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017-11-07梁金花
梁金花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孩子都愿意积极去做的事。“留意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于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于作文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的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有了兴趣作基石,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便可渐渐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为此,针对学生作文难的心理,我们可以试着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入手。
一、降低写作初始阶段的难度,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婴儿出生时期,按顺序递次发展的过程。首先学会听,再会说。入学后,学习读和写。但就学习汉字而言,作为书面语言的读和写,也不是一开始就齐头并进的。先是学习读,在读有一定的基础上,再发展写的能力。所以一般的情况是,会读的不一定会写,但会写就会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写是听、说、读、写这语文科所要培养的四种特有能力中最难也是最高的要求。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把作文能力看做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主要指标或杠杆,是符合实际的。
小学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写作教学对打好学生的写作基础,以及打好语文素养的基础,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应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放缓坡度,突出“放胆文”的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这就要求老师明确小学各阶段的写作教学目标。
我在教学低年级时着重指导学生练习写话。低年级课文中不乏色彩明丽的插图。课堂上,我出示插图,先是问学生:“你最喜欢这幅图的什么呀?”有的说喜欢颜色,有的说喜欢图中的景物、人物等,我再从学生喜欢的角度,一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如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左到右等)观察图画,一边以故事的形式叙述着图意。看着学生闪亮的目光,我知道他们被故事吸引啦!同时,我又让学生开展“画与话”活动,即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画,再在画上写一两句话。以“口头日记”“绘画日记”的形式带领学生进入写作的大门,逐步过渡到周末日记(开始时以两周一次为宜,还可以配图画)、日记、周记等。总之,在引导学生写作的初始阶段,我始终坚持兴趣优先、顺势而为、形式活泼、发展个性、鼓励创新,以此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葉圣陶先生说“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正因为写作是用来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所以,学生写作必须回归生活。对此,叶老曾经打了比方:“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就是说,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逐渐萌动和强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不吐不快的时刻,受到教师的恰当点拨和某种灵感的诱发,就会不可遏制地产生通过文字倾吐心绪的冲动。所以,教师应好好把握这一契机。
在教学“我学会了 (某种生活技能)”这一作文时,我让学生补充说明自己学会了什么,当然,答案是五花八门的:有的说“我学会了骑自行车”,有的说“我学会了煮饭”,有的说“我学会了洗衣服”……再让学生以学会相同的生活技能分小组,畅谈自己的学习过程。这样,学生的话匣子自然而然就打开了。接着,让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学习过程,我从旁引导其加入适当的修饰语、修辞手法等。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动员其以写作的形式加以表达,何忧无词呢?
再者,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写人间真情的文章。对于这一话题,我先让学生回忆在生活中,除了亲朋好友外,还有没有别的人关心、帮助过自己,或是自己曾经关心、帮助过别人。学生谈的最多的是自己在校不舒服时老师的关爱。于是,我让学生述说当时情景,重点引导其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加以描述。由于是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和情绪的储备已经达到了比较丰满的程度,加之我适时的点拨,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让他们一写为快。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存在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处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集体生活、家庭生活之中,只要他们留心生活,坚持多观察、多思考、多记日记、多积累,他们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就一定会慢慢提高。事实上,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越强烈,越能引发写作兴趣;对事物的理解感受越深刻,写的东西就越刻骨铭心、生动逼真。
三、以教师自身为导体,点燃学生写作的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亲其师,才信其道。这就需要教师展示个人魅力了。
记得我们班曾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当时我并没有目睹事件的过程,而是后来听了学生的转述,大致是有个男同学在本子上写了女同学的绰号,女同学把它擦了,男同学不乐意了,欺负了女同学,导致女同学哭了。当时,我根据学生的叙述自导自演了事件的经过,并不时询问学生当时那个男同学是否是这样的动作、神态,该用哪个词表达才更准确。学生在饶有趣味地看着我声情并茂的“表演”的同时是很乐意帮忙补充的。结果,“冲动是魔鬼”“遇事应三思而后行”等话出自学生之口,《一件不愉快的事》便诞生了。教师这样的“导演”寓写作与育人为一体,何乐而不为呢?
四、展示写作成果,为写作兴趣增添动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了多少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有时一两句鼓励的批语,胜过一大堆指指点点”。
诚然,每个人都需要鼓励与赞美。所以,在学生写作成果评价标准上,要软化“班级参照”,强化“自我参照”。“自我参照”就是“个体标准”,它是以每一个体的现实基础和条件为依据所确立的适合个体发展需要的内差性评价标准。例如:对作文水平高的学生可以严一点,让他们永不满足;对作文水平低的学生可以松一点,让他们不感到自卑。这种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因而具有个体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它能促进使学生在对自己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认识中增加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因此,在修改学生写的作品时,我会划出学生用得好的词语,写得好的句子;对学生写得有意思的地方,从不吝啬写上发自内心的称赞的话。尔后,挑选一些写得好的作品通过展示台加以展示,引导学生品读、分析、总结优点,再把那写得好的作品张贴出来,以此来触动孩子的心灵,在他们的心灵中种植真、善、美的幼苗,让他们渐渐学会欣赏,学会分享,学会赞美,学会感恩,从而为学生的写作兴趣增添一分动力。
总而言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并敢于表现,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前提。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鼓励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积极地塑造自我,大胆地表现自我,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使他们热爱写作、乐于写作,让学生乐在文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