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家

2017-11-07顾正龙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苇叶方塘粽子

顾正龙

老家像极了一幅黑白照片。

老屋是典型的北方民居,三间房子中的西屋住人,东屋放粮食和杂物,也用来烧饭,中间的一间作为客厅。老屋的地面并不平整,中间因为时常走动,被磨得白亮亮的。墙体由深黄变成了浅黄,父亲掺杂在土基里的麦草也从金黄转为枯黄。家里炸馓子的生意做了很久,几根房梁木熏得沾上了細细的油灰。老屋住久了,老鼠就跑来了,母亲在土墙上钉上几个木楔子,将零食高高地挂上去。以为是母亲的独创,到邻居家串门,才知道,这又是人老几辈的智慧。

碰上收割时节,经常下雨,那时我家的忙完了,你家的还摊在场上,就抄起木掀、铁叉齐上阵,家里有拖拉机的,不用打招呼便开了过来,一袋袋扔上车,直往家里开去。觉得过意不去,买上两包烟递过去,是坚决不会收的。有时,正忙着地里的庄稼,家里晾晒的粮食也遭了雨,正着急忙慌地往家里跑,离得老远,就看见邻居们甩动胳膊,已经帮着收起来呢。一个村子住着,碰上红白喜事,都是齐上阵,任凭东家使唤。家里待客需要桌子和凳子,都是主动拿出来,在背后写上名字,以免混淆。若上喜事借去的,临还东西时还要捎带上一包糖。村子里这么多年的不成文的规矩:遇上白事,关系一般的去吊唁,叫作吊素纸,一律一百元。即便若干年后要还礼,还是一百元。

屋后,有一条四十多米长、五米宽的池塘,村里老少几辈人都叫它“大方塘”。因为灌溉的需要,它与其他的两条水渠纵横交错,沉寂于水底的芦根历经暖春的催促,根系节节拓展、拔高,它们伸出了水面,接受阳光的呵护,萌发了新芽,长出了嫩叶。到了四月,苇丛长到了一人多高。枝干紧实茁壮,叶子柔韧宽厚,清新的叶片自然成为人们包粽子的首选材料,乡亲们年年都会去采一些回来包粽子。二娃子划着那只破木船,迤逦而行在水中央,两手灵活地将苇叶一片片捋下来,丢到船尾处,桨稍微一拨动,再换个方位继续采摘。光屁股孩儿抱着个打足了气的轮胎,轻轻放入水里,纵身一跃,手当作桨划拨着水,向着芦苇深处游去。许多会游泳的大人和比我稍大一些的孩子或仰泳,或蛙泳,也朝着芦苇聚集地而去———整个大方塘人声鼎沸,成了欢乐的海洋。

那时的我还小,跟着母亲去采苇叶,只能小心翼翼地蹲在大方塘的边沿上,挥动着顶端绑着铁钩的竹竿,将苇叶一片片剥离。有时劲道使大了,苇叶便被撕裂开一道口子,母亲惋惜地抚摸着苇叶,嘴里说“可惜了,可惜了”。不消母亲叮嘱,我更加沉住性子,将苇叶轻轻扯离母体。那长长了的苇子向我点点头,仿佛在说“这就对了”。等我学会了游泳,便自告奋勇地一个人游到水中间,摘下大把的苇叶交给正在家里忙碌着的母亲。母亲接过湿漉漉的苇叶,轻拍我的头说:“龙孩长大了,快有芦苇那么高了。”

“吹落了思乡的尘,却吹不走额头的纹,走完了天下的路,却忘不了回家的门……”顾郢,你已根植在我的血脉中,夜夜入得梦来。

猜你喜欢

苇叶方塘粽子
好吃的粽子
裹粽子
裹粽子
半亩方塘,妙趣横生
观书有感(其一)
ПРАЗДНИК ДУАНЬУ И ЕГО ИСТОРИЯ
观书有感(其一)
端午节,粽子香
庆功台/荷
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