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民办高等教育经费问题比较与借鉴

2017-11-08王征宇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8期
关键词:学杂费教育经费比重

王征宇

(哈尔滨商业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中美民办高等教育经费问题比较与借鉴

王征宇

(哈尔滨商业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其中,教育经费来源问题是制约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指出了民办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了对策建议,对于促进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民办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民办高校分类;毕业生评估体系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物价持续上涨、教职工待遇提高、办学软硬件的需求等原因,民办高等院校的办学成本在逐渐增加,一些民办高等院校由于融资困难,出现了个别院校非法集资的状况。民办高校的教育经费来源问题制约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经济和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办教育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无论从质量,还是从数量上均有了大幅提升。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民办高校的教育经费来源问题制约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张婷婷(2011)认为民办高校,应抓住教育国际化的契机,通过树立国际化经费筹措理念、吸引境外投资、进行跨国远程教育、开展留学生教育等途径筹措办学经费,以实现跨越式发展。陈文联(2014)认为民办高校对利益相关者诉求的相对忽视以及某些利益相关者职能的缺位,使民办高校的筹资活动未能得到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响应,导致筹资活动极度单一且具有依赖性,这也是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经费紧张、财务危机频显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出民办高校应以"多元主体参与、共同协作发展"为理念,正确处理好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着力构建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筹资机制。更多还原陈一铭(2015)认为民办高等教育经费总量不足、教育经费来源单一、政府投入与政策缺失、企业投资后劲不足、学校管理能力较弱是我国民办高校经费问题的主要遗存。提出了政府政策上需要不断完善民办教育相关法律法,民办高校自身需要提高经费管理水平和使用的解决方案。胡茂波,朱梦玫(2015)借鉴了印度私立高等教育财政政策,认为中国应当进一步调整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经费保障制度,规范政府在民办高校经费筹措中的职能定位,注重财政政策对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杠杆作用。李贻员(2017)从民办高校经费筹措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民办高校经费筹措存在政府投资量少、教育投入市场化与相关法律法规存在冲突、学校自筹经费能力较差、社会捐赠力度小等问题,提出应加强政府的财政拨款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民办高校自筹经费能力,鼓励社会捐赠等对策。从已有的研究来看,以民办高校经费筹措问题与对策的研究角度较多,民办高校经费来源问题研究较少;定性研究较多,民办高校经费来源问题的相关研究数据支撑较少,且不深入。本文运用详实的统计数据说明了我国民办高等院校教育经费来源的情况及特征,并分析了我国民办高等院校教育经费来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国家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表1 2014年中国民办高校、中国各类高校、美国私立高校教育经费主要收入结构对比①

表2 2015年中国民办高等院校教育经费主要项目收入占全国各类高校对应项目收入比重情况

表3 2014-2015年度美国私立高等学校教育经费主要项目收入占全部高校对应项目收入比重情况

2 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问题

2.1 学杂费所占比重过大

从其来源上看,学杂费收入所占比重虽然近几年有所下降,但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如表1所示,中国民办高校的学杂费仍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据四分之三以上的比重。而中国各类高校的学杂费所占比重不过四分之一,美国私立高校学费比重则为40%,相对于中国各类高校数据与美国私立高校,中国民办高校学杂费比重过大。

2.2 收入来源结构相对单一

中国民办教育经费来源相对单一,如图1所示,学杂费、政府投入、其他事业收入为三项主要收入,共占全部教育经费收入的9 5%。而美国私立高校教育经费来源众多,如图2所示,学费占40%,其他各占教育经费收入比重13%至7%区间的收入项目依次是政府投入、捐赠收入、附属医院、投资回报、辅助企业,一共是六项,总计92.9%。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民办高校捐赠收入占所有六项收入的比重最低,为0.2%,而美国私立高校捐赠收入的排名为所有八项收入中的第三位,为12.2%,两者相差60倍。

2.3 经费相对不足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中学杂费比重过大与收入来源结构单一将导致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相对不足的问题。第一、民办高等院校所在地区的政府一般会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学杂费设置一个限额(所设限额大小的科学性一般难以考证),而学杂费是民办高等院校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限额的设置将造成民办高等院校无法根据学校的实际发展需要提高学杂费额度。第二、虽然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已发展30余年,但是相对于西方上百年的私立高校的发展历史,并不成熟,暂时无法像西方私立高校那样有众多的收入项目,如图1所示,中国民办高等院校的学杂费和政府投入占收入比重近90%,其他的四项收入难以做到有力支撑。第三,如表1所示,民办高等院校所获政府投入也相对较低,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中,政府投入占9.7%,远远低于中国各类高校的经费来源中政府投入比例,也低于美国私立高校的政府投入比例。

2.4 民办高等院校教育经费主要项目收入相对集中

如表1所示,民办高等院校教育经费收入来源主要项目为学费收入,占总额比重为78.1%。其次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额比重为9.7%,两者合计贡献87.8%。而美国私立高校虽然教育经费收入项目中,学费和政府投入也为两个最大的项目,学费占总额比重为40.0%,两者合计贡献52.3%,其他的几项收入所占比重相当。

图1 2014年中国民办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②

图2 2014-15年度美国私立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③

2.5 民办高等院校教育经费主要项目收入占全国各类高校教育经费对应比重不均

如表2所示,中国民办高等院校教育经费收入总额占全国各类高等院校教育经费收入总额的比重为9.5%,最大的两项收入来源项目中,民办高等院校学费收入占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学费收入的比重为32.0%,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收入占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对应收入的比重为1.5%,三者比重不均匀。美国私立高校相应情况的对比来看,如表3所示,美国私立高校对应的比重数据相应为38.8%,25.7%,54.5%,较为均匀。

3 民办高等教育经费来源问题的对策

3.1 对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采取不同的政策

对于营利与非营利两类民办高校采取不同的政策。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一章第三条的内容,民办教育属于公益性的教育事业。非营利性民办高等教育应为准公共产品。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准公共产品的成本应由政府与消费者共同承担。而营利性民办高等教育私人产品属性较强,受教育者应承担较多成本,资源配置中市场的作用更大。

(1)政府应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财政支持力度。对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政府应采取对其教育经费加大补助,并且对其税收、教育用地采取优惠政策。

(2)政府应加强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财务监督力度。除了财政上的支持之外,也应该加强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财务监督力度,要求其财务状况公示,并对其进行审计,避免其利用政府资金进行他用。

(3)政府应取消对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学杂费收取的限额。政府对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学杂费的额度不应限制,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学校办学水平好,社会认可度高,收取高额的学杂费无可厚非。

3.2 应区别对待民办高校的教学评估

目前民办高等院校的本科教学评估标准与公办院校相近,然而与一般的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院校起步相对较低,除此之外,教育经费来源一般不如公办院校有优势,所以对于其民办高校的教学评估应有所区别。

3.3 应设立全部高校类型的毕业生素质的评估体系

应对全国全部类型高校毕业生素质的评估体系,该体系中,由于行业特性,不同的行业其设立的评估标准也应不完全相同。评估指标至少应包括用人单位对其所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的好评度、薪酬数据等。对评估的标准应征求社会的意见,保证公平公正。对评估的结果应定期对社会公布,评估的结果将影响学生对学校的择入以及社会的认可。对评估的过程应由第三方监督,也应保证公平公正。

由用人单位参与制定的全国统一的高校毕业生素质评估体系将使市场更加透明。第一,提高市场决定生源的配置效率,增加优质民办院校的优质生源,使其良性循环,促进优质民办高校的发展。第二,给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提供了导向,减少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使人才的供给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第三,促进学校间的竞争,学校的办学者为了学校的声誉及发展,将提高对学校的管理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而促进学校更好的发展,提高全国高校整体的教育水平。

4 结语

解决民办高校经费来源问题只是一个切入点,民办高校的真正发展应是民办高校应与包括公办院校在内的其他类型高校享有同等的办学地位,民办高校不应只是补充,而是应与公办院校在内的其他院校形成有力竞争。

[1]杨涛.民办高校的收费标准与教育成本问题研究[J].价格月刊,2012,(12):92-94.

[2]熊丙奇.民办高校为何深陷资金泥淖[N].中国教育报,2014.

[3]胡茂波,朱梦玫.印度私立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改革及借鉴——基于印度“十二五”规划的审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04):36-42.

[4]陈文联.论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民办高校筹资机制的构建[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4(03):5-11.

[5]张婷婷.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民办高校经费筹措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23):56-58.

[6]陈一铭.我国民办高校经费问题的遗存与前瞻[J].高教论坛,2015,(05):110-113.

[7]李贻员.我国民办高校经费筹措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77-78.

① 中国民办高校、中国各类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的数据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5》相关数据整理得出。美国私立高校的相应数据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相关数据整理,参见https://nces.ed.gov/programs/digest/2016menu_tables.asp。美国私立高校的数据为2014-15年度,综合营利与非营利性美国私立高校数据(包括2年制与4年制数据)整理得出。

② 数据说明同上。

③ 数据说明同上。

G64

A

1003-2177(2017)08-0025-04

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4rw22)。

王征宇(1980—),男,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士,哈尔滨商业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

猜你喜欢

学杂费教育经费比重
住房财富与家庭教育支出的关系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2007:义务教育学杂费也免了
一种简易实用的液体比重计对陶瓷砖喷釉工序的改善
天津:免除普通高中困难家庭学生学杂费
中国将历史性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