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文化产业关联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湖北省2007年、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

2017-11-08孙智君江燕

关键词:投入产出湖北省影响力

孙智君 江燕

湖北省文化产业关联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湖北省2007年、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

孙智君1,2江燕2

(1.江汉大学 武汉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56;2.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基于2007年、2012年湖北省投入产出数据,利用投入产出法,通过分析最初投入结构、产业关联特征及其动态演变,揭示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研究显示:湖北省文化制造业属于最终需求型产业,中间投入率大,中间需求率小,具有“高影响力、低感应度”特征;文化服务业属于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均较小,呈现“低影响力、低感应度”特征。湖北省文化产业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消费性特点,政府应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注重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文化产业;产业关联;投入产出分析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明确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进一步提出,“十三五”时期要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标。伴随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发展文化产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时期文化产业要真正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牢固树立“文化+”战略思维,催生新产业、新业态,重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因此,要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加速融合发展,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即提升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度。

湖北省是典型的重工业基地,第一二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比重较小,“十二五”末,湖北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3.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近年来,湖北省出现了制造业产能过剩、新增有效供给不足等结构性问题。发展文化产业,以创新驱动取代要素驱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是湖北省当务之急。因此,从实证角度探究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特征及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学术界研究文化产业关联特征的空间尺度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国家尺度。基于国家2002年投入产出表,将文化产业归类为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分析文化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感应度,揭示文化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关联程度(王国志等,2007);基于国家2005年投入产出表,分析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强调文化创意产业应作为我国主导产业加以培育(韩顺法等,2010);基于国家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文化产业的关联效应,发现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蔡旺春,2010),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融合发展(冯晓棠,2016)。第二类是省域尺度。相关研究成果涉及到福建(童晓萌等,2008)、河南(韩亚峰等,2010)、广东(张仁寿等,2011;伍业锋,2011)、浙江(王玉等,2011)、陕西(邢娜等,2011)、北京(李连友等,2012;黄思源,2013;王叶军,2015)、吉林(张亚丽,2014)等省域文化产业关联效应研究。

综上,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关联度的研究主要从实证分析角度展开,在取得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现有研究范围只涉及少数几个省市,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等文化产业发达的省市,仍有大量省市文化产业关联度研究存在空缺;现有研究因数据的滞后性导致研究呈现的结果时效性较差;基于实证分析给出的政策建议大体相同,没有很好结合地区特点,针对性不强。笔者根据最新公布的2012年湖北省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估算湖北省文化产业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根据钱纳里产业分类理论厘定湖北省文化产业属性;比较2007年、2012年文化产业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动态研判湖北省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特征及变化趋势。

一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文化产业分类方法

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年)》对“文化产业”作了如下界定:为社会大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及服务的活动,以及与上述活动相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参考学术界关于文化产业内涵和外延相关研究成果,笔者将文化产业分为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两类,分别归属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见表1)。

表1 文化产业分类

资料来源:整理自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

(二)产业关联度测量方法

采用投入产出模型中的最初投入结构、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指标估算产业关联程度。“最初投入结构”侧重分析文化产业在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等方面最初投入所占的比率,用以反映文化产业的劳动和资本投入结构、税收贡献以及盈利水平;“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分别侧重度量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生产依赖程度、生产制约程度,反映文化产业的产业类型,揭示其结构变化;“感应度系数” 、“影响力系数”侧重衡量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前后相关联,反映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拉动作用与支撑作用。

首先计算直接消耗系数aij。直接消耗系数aij是指生产单位j部门产品所直接消耗的i部门产品。其公式为:

式(1),xij为j产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i产品价值量;xj为j产业的总产出量。

影响力系数越大,表明该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需求的带动作用越大;感应度系数越大,表明国民经济各部门对该部门生产需求的推动作用越大。

(三)数据来源

数据采自湖北省2007年、2012年投入产出表。由于2012年湖北省42部门投入产出表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代替“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为保持统计口径一致,笔者合并2007年湖北省投入产出表中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一项,整理后形成新的41部门投入产出表。

二 、测算结果与分析

(一)湖北省文化产业投入结构变化

1.最初投入结构分析

在投入产出表基础之上,估算2007、2012年湖北省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及42个产业最初投入结构系数均值(见表2、表3)。

表2 2007年湖北省文化产业最初投入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测算结果整理。

表3 2012年湖北省文化产业最初投入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测算结果整理。

2012年湖北省文化制造业劳动者报酬系数为46.9%,文化服务业劳动者报酬系数为58.7%,全产业系数均值为50.4%。2012年湖北省文化制造业劳动者报酬系数不及全产业均值,而文化服务业劳动者报酬系数超过全产业均值。文化服务业属于服务业范畴,具有典型的服务业性质,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因此需要大量人员投入,在最初投入结构中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较大。同时,劳动者报酬系数高于全产业均值也可以说明文化服务业区别于其他行业,劳动力素质较高,侧面反映文化服务业技术水平较高的特点。

从生产税净额角度来看,2012年湖北省文化制造业生产税净额为64 426.1万元,占比2.1%;文化服务业生产税净额为799722.2万元,占比5.5%;全产业平均占比为11.14%。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占比均远低于全产业平均水平,文化产业对湖北省的税收贡献较小,未达到产业平均水平。这一方面由于文化产业总体规模较小,总收入较低;另一方面也由于湖北省政府大力支持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给予其大幅度的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

从固定资产折旧来看,固定资产折旧不仅反映固定资产消耗情况,也可体现产业的资本投资情况。2012年湖北省全产业固定资产折旧系数均值为12.99%,文化制造业固定资产折旧系数为24.69%,文化服务业固定资产折旧系数为17.54%,两者均大于全产业系数均值,文化产业的资本投入高于全产业平均水平。

从营业盈余来看,2012年湖北省文化制造业营业盈余总额为804387.52万元,占比26.29%;高于全产业平均占比,而文化服务业营业盈余总额为2672421.02万元,占比18.28%,低于全产业平均水平约7个百分点。

综上可见,湖北省文化制造业资本投入高、产出水平也较高,而文化服务业资本投入高、产出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比较2007年、2012年湖北省文化产业最初投入结构发现,2007 ~ 2012年间,湖北省文化制造业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近3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劳动者报酬占比上升近17个百分点,说明文化服务业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生产税净额无论是总额还是占比均大幅度下降,说明湖北省文化产业税收贡献能力在不断下降。但从文化产业总收入来看,湖北省文化制造业与文化服务业营业盈余总额在2007 ~ 2012年均有大幅度增加。说明湖北省文化产业税收贡献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在于政府税收优惠政策,湖北省政府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也反映了湖北政府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务实探索。但从占比来看,湖北省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营业盈余却呈现下降趋势,且小于全产业系数均值,说明2007 ~ 2012年间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落后于整体经济发展速度,湖北省仍然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

总之,湖北省文化产业大体呈良好发展态势,但文化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劳动力成本压力大、盈利能力较弱等困难,而文化制造业发展虽然未出现上述困难,但其产出-投入比较小,生产效率较低,应鼓励文化制造业增加创意元素,提高其生产附加值。

2.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

在计算各产业直接消耗系数的基础上求得湖北省文化产业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见表4和表5。中间投入率指标反映各产业在各自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而需要从其他各产业购进的原料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某产业中间投入率和附加价值率此消彼长,变化方向相反,且两者之和为1。

表4显示,2007年湖北省文化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高达0.72,远高于其他产业,说明文化制造业每生产一单位产出,就需要投入0.72单位原料,所带来的附加价值较低;而文化服务业中间投入率只有0.34,相对其他产业而言附加值较高。

表4 2007年湖北省5 * 5部门直接消耗系数表

资料来源:根据测算结果整理。

表5 2012年湖北省5 * 5部门直接消耗系数表

资料来源:根据测算结果整理。

表5显示,2012年湖北省文化制造业中间投入率下降到0.62,而文化服务业中间投入率相对上升,达到0.41。比较上述两年数据发现,文化制造业中间投入率呈下降趋势,虽然文化服务业呈上升趋势,但文化服务业附加值率仍高于文化制造业。由上述文化产业投入结构分析结果可知,文化制造业的资本投资不断增加,逐渐带来技术、设备改进,由此带来中间投入率的下降及产品附加值的提升。而文化服务业附加值率的变化则与文化产业发展进程有关。近年来,文化产业逐渐与其他服务业相融合,出现“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这种融合发展在初期阶段必然需要大量投入。

中间需求率反映各产业部门总产品的中间产品的数量。中间需求率越高,表明该部门原材料产业性质越强。从表4、表5可见,2007年湖北省文化制造业中间需求率为0.29,文化服务业中间需求率为0.14;2012年湖北省文化制造业中间需求率为0.34,文化服务业中间需求率为0.11;文化制造业中间需求率略有上升,文化服务业中间需求率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从绝对数值上而言,无论是文化制造业还是文化服务业,其产品绝大部分用于最终消费。

依据中间投入率与中间需求率不同大小的组合,可将产业划分为四种类型,即钱纳里产业划分类型(见表6)。2007~2012年湖北省文化产业消费性特点显著,文化产品对其他部门的生产贡献较小,文化制造业属最终需求型产业,文化服务业属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

总之,目前湖北省文化制造业附加值较低,作为中间产品使用量较小,属中间投入率大、中间需求率小的最终需求型产业;湖北省文化服务业附加值相对较高,但产出作为中间产品使用量较小,属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均较小。但从2007~2012年发展趋势来看,湖北省文化制造业附加值在不断提升,中间需求率也不断增加,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不断增强;湖北省文化服务业附加值在不断下降,中间需求率也不断下降。

表6 钱纳里产业划分类型

资料来源:根据测算结果整理。

(二)湖北省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分析

1.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在表7的基础上,可测算出2007年、2012年湖北省五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见表7、表8和表9。

表7 2007、2012年湖北省5 * 5部门里昂惕夫逆矩阵

资料来源:根据测算结果整理。

表8 2007年湖北省5 * 5部门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

资料来源:根据测算结果整理。

表9 2012年湖北省5 * 5部门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

资料来源:根据测算结果整理。

从感应度系数来看,2012年湖北省五部门中感应度系数最大的部门是剔除文化产业的第二产业,感应度系数高达2.09,当社会各部门产出均增加1个单位,对其总需求的推动达2.09单位。因此,2012年湖北省支撑产业仍为剔除文化产业的第二产业,该产业发展对湖北省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但2012年湖北省文化制造业感应度系数为0.69,文化服务业感应度系数为0.53,两者均低于湖北省产业平均感应度,说明其他产业对湖北省文化产业的需求推动较小,文化产业的前向关联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感应度过低也反映了湖北省文化产业消费性较强特点。

从影响力系数来看,2012年湖北省文化制造业影响力系数为1.14,略高于湖北省产业平均影响力;而文化服务业影响力系数为0.86,低于湖北省产业平均影响力。说明湖北省文化制造业的发展能够较大程度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后向关联程度较高;而文化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带动作用较小,后向关联程度较低。

总体而言,湖北省文化产业具有如下显著的产业关联特征:文化制造业“高影响力、低感应度”特征明显;文化服务业“低影响力、低感应度”特征明显。

2.产业关联度变化趋势

2007~2012年间,湖北省文化制造业感应度系数上升约0.01,文化服务业感应度系数下降约0.05,说明文化制造业与其他产业前向关联度略有提升,而文化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前向关联度相对下降。

2007~2012年间,湖北省文化制造业影响力系数下降约0.14,文化服务业影响力系数上升约0.1,说明湖北省文化制造业与其他产业后向关联度有所下降,而文化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后向关联度相对上升。

就综合关联度来看,湖北省文化制造业与文化服务业综合关联度系数均比较小,对其他产业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弱。

总体而言,湖北省文化产业缺乏与其他产业的前向联系,与其他产业的后向关联也相对较弱,近年来虽然有所发展,但变化幅度不大。

三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第一,湖北省文化产业整体上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一是湖北省文化产业盈利能力较弱,产业税收贡献有限。二是湖北省文化产业关联度不够高,对其他产业影响力有限,尚未成为湖北省产业体系中的支柱产业。三是湖北省文化产业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发展空间较大。

第二,湖北省文化产业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消费性特点。湖北省文化制造业属于最终需求型产业,中间投入率大、中间需求率小;文化服务业属于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均较小。

第三,湖北省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特征差异显著。湖北省文化制造业“高影响力、低感应度”特征明显,文化服务业“低影响力,低感应度”特征明显,文化制造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强于文化服务业,但两者对湖北省经济的支撑作用均较小。

(二)政策启示

第一,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一是要从战略高度加强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及实施工作。特别是要顺应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新趋势,明确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文化产业开放发展、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二是坚持文化制造业、文化服务业并举,双轮驱动发展,既应加大对湖北省文化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帮助文化企业缓解劳动力成本压力,继续保持高附加值优势;也应加强对湖北省文化制造业发展的扶持和引导,推动文化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移。三是要积极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根据湖北省情进一步完善湖北省地方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第二,重视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湖北省文化产业无论是文化制造业还是文化服务业均属最终需求型产品,具有很强的消费性。因此发展文化产业除了加强政策激励外,还应从消费者处下手,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文化产业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的错位与失衡,抛弃低端、不合乎消费者需求的文化产品供给,避免盲目生产。

第三,加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一是要重视文化产业园区或集聚区建设和管理。应关注文化产业园区或集聚区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不宜盲目追求短期效应,应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园区或集聚区发展质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二是培育壮大文化产业领域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导作用,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三是以文化产业园区或集聚区为载体,加强文化产业企业集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

[1]岳芃.陕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聚集能力培育[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王国志,张爱娜.投入产出分析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J].中国国情国力,2007(12).

[3]童晓萌,李勋.福建省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管理观察,2008(17).

[4]韩顺法,李向民.创意产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测度研究[J].统计研究,2010(1).

[5]韩亚峰,焦伟娅.基于投入产出的河南文化产业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2010(1).

[6]张仁寿,黄小军,王朋.基于DEA的文化产业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以广东等13个省市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1(2).

[7]王玉,吴勇.浙江省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8]邢娜,李保林.基于投入产出的陕西省文化产业分析[J].北方经济,2011(6).

[9]黄思源.我国文化产业投入产出关联度分析:以北京为例[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3(4).

[10]伍业锋.文化产业关联特征的动态分析——基于广东省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数据[J].产经评论,2011(2).

[11]李连友,李宾.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贡献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6).

[12]王叶军.北京市文化产业关联特征的动态演变——基于建设文化中心的视角[J].未来与发展,2015(12).

[13]蔡旺.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视角[J].中国经济问题,2010(5).

[14]高秋芳,曾国屏,杨君游.关于文化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1).

[15]张亚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6]冯晓棠.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投入产出分析视角[D].山西财经大学,2016.

2017-07-23

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开放性课题(IWHS2016109)

孙智君(1969-) 女,湖北洪湖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产业经济分析、产业经济思想研究。

F062.9

A

1673-1395 (2017)05-0043-07

责任编辑吴爱军E-mail:Wajun800@126.com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湖北省影响力
天才影响力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上海市新闻出版产业链研究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