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中的数学感悟
2017-11-07朱佳颖
朱佳颖
一、观点阐述
一般认为,游戏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任何一种旨在消遣时光或寻求娱乐的活动。而数学则是带有艺术风度的智力工作,同时是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的科学。数学总是和逻辑在一起,数学家在从事研究时一般不是戏谑的,因为严谨和认真是人们对数学的一种追求,游戏对于数学的作用至多起激发兴趣和调节情绪的作用。然而,事实上并非那么简单。在现实教学中,为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会在教学设计时环节中加入一些游戏元素,或者以游戏为主题进行数学知识点的教与学。这样做对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堂氛围上来说的效果是显著的,但是仔细回想,是否顾此失彼了呢?是否因为一味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而影响了数学学习的目标的实现了呢?在吸引学生目光、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不忘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我们身边,体验其乐趣和应用价值,而非过多的倾向于游戏本身。
二、课堂诠释
片段一:魔术导入
教师在课堂初始设计的小魔术环节:大家喜欢魔术吗?老师来变个小魔术。请看这是一张普通的纸条,睁大眼睛看了。对折,扣进一枚回形针,一边打开,再扣进一枚回形针,请位同学来帮帮我,抓住逐条的一端,慢慢拉,见证奇迹的时刻……哇,好神奇。
感悟一:数学即游戏
数学作为一项人类活动,自古以来一直是一个享有特权的人类智力活动领域,被看成是人类智力的象征。它给人乐趣。数学即游戏。爱因斯坦:“许多人爱好科学,是因为科学给了他们异呼寻常的智力上的快感,对于这些人科学是一种特殊的娱乐;还有许多人之所以把他们的智力奉献给科学祭坛,为的是纯粹的功利。如果把这两类人都赶出神圣的殿堂,那么,这里的人就会大为减少。”这段描述同样也适用于数学。著名数学家哈代曾说:激励数学家做研究的主要动力是智力上的好奇心,是谜团吸引力,正如希尔伯特所说:“问题就在那里,你必须解决它”。正是这种永不满足的激情吸引大批的人献身于数学,实际教学中同样可以利用神秘有意义的小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以及带来更好的数学思考。
片段二:做莫比乌斯圈
(1)一张普通的4条边,2个面的纸条,你能把它变成2条边,2个面吗?
(2)再让它变成1条边,1个面。
(3)验证。
(4)正确的同学上台展示,全班跟着学。
(5)莫比乌斯圈概念的提出。
师:为什么莫比乌斯带就只有一条边一个面?
学生思考,发表意见。
边也是如此。
工厂传送带做成莫比乌斯带形状,使用寿命增加。
师:沿着1/2的线剪下去,会怎么样?
变成两个圈、两张纸条。
师:示范剪,留下最后一点,大家验证
生:两个圈是连在一起的。
师:沿着三等分、四等分线剪呢?
生:一个大圈。
生: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
師:四人小组,边剪边观察。
剪得更多,又该是什么?展示。
这些都是旋转180度粘成的纸圈发现的现象,360度,540度又会是什么样的?
感悟二:游戏促进数学
在某种程度上说,游戏精神是数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人们从事数学活动,就是在进行某种趣味四溢的游戏,数学中的游戏因素给数学带来了无穷的魅力,从而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目光,大大加速了数学的发展。因而,不论是数学家还是一般的游戏者都促进了数学事业的发展。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思考“当我剪完会是哪样的?”。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甚至更多等分地剪开之后图形是什么样的?它们之间有没有某种规律?都是在游戏中提升学生数学抽象思维和数学美的思想。剪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细心、耐心等游戏精神在数学的学习中同样不可或缺。游戏促进数学的学习和发展。
片段三:莫比乌斯的应用
师:(多媒体演示)小蚂蚁爬楼梯。
生:怎么也爬不出这个爬梯……
师:莫比乌斯带的应用,同桌交流。
家里有胖孩子的,妈妈可以设计一个莫比乌斯跑道,让他减肥。
三叶纽结上海世博会湖南馆的设计,太极图,特别是生活中常见的“可回收利用”的标志都是莫比乌斯带广泛利用的体现。
感悟三:数学不只是游戏
游戏,广泛意义上的游戏是玩的,而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学习数学是数学理论的理解与提升,数学思想转化与升华,有其不能泯灭的现实意义,有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其无法言喻的应用价值。整个莫比乌斯圈的制作与认识在游戏中进行,其中还有教师想要传达的数学思想:数学抽象思想和数学美的思想,希望学生真正理解数学不仅仅好玩,而且与我们紧密相关,可以运用人类的智慧将其很好的应用于生活,造福自身,提升 数学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维忠,王同亿.浅析游戏化教学原则及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教育(小学版),2013,16(02):265-268.
[2]宋乃庆,李云家.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游戏化教学法的问题及提高措施探讨[J].牡丹江师范大学学报,2015,18(04):132-134.
[3]赵立韵,陈学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探讨——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6,02(01):356-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