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勿于喧嚣处歌吟

2017-11-08肖冰玉春芽文学社社员指导老师谢宁

十几岁 2017年11期
关键词:春芽俗人川端康成

文/肖冰玉(春芽文学社社员) 指导老师/谢宁

勿于喧嚣处歌吟

文/肖冰玉(春芽文学社社员) 指导老师/谢宁

川端康成曾有言:不要在喧嚣处歌吟,否则你的歌声也将成为那喧嚣的一部分。细细思索,此言余谓为信然。也许,在万人攒动火树银花之处,我们的声音纵使再高亢也无人知晓,唯有亮剑于无声处,不随大流,方可真正做到长途跋涉后的归真返璞。

写作,在别人看来“无比耗时费工,无比琐碎郁闷”,这当然是一件寂寞的苦差事。然而小说家却心甘情愿承受这种苦,这种无人叫好的自我雕琢。即使是“只能一个人心满意足地‘嗯嗯’颔首”,他也沉迷其中。在当今日本社会普遍认为考上好大学进入大企业是孩子最佳选择的同时,村上春树并没有随从大流,而是另辟新径,发现独属自己的天性,终成为著名于世的作家。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形态各异。即使同样的物种也往往品性不一,每种生命都有着自己的姿态,但唯有坚持自我,敢于发出不同的声音才是真正的勇士。孟子云:虽千万人,吾往矣。实际上,在茫茫人海中,我们很难拨开山一般的人群,独自逆流而上。而我们之所以还愿意毅然决然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也许正是认同赫尔曼·黑塞所说的“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但愿能勇敢地向未知世界迈进,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路,然后全心全意,永不停息地走下去。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老子于《道德经》中如此感慨。彰显自己的个性,方能真正体会到迟子建形容的那般“在风霜刀剑的背后,在凉薄而喧嚣的世间,宁静与超然、安详与平和、善与慈、美与爱,与你同在”。

天纵奇才,或恃才傲物,或至察无徒,或无故遭馋。而个性如李白,其才如浩浩汪洋,广博盖过同时代的小溪;如灼灼红日,光芒遮住上亿颗星斗。遥想当年,李白醉卧酒市,天子呼来不上船、唤权臣提靴、自称太白星下凡……哪一件不是个性十足惊天骇俗的大作?别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而他酒入豪肠“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但也正是因为这份敢于彰显个性的勇气,成就了其文学史上无人企及的高度,终如一只孤鸿飞过浩瀚的天空,鸣声震古如斯。

苍茫间,我又看到了那奔走在华夏大地上的行者。不同于在杏坛上侃侃而谈、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天何言哉?”的翩翩君子,不同于在楚河上鼓盆而歌、陶醉于“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隐士……在那个“交相亏贼”的纷繁乱世,墨子并未选择归隐,亦不愿与诸子整日作无谓的论战,而是选择了一条与众人不同且更为艰辛的道路。“非攻”“非乐”“非命”“非儒”正是他思想的集中体现。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天性,毅然决然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脚踏实地地践行其理想,使墨子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天际,穿透云霄,为这九州五岳点燃起永不熄灭的火焰!

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忽视这一个简单的真理:每个人选择的路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少人走的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崎岖小径的悄然召唤。每一次寻找自我的旅途都像通往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有另一个自己,等待着被发现被找回。而认识自我的最好方式就是寻找自己作为人的存在。如此,于光怪陆离的人世间,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以静默的心境反思深味独属于自己的个性,方可最大限度地接近生命最纯粹的部分。

勿于喧嚣处歌吟,敢于无声处亮剑,即是此理。

写作缘由

一个月明星稀、秋风瑟瑟的夜间,我遇上了川端康成那句话:“不要在喧嚣处歌吟。”回想过往种种,我不禁思绪万千,感慨良多,遂作斯文。

我们如沙砾般融入生活的大海,尽管渺小但仍可以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愿此文能让那些容易盲从他人,不敢不愿找到真正自我的人有所感悟:人活着是为了选择什么,并赋予其意义。

猜你喜欢

春芽俗人川端康成
做一个俗人
做一个俗人
浙江省杭州春芽实验学校
春芽文学社:春芽破土,遨游文学之海
向作家借钱的年轻人
拜佛
川端康成共生思想中的佛教因素——以《抒情歌》为中心
活得累,全是因为“装”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
和莫言寻访川端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