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课堂效率
2017-11-07郑丽贤
郑丽贤
摘 要:课堂教学不仅是促进学生成长和实现教师自身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高效课堂”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提倡“高效课堂”研讨,其目的就是做到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到达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要让老师教得愉快,让学生学得轻松。
关键词:高效課堂;生活化;灵活化;主体作用
怎样让政治课“鲜活”起来?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把学生的注意力持久吸引到政治课上?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增强政治课魅力,提高政治课效率。那么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更新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备课是高中思想政治高效教学的基础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有了一份好的教案这节课便成功了一半。一份好教案除了应有创新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方法充蕴其中外,还必须讲求“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训练。
1.备教材
备教材时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吃透”教材的实质内容,便于因“教材”施教。备教材要在“熟”字上下工夫,通过钻研教材,熟练地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在引入新课上狠下工夫:激发兴趣,巧设悬念,营造积极思考的课堂气氛。我们在观看电影、电视时不难发现,凡是精彩的电影、电视剧和文艺晚会,其开头或是情境设置一般都是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堂课的好坏,往往与教学环节的设计关系密切。精心设计,将会使教学活动事半功倍。
2.备学生
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要落实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堂活动。
3.备训练
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活动),去粗取精,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老师讲,学生听”是传统教学经验的总结,长期以来被教育界作为基本的教学方法而沿用至今。这种固有的、传统的教学行为习惯时至今日依然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很有市场,有些老师仍对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恋恋不舍,甚至认为“多讲多得,少讲少得,不讲不得”。结果是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老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得不得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旧模式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是背道而驰的。要打造政治“高效课堂”,必须摒弃这种旧模式,变为“学生学,老师导”的新方法。因为学生已经预习了,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讲解,做到少讲、精讲。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多采用互动式教学,甚至可以让学生去讲课,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增强学生的兴趣是高中政治课高效教学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加上老师的激发引导,教学中甚至可以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
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生活化和灵活化。所谓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将社会生活,特别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例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让学生从枯燥、抽象的理论中解脱出来,向学生提供感受自然、社会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可亲可感的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的交流与对话中产生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和热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所谓灵活是指课堂问题设计形式的多样化。既要把课堂教学的问题与热点问题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设问,也要循循善诱,步步设疑,还可以设计新颖别致,贴近生活,具有趣味的问题。在教学中还应巧用多媒体,让抽象的知识浅显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货币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货币,变抽象为具体,变死板为生动,使学生能有直观的感受。
四、课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预习、复习环节尤其重要。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如果课前学生没有做好学习的准备,就很难跟上课堂的快节奏,无法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先进行独立思考,并标注记号,然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听讲;课后在认真复习所学内容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并结合所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
总之,要提高政治课堂效率,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教师一方面要端正教学态度,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实现与学生的友好互动,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同时,学生也应积极响应教师,注重自己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力争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徐小蕊.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浅探[J].现代交际,2016(17).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