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艺术使命是为人民服务”
2017-11-07周姝
周姝
她是“以声传情”的歌唱家,也是一名辛勤的园丁;她是舞台上的得奖高手,更是心系群众,用心传递爱,把悠扬歌声唱到田间地头的“盐都百灵鸟”。
从艺20年来,陈正平参加各类演出场次2200余场,她以声情并茂的演唱风格,先后多次参加全国、全省以及市级的各类比赛,获得全国、全省及川南五地市专业比赛金奖、银奖、铜奖、最佳表演奖及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大小奖项近60余项,成为自贡音乐界的一面旗帜。
用真心,传递大爱
《金瓶似的小山》是陈正平在学校学会的第一首歌。她回忆说,当时自己才7岁,是坐在班主任怀里学会的这首歌。从此,音乐在她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而她百灵鸟一般的歌喉,也让她在整个学生时代更多地得到了音乐老师的重视和培养。1987年,14岁的陈正平在沿滩区中学生歌舞比赛中夺得第一名。参赛歌曲之一《我是一个小小蓓蕾》,还是董伟光老师特意为她创作的。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获得“大奖”,也让她从此有了将来从事演唱的梦想。
这位在歌唱领域有着“硬功夫”的陈正平,将歌唱作为自己的事业和追求,曾先后多次自费到北京、上海、成都求学,每年不定期到省歌舞剧院、四川音乐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学习。她不仅“肯学、肯唱、肯赛”,还“肯教”。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她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奋斗在育人第一线。在自已取得成绩的同时,陈正平将学习到的歌唱方法和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学子,多年来共计培训学员2000余名,先后为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中央财经大学、西南师范大学等各大院校输送大量的艺术人才。
为弘扬自贡的盐文化,提升盐都的城市形象,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内涵,陈正平参与了众多本土音乐的创作和演绎,深受老百姓的喜受,自贡观众都亲切地称她为“盐都百灵鸟”“歌坛盐妹子”。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陈正平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关心关爱聋哑儿童,陈正平免费为残疾儿童拍公益广告片,每年义务为残疾学校演出,还定期组织培训中心的学员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
2016年伊始,陈正平在富顺县开设了中老年声乐培训班,为当地“银发学子”系统教授和辅导声乐,免费为一些渴求音乐知识的银发学员“开小灶”。而早在这之前,自贡城区的部分中老年人已经享受到这一“福利”。
不管走到哪里,这位“盐都百灵鸟”都在用心歌唱,用心传递爱。
用歌声,回报桑梓
“真正的艺术使命是为人民服务。”尽管身在繁华都市,但陈正平那颗热爱故乡的心始终梦绕乡间青瓦土墙的院落。多年来,自贡边远地区的许多乡村、企业、敬老院、学校都留下了她的歌声。
无论何时何地,陈正平都坚持着自己对歌唱事业的理解,那就是唱好歌,唱响时代的主旋律。一曲曲《红梅赞》 《父老乡亲》 《在希望的田野上》 《好日子》 《亲吻祖国》 《报答》等上百首民族歌曲的演唱都给广大观众和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亲切的感觉。
她首唱《盐都美》 《久望统一盼回归》 《喊山歌》 《农团山上好放歌》 《盐巴妹儿》等40余首自贡本土原创歌曲,拍摄了《美丽中国》 《天上的西藏》 《夜色》三首MV在自贡电视台和康巴卫视播放。古曲、京剧、轻音、花腔、藏歌……这些极接地气的歌曲,深受百姓喜爱。
无论是大型演出,还是各类公益演出,陈正平都以自己最饱满的热情回报观众。“当那些公公婆婆握住我的手,激动的样子让我受宠若惊,更让我感动!那种感觉就像是回到家一样,温情满满,心心相印。”翻阅一场场演出的存照,陈正平发现,很少站在舞台上演唱的自己,总是被父老乡亲紧紧包围。难怪每一次演出,陈正平总会收到返场“再来一首”的阵阵呼喊。
谈参会,关注文艺
“用心去歌唱,用歌声传递爱。”这是陈正平对歌唱事业追求,也是对歌唱艺术的态度。在2010年参加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时,为确保演出取得圆满成功,陈正平自费到成都学习处理歌曲、录音,还同服装师一起加夜班赶制演出服直到天明;在盛夏三伏,连续好多天室外温度都是在40℃以上,在广场上一遍遍地排练、合练,酷热炙烤中,陈正平累垮了,但即使病了,她每次在医院输液,都精心计算好时间,拔下针头就往排练场赶,从未耽误……
10月10日晚,向党的十九大献礼的自贡大型原创民族歌剧《盐都儿女》在成都首演。作为女一号“紫薇”的陈正平,为了完美演出,每天排练10余小时,为了适应10厘米的演出增高鞋,每天穿高跟鞋排练,由于角色原因,需要跪地表演,陈正平的脚腕和双膝肿痛,但她在伤痛中整整坚持了一个月,从来都没叫过一声苦。“付出的努力能换来台下观众的掌声,是我最大的欣慰。”
“能作为全国党员的代表到北京参与这次盛会,心中的喜悦与激动无以言表。”陈正平说,自贡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感染力越来越大,自己作为代表,肩上的社会責任也更大,“我会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文艺界,关注音乐教育,为自贡文化春天的百花齐放尽一份心。”
(作者单位:自贡日报社)
(责编:冯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