结合。在调吊运动传承推广过程中,需借助媒介力量,加强宣传力度,引起人们的关注。调吊运动或是“男吊”表演不为外界所熟知,只是在绍兴境内小有名气。其实,调吊与现代一些竞技体育项目相比较,不仅具有突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艺术性,更是有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表现出“新”、“奇”、“特”的优势。基于此,在实际的宣传工作中,可以全方位借助报纸、电视、互联网、手机推送等新兴媒体开展立体式宣传,对调吊运动的表演形式、表演特征以及基本内涵进行全面的介绍,进而引起人们对调吊的广泛关注,从而带动调吊运动的不断发展、创新。
5.1.2 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调吊运动在实际发展中所面临的文化传承与市场运作矛盾等问题,从体育产业化的角度分析,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在不断传承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文化本位和文化惯性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剥离。在当代社会下,民俗体育要想谋求长远生存、发展,必须有效挖掘其商业价值,构建新的产业形态,又不失其人文价值,形成集群效应,这也是当代体育非遗保护的新思路。例如麒麟舞的传承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立足于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底蕴,通过道具创新、功能创新等融入到旅游等产业中发展,呈现出了麒麟文化独有的特色化品牌发展模式[9]。民俗体育与旅游业等服务产业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效应,尤其像类似调吊等高、险类体育项目更是能吸引观众眼球,是体育产业发展中深具特色与魅力的内容。鉴于此,要阻止调吊这项运动的衰退,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一条调吊文化发展与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发展道路,加大调吊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以求互相推进,谋求共同发展。
5.2调吊发展的学校教育策略
学校是传承体育文化最重要的场所,对于像调吊一样的民俗体育、技巧类项目,最好的传承方式就是走进学校课堂、构建专门人才培养机制。海南省的黎族竹竿舞就是比较成功的案例,竹竿舞之所以传承至今都能保持旺盛的活力,成为海南旅游的品牌代言,和当地中小学、乃至大学都会开设竹竿舞以培养后备人才是分不开的[10],又如大连民族学院专门开设了珍珠球、射弩等地方特色性校本课程。比较而言,调吊运动现在的人才培养主要以零散的培养为主,靠一些地方剧团传承,没有走主流的学校教育路线。但值得肯定的是,2009年绍兴目连戏传承人屠福伟调入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任教,教授“男吊”及调吊各项技艺;还有新昌调腔中专班对调吊技艺的传授等,这已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5.3调吊保护的文化立法策略
文化保护,立法先行,推行保护,重在实施。这是国际上保护民族民间“非遗”的基本理念。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起步太晚,缺乏相关工作经验,需积极学习和借鉴域外先进经验。下面以几个国家为例:日本早在1950年就颁布了《文化财产保护法》,着重强调了要由国家保护无形的文化艺术遗产,提出“非遗”的认定程序、步骤。经认定后,日本政府便会拨出专款资助其传承人沿习技艺、培养传人;而韩国在1960年颁布实施《无形文化财保护法》,经过50多年的上下推行,韩国许多民族民俗文化得到全面保护和振兴,许多民俗体育、艺术在国内外广泛展演,赢得了普遍赞誉[11];此外,诸如英、法、德等欧洲发达国家也先后颁布了相关文化保护法案,依法推行文化遗产保护,形成良好的“非遗”保护法制秩序和人文环境。鉴于此,我国应尽快出台保护民间体育文化遗产的法律或相关法规、规范性文件,让人们由认识调吊这项运动向自觉进行文化认同、保护的层面转化,营造全民参与保护调吊运动的良好氛围。值得说明的是,2006年7月,调吊被评定为绍兴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入选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当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4调吊保护的文化生态策略
5.4.1 保持调吊文化本真。现今社会,随着众多“非遗”商业化价值的日趋浓重,调吊运动开始脱离文艺汇演、文化传承的道路,而越来越多出现在“商演”性质的舞台上,在表演过程中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将“调吊”中一些带有情节性的表演套路、剧情进行简化、剔除,只保留其中一些有名目的动作,只图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和活跃一下舞台气氛,将其向高、险、难的舞台表演艺术发展,而忽视其人文价值的体现。世风日下,原生态的“非遗”调吊失去了原有纯粹的文化生态土壤,附着的一些精神价值、文化功能也随之萎缩。要使原生态的“非遗”调吊抵挡得住商品文化的冲击、立足于原有的文化土壤之上,则需要人们在其市场化运作与纯粹文化传承过程中,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文化形态的演变规律告诉我们:任何“非遗”文化的传承,只有尽量保持文化本真,才能谋求长远发展,调吊这项运动亦是如此。
5.4.2 提升调吊社会文化价值。首先,我们需要探讨调吊作为一种地方民俗体育文化,其社会文化价值是什么?毫无疑问,无论是从价值还是文化价值的定义我们都可以看出,民俗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表现为一种文化的内核、社会的追求。当社会的主体需要民俗体育的某一种功能来协助其社会的发展时,则有了社会的需求,那么相应的民俗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就应运而生[12]。上文也提及,旧时底层民众面对社会各种压迫无可奈何时,转而开始对“男吊”表演中禳鬼纳福的鬼神信仰、宗教意识产生依赖,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各种诸如“男吊”体育活动形式的祈福、敬天成为旧社会人民寻求心理安慰以及心灵庇护的一种手段。而现代人们更多的是把调吊作为一种娱乐活动观赏。调吊社会文化价值的体现是增加其体育价值的关键环节,当调吊这项运动的社会价值开始消解、文化功能逐渐式微,那么其传承和发展很快就会濒临灭绝。随着国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有必要依据调吊运动自身发展的规律,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及时维系调吊运动的传承,完成自身功能与价值体系的重建,以实现其社会文化价值的不断增值,亦有利于推动我国全民健身的发展。
[1] 杨志强.调吊[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4:9,19-22,76.
[2]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3.
[3] 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口述历史:我与“非遗”的故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375-376.
[4] 徐斯年.绍兴目连戏散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3):1-6.
[5]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29.
[6] 胡小明.体育研究重在实证与应用[J],体育与科学,2013,34(6):1-5.
[7] 刘家思.绍兴目连戏原型与鲁迅的主体意识[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5):48-68.
[8] 廖奔.中国戏曲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70.
[9] 刘昊,王定宣,刘中强.麒麟舞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6):49-51,60.
[10] 冯晓露,李慧.对五指山市中小学开设竹竿舞课的可行性分析[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09(4):46-49.
[11]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64-65.
[12] 刘旻航,李树梅,王若光.我国民俗体育的现代功能及社会文化价值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136-137.
InheritanceofFolkSportsinShaoxingfromthePerspective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Taking the“Rope”Activity as an Example
ZHANG Jian-wei,TANG Wei-dong
(PE Science Colleg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Mainly throug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data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study takes the“Rope”activity in Shaoxing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origin, evolution, cultural performance of folk sports in Shaox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Rope”activity originated in the folk sports, folk acrobatics culture symbol expression included in the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in Shaoxing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even play with sports fitness entertainment, cultural art appreciation and accumulate in the eye even play social norms education value. Furthermore, it has the sports fitness entertainment, cultural art appreciation and accumulate in the eye even play social norms education value.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ur strategy for the“Rop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Cluster policy, about school education, about legislation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strategy. Therefore, the inheritance mechanism of Shaoxing folk sport culture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the brand of Shaoxing folk sport tourism should also be buil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haoxing folk sports; the“Rope”; inheritance
2017-04-14
张剑威(1993-),男,浙江绍兴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法学,社会体育.
1004-3624(2017)06-0040-06
G812.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