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师生对话互动行为偏差及矫正
2017-11-07龚红安陈庆飞
龚红安 陈庆飞
摘 要:教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共同创造的活动,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而课堂对话互动行为不仅是狭隘的语言交流,也是师生沟通、合作、共建的互动交往过程。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对现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互动情况的调查,发现高中地理课堂师生之间真正的对话互动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易行,由于人们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不深入或者对师生互动的片面理解,使得目前高中地理课堂中师生对话互动存在一些偏差。
关键词:地理;师生对话;互动行为
一、高中地理课堂师生对话互动行为偏差的主要表现
1.师生之间关系不平等,课堂话语权时有失衡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地理课堂中师生关系有了较大的改观,传统讲授式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目前不但常态地理课堂,即使有些公开课教学中,对话主体之间关系不平等、课堂话语权时有失衡现象仍然存在。
2.师生对话有随意性特征,对话内容时有偏离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课堂对话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有些教师课前缺乏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真研究,未紧扣教学内容和校情学情,存在缺乏明确教学目标的课堂对话。也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谨小慎微,在对话中一味迁就、迎合学生,任由学生的思维游离,甚至对话内容始终不能涉及教学中心。
3.课堂对话的深度不够,生成度亟待提升
深度对话的内容最终指向的是学科本质和学生的内心深处,而内心深处直指的就是学生的情感和思维。这决定了深度对话的话题不能是简单的认识性问题,而应该是能启发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给学生以广阔思维空间的开放性话题。我们追求的不是答案的唯一性、标准性和封闭性,而是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維、逆向思维、创新思维,最终指向学生的深层思维训练。
二、高中地理课堂师生对话互动行为偏差归因分析
1.讲授式教学的影响
在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机械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权威、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非常突出,师生之间理解和沟通不足,缺乏交往与对话。近些年来教师在形式上与学生发生一些交流与对话,但多年来形成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教师较难真正快速地转变传统及习惯。
2.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的能力修养对课堂对话行为影响很大,它包括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课堂对话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学生惯有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影响
在以讲授式为主导的传统教学中,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的习惯,课堂话语权掌握在教师和少数学生手中,师生、生生之间无交往与对话习惯,碰到问题不能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共同解决。这种学习态度使教师难以发现学生知识掌握的单薄环节,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和自主探究者、发现者。
三、高中地理课堂师生对话互动行为偏差的矫正
1.打造民主式地理课堂,让学生参与平等对话
师生对话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双方平等,没有平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必须在思想上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有表达自己独到见解的权利和必要,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摆脱话语霸权,创设安全愉悦的对话情境,这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心理前提和保证。教师应当激发兴趣以诱发对话,想方设法促进对话,放下架子平等对话,在课堂对话中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发现;调整心态,尊重学生一些错误的认识甚至是“异想天开”,同时给予积极引导,切忌不置可否、嘲讽、责备。
2.创设问题情境,全面提升课堂对话质量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仅是指他们之间狭隘的语言谈话,还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平等对话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分享,是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承领。具备这些特征的课堂对话,才是真实、有交流深度的对话。
3.给予思考与交流时间,为师生“对话”动态生成提供时间保证
要进行有效的课堂对话,首先要有时间保证。既要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独立、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并为下一步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对话打下基础;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探索时间,让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处理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的独特见解。鼓励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认知基础,调动情感、态度的参与,做独立、反思和批判型学生,引导学生对自然、人文事象、社会、生活作深入的探索。根据课堂教学进程灵活进行生生、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金国.高中地理课堂对话行为偏差及矫正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2(10):32-34.
[3]邹胜新.高三地理复习认识偏差及矫正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3):47-49.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