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愉快教学法探究
2017-11-07栾朋
栾朋
摘 要:高中生物课内容较多,且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那么怎样使生物课讲得生动,让学生带着兴趣愉快地学习呢?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在教学中应用一些方法能使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关键词:生物教学;教学方法;愉快教学
高中生物课内容较多,且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那么怎样使自己的生物课讲得生动,让学生带着兴趣愉快地学习呢?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在教学中应用一些方法能使我的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学生能在愉快中进行学习。在这里我介绍一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些方法。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学生才能更快地接受知识,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有了兴趣之后,学生才能主动地学习知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效果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在讲课过程中,要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讲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曾说过:“兴趣像柴,既可点燃,也可捣毁。”所以学生的兴趣也在于老师的培养。
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我们在学知识时要做到“学以致用”。“学以致用”就是要把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应用结合起来,真正地理解其含义,在实践过程中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单纯的知识讲解是空洞的、乏味的、枯燥的,学生听起来也不容易理解。但是如果我们把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就会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学生不用太多的思考就接受了,也让学生明白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可以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例如,在讲解生长素这一章的时候,我首先从生活中植物的向光性开始,学生在生活中都养过花,所以都知道这一常见现象。在讲顶端优势这一知识点时,我会以校园的圆形小树为例,由于经常剪掉小树枝条的顶端,从而促进侧芽生长,长得越来越密,最后形成圆形。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明白知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培养了学生探索自然的乐趣。
三、巧记知识点
高中生物知识点比较多,老师不要只是平铺直叙地传授知识,对于一些繁杂的知识点,我们要帮助学生去记忆。对于一些需要硬性记忆的知识点,我们可以用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例如,在讲遗传病的类型的时候,因为学生记不住各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此我编了一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常隐白聋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见有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色友肌性隐(X染色体隐形遗传病常见有色盲症、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常显多并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有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抗D伴性显(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见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唇脑高压尿(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特纳愚猫叫(特纳综合征、先天愚型、猫叫综合征等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例如,在讲解有丝分裂的时候,由于学生记不住分裂期各时期的变化,总是弄混,为此我编了一首小诗帮助学生记忆:仁膜消失现两体(前期变化,核仁和核膜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赤道板上排整齐(中期变化,染色体的着丝点在赤道板上整齐地排列),一分为二向两极(后期变化,着丝点一分为二,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两消两现建新壁(末期变化,染色体和纺锤体消失,核仁和核膜重新出现,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学生通过这样的顺口溜很快把知识点记住了,而且不容易忘记,通过背诵简洁的顺口溜,学生在愉悦中就掌握了知识点。
四、運用形象比喻
形象的比喻可以将抽象的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DNA分子时把它比喻成“拧着麻花劲的梯子”。梯子中碱基对相当于梯子踏板,但是DNA的这个梯子的踏板是两块连接到一起的,有的是两个钉子(氢键),有的是三个钉子(氢键),三个钉子固定得更结实。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交替链接相当于梯子扶手。在讲物质跨膜运输的时候把“自由扩散”比喻成“顺流而下”,说明不需要载体和能量,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把“协助扩散”比喻成“坐着船顺流而下”,说明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把“主动运输”比喻成“驾驶着动力船逆流而上”,说明需要载体和能量,逆浓度梯度。
五、使用学生感兴趣的导入
“万事开头难”,一节课的导入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学习状态。在讲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这一节课的时候,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侏罗纪公园”这部电影的视频,影片中讲述科学家从侏罗纪昆虫体内的一滴恐龙血液中提取DNA,然后将已经灭绝的侏罗纪恐龙克隆成功,从而引出基因可以控制形状、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这部电影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教学之路是漫长的探索之路。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新思路、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效率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新的知识、健康地成长。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