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智能门禁系统设计
2017-11-09张弘扬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信息技术学院
张弘扬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信息技术学院
RFID智能门禁系统设计
张弘扬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信息技术学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有一道安全的门是人们迫切需求的,智能门禁系统便在这种情况下诞生。本文提出了基于51单片机RFID门禁系统的硬件部分设计。门禁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RFID读写设备、51单片机、步进电机、红外传感器、时钟芯片、显示芯片LCD1602组成。其工作流程为:当IC卡进入读写器工作范围时,读写器能将其检测到并对其信息进行识别,将信息传输至PC机进行访问和记录,在后台数据库检索与其匹配的用户信息。如果是数据库存储的已注册信息则继电器工作,打开门放行,反之则拒绝该人员通过。
RFID 门禁系统 单片机
随之对于自身安全的需求问题更加注重。为了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保障人们的安全问题,门禁系统随之诞生。本设计研究的基于51单片机的RFID智能门禁控制系统可以为人们自身安全提供保障,研究结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 门禁系统的设计原则
现今社会,门禁系统已经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智能门禁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原则:
(1)适应性:由于智能门禁系统现如今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各种场所都需要门禁系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场所对于门禁系统有着不一样的要求。在设计时应满足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等原则。所以,系统的适用性是在设计系统时的首要条件。
(2)稳定性:由于门禁系统的工作时间是长时间的,随时都要对出入人员和物流进行审查。因此,在进行设计时,稳定性也是重要因素。
(3)安全性:当代社会,人们对于信息安全愈发重视。门禁系统中记录着人们的基本信息,一旦泄露对于当事人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门禁系统工作时,要保证信息安全。
2 门禁系统的功能
(1)只要有人拿出RFID识别卡在识别系统的工作范围内划过,系统便会接收电子标签所发出的信息以识别身份,然后系统便会对该识别卡上记录的信息进行审核和记录。
(2)如果人员的识别卡上的信息被系统审核并通过,则放行,否则便拦住该人员。
(3)门禁系统的PC机会记录下出入门禁的每个人员的信息,出入时间,门禁的工作状态,是否出现过意外情况等,以便日后查询。
3 门禁系统的结构
门禁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有RFID读写设备,51单片机,MAX232,PC机,电源,电动机和报警电路等。通过解析、识别射频识别卡传输过来的信息,对IC卡上存储的人员信息进行识别。
门禁系统具体组成部分如图1-1所示。
图1 -1 门禁系统组成部分
4 电路设计主框图
RFID门禁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组成部分有RFID读写设备、51单片机、步进电机、红外传感器、时钟芯片、显示芯片LCD1602。RFID卡使用的是Mi fare 1芯片;RFID卡读写设备由MCU,射频处理模块和天线组成;控制模块采用的是51单片机STC89C52;显示模块采用LCD1602;再加上时钟芯片,步进电机和红外传感器构成。
5 电机传动部分
本设计的传动部分采用电机,由于步进电机的机械工作状态只需要脉冲频率和脉冲数便能决定,所以,这种简单的关系反而不会受到外部环境和电子信息其他因素的影响。一个脉冲信号,便能决定电机的转速与停止位置。而这也让步进电机广受好评,成为了大众喜爱的产品。而门禁系统这种机械操作不频繁,运动简单,但是对于反应速度,使用寿命要求严格的系统步进电机便成为了最佳选择。
6 红外传感器
当标记着人员信息的RFID卡进入工作范围时,系统对射频信息解析并认可之后步进电机就会工作,达到开门效果。然后,为了保证不会在人员通过时突然关门,对人员造成伤害,要加入红外传感器实时监测刷卡者是否已经通过,当检测到该人员已经通过时再使步进电机反转回原来位置,达到关门效果。
该传感器模块对外部环境的干扰,例如光线变换、噪音和污染等干扰因素抵抗能力强。该传感器具有一对射线管。分别为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线接收管。当开始工作时,先由红外线发射管开始,发射出开始设定好的固定频率的红外线,当遇到障碍物时,红外线向四面八方反射,一部分会由接收管检测到。由系统分析之后,便可以得知该人员是否已经通过。如果系统判断该人员还没有通过,便不给步进电机信号,保持开门的状态。反之则通过信号让步进电机工作,将门禁关闭。
7 结束语
本设计是基于一种基于STC89C52单片机RFID的智能门禁系统。传动部分采用控制精度较高的步进电机,传感器选用了红外传感器,总体上讲,本系统具有安全可靠,智能化程度高,易于操作,成本低等优点。
[1]董蕴华.基于RFID技术的无线门禁系统的设计[J].通信技术,2009,42(9):105-107
[2]沈冬青.RFID射频识别技术标准解析及现状研究[J].中国安防,2012
[3]陈志聪.步进电机驱动控制技术及其应用设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