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2017-11-07张凤萍
张凤萍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就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物理作为高中理工考试的必考科目,应用信息化技术探索物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成为物理教师关注的课题。主要对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信息化也为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带来了深远影响。信息化教学模式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思路和实施路径,并以其独特的科技优势对教学领域进行了革新。因此,探讨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十分必要。
一、运用网络资源,强化课前预习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因此,运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展开高效的物理知识预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日积月累中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探索习惯。在传统的物理预习环节中,由于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教师引导,使学生难以对课堂重难点内容进行清晰把握,而教师通过运用网络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梳理课程脉络,理清重难点内容,从而提高物理预习效率,这就需要教师教授学生合理的学习方式,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二、创设学习情境,引入教学主题
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在此,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信息化技术,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从而顺利引入将要展开的教学主题,以此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授“匀速直线运动”这一物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创新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具多样化特点。由于多媒体教学能够为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料,比如图像、声乐以及视频等,因此,教师可通过多样化的信息工具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的状态,将其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相结合,为学生讲解vt=v0+at,s=v0t+(1/2)at2,vt2-v02=2as等公式的具体应用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的运动规律。
三、借助现代设备,丰富教学内容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了十分关键的地位,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目,物理教师必须充分借助实验优势,根据物理课程安排,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小组实验等方式强化物理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器具,丰富活动形式。例如,在教授“摩擦力”的物理知识时,教师可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如计算机、互联网以及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演示摩擦力实验环节的动态效果,讲清摩擦力主要分为滑动摩擦和静摩擦力这两种类型,比如一初速度较高的木块在不同粗糙程度水平面运动至停止的全程情景,然后結合具体的摩擦力计算公式F=?滋×FN,对木块受力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借助现代化信息设备,能够使学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要点内容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具象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摩擦力的认知和理解。与此同时,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也能够有效拓展教师的教学资源,使得教师能够借助网络设备实现对教学相关内容的全面搜集,以此丰富教学内容。
四、善用信息平台,加强练习反馈
物理习题是物理教学环节中的关键环节,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必须善用信息平台,为学生课后练习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师通过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对物理教学的课后练习、自主评价、合作讨论和教学反馈环节进行全面掌握,从而根据相应的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物理课堂的习题授课环节中,由于物理题目大多较长,经常一个题目就会占据半个黑板版面,因此,采用信息化投影仪技术,将习题预先写到卡片上,再通过投影仪播放,能够有效调控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对于物理中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可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和各式应用软件,将课件要点上传至班级群中,令学生能够对课堂内容进行全面温习和练习。此外,借助信息平台,能够使教师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拉近师生距离,使教师能够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更加全面的掌握,从而形成良好的物理教学循环反馈环节。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以信息化背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为切入点,并通过强化课前预习、引入教学主题、丰富教学内容、加强练习反馈这四方面内容重点探索了信息化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路径,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达江云.基于信息化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4):21-22.
[2]张建新.信息化条件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2):65.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