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7-11-07任静
任静
摘要:翻转课堂目前是我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热点话题之一。基于此,分析高师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尝试选择实验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以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为例介绍的具体的实施方法与步骤,并对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剖析和思考,总结“翻转课堂”高效实施的策略,如对困难学生的“再改造”,教学设计和微视频的高质量制作,及时、合理的评价等。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10-0074-03
萨尔曼·可汗在TED大会上介绍翻转课堂时,便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一时成为全球的教育热点[1]。“翻转课堂”浪潮的出现,为五年制高师教育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为低效而沉闷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线生机。作为多年从事高师信息技术教育的笔者,不得不思索如何以此为契机,突破或改良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用“翻转课堂”来真正地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效率,师生一起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一、高师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师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帮助师范生熟悉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来应对中小学日常工作实践的需要;帮助师范生熟练地通过网络等通信技术,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培养他们的初步研究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做出教育决策的意识与能力。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设的课程有所不同,在低年级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并组织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B考试,高年级开设微课、课件制作、动画制作、SAS数据统计分析等课程。不同专业也根据需要开设不同的课程,如艺体系开设音视频处理、非线性编辑、PS图像处理等,在数理系开设几何画板、动画制作等,另外四、五年级开设了多门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但是高师的信息技术教学突出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1)基本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把知识点和技术要领结合实例讲解完后学生练习,虽然部分课程也采用了学讲模式,但是效果不佳。(2)内容多课时少,一门课一个班一周才2课时,除了少量的课程安排实践课之外,学生只能课外自己对应教程自己摸索,没有教师课外辅导。另外,课时会被学生的教育见实习、法定假期或各种活动冲掉,教学时间不充足,教学任务完成不了。(3)实验设备不足,课后学生不能及时巩固。例如在学习视频素材采集时,只能10人共用一台数码摄像机,虽是小组作业,其实只是个别学生完成。(4)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热情不高,甚至出现了厌学的情况,教师难以调控,教学任务完成不了。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采用 “混合式”学习方式,它包括课前的在线学习和课堂面对面教学这两部分。前者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后者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围绕作业中的问题、实验中的问题或教师提出的某个专题进行自主探究或小组协作探究[2]。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课堂时空的局限,学生的学习不必要发生在特定的课内时间,学生可以选择在家学,课外自主学,直到知识的掌握。翻转课堂的内涵不属于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或“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而是先学而后教,以学定教,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翻转课堂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高了课堂互动的质量与数量。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面对高师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笔者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和实践。学校层面上,选择多媒体课件制作、信息技术基础等课程作为尝试,更好地给予经济和人力上的支持。因为学生一学期开设十几门课,都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课后自学压力较大,观看微视频的时间和质量就保证不了,容易出现走马观花或“夹生饭”的情况;教学设计和微视频的制作,也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的自学、重难点的把握,知识的内化仍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这些无疑都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另外学校的教学资源和硬件设备也不富余。教师层面上,成立团队进行教学设计和微视频制作,通过自建或改良优质资源建设学习资源库;教师内部明确分工、各尽其责,做好对学生的监管和评价。
1.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微视频制作
笔者以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为例,先进行教学设计,不是每一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适合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师先理清各章节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学习的重难点,甄选出微视频制作内容,设计开发系列微视频和练习题等学习资源。选择什么知识点做微视频很重要,它不仅仅是学生课前观看那么简单,应该能与以前的知识重构,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容易理解的知识做视频没有多大意义,太难的知识学生又不易掌握。我们选择过程演示的内容,讲述性重难点知识及复习、练习中比较难的部分做微视频,因为微视频可以共享,我们组织优秀团队按计划分工制作,这样可以实现高效节能。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翻转课堂模式并不是课前观看微视频,课中讨论那么简单。笔者翻阅大量的文献,借鉴国内外一些优秀案例和具体方法,结合本校的课程特点,采用的教学模式包括问题引导、观看视频、问题解决三个步骤[3]。如下图所示。
第一步:问题引导环节。教师根据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制作一个与微视频和课堂学习一致的学情报告单,报告单包含了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主要是由引导性问题和具体任务组成,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学,学生根据提供的学习资源,根据学情报告单了解任务要求,也为课堂学习和讨论提供了热点。教师将微视频和学情报告单上传到学校网站的资源库中,为观看视频环节做好热身活动和提供学习导向作用,这时候学生没有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第二步:观看视频。学生用自己的账号登陆学校资源库,对应着学情报告单观看微视频进行学习。只要有网络,学生的学习就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自定学习进程,可以回放、暂停视频,完成报告单上的任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线上答疑、线上讨论,通过线上练习来检测自学情况,这样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观看微视频、线上交流和测试来完成教师在报告单上提出的预设任务,完成知识的传授和内化。在这个环节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要记录下自己的疑惑,甄选出自己不懂的知识或没完成的任务,列举线上讨论没有解决的问题,力求在课堂学习中得到解决。endprint
第三步:问题解决。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收集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互动,帮助学生知识的内化,真正地实现有效学习。为了高效,在集中学习之前,可以先分组讨论,每组甄选出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问题比较集中,任务更明确。因为学生受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的态度、学习习惯等因素影响,每个人收集的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先进行组内消化,既节省了时间,避免了问题的重复,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力求做到对大家已经掌握的知识共同回顾,对重点内容再次展现,对难点进行突破和知识的拓展。课堂学习结束后,整个教学流程并没有结束,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将学生的核心问题和重点内容,再次做成微视频和练习题放到资源库中,以供学生复习、巩固使用。
四、实施效果分析
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尝试,笔者选择了专科一年级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本年级共9个班级,考虑到学科因素的影响故选取文科1班、理科1班、学前2班作为实验班,其他班级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实践,最后以学习成果展、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微课大赛、多媒体素材处理技能大赛、论文比赛等多种形式来验证翻转课堂模式实施的效果(如表1所示)。
对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做了详细分析后,发现实验班整体成绩偏高,优秀率和不及格率也高于非实验班,可见实验班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如表2所示)。
实验班整体水平高,且相对集中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与传统授课模式的班级相比,实验班的学生作品明显质量高,操作技能更熟练,各项成绩及多种能力都高于非实验班的学生。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探究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他们在实际学习中深深体会到合作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和无穷的力量,自己的学习能力潜移默化地得到提高且成效事半功倍;第二,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他们有更大的空间来反思自己的学习,操作性很强,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迁移;第三,学生更喜欢参与课堂活动,因为在课堂上,学生所甄选的疑难问题力求得到解决,这样课堂活动的目的性就变得很明确,学有所长的学生也乐意表述自己的观点,创设了师生互学、生生比学的良好氛围。第四,加大了教学的容量,丰富了学习内容,教师更容易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快教学的进度,解决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充分利用学生碎片时间。
五、策略与建议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虽然彰显了强大的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不容忽视。
首先,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是“翻转课堂”成败的关键。学生在“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下应学会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在教师强力监督的情况下去学习[4]。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才能自己制订学习计划,主动地通过观看视频和学习材料实现知识的内化,线上练习和在线讨论才能真正地实施,课堂上问题解决环节才变得有意义。但是部分学生恰恰缺少了良好的自学习惯和积极的学习热情,这也是造成实验班学生之间成绩差距大的原因。这部分学生课前走马观花式地观看视频,课上形同虚设地分组探究,课后基本没有复习巩固,这部分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翻转的绊脚石,对于这部分学生的“再改造”,对学生良好自学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其次,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微视频的制作质量影响着“翻转课堂”的成效。在翻转课堂模式中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整个实施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把控和引导,能否有效地使用翻转课堂,对教师的教学经验、综合素质、教材的领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任何知识点都适宜做成微视频让学生自学,微视频的制作质量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和热情,好的设计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内化。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前的视频制作需要消耗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以以团队的方式集体开发创作然后共享,每名教师根据情况合理使用,这样翻转课堂教学才更有成效。
再次,及时、合理的评价策略为“翻转课堂”保驾护航。学生有没有课前自学观看视频,课堂上是不是积极参与探究,知识内化的情况如何等这些信息教师要随时掌握,及时调整,保证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评价可以在线也可以线下完成,形式也应该多样,可以是问题、线上测试、课后作业、小实验等。但是评价要及时、合理,这样教师对学生的自学和知识的掌握情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调整。
总之,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高师信息技术的教学实施和探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让翻转课堂更生动,更有弹性,更适合于高师的这片土壤,学生的学习减负高效就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國的未来发展[J].理论探讨,2014(7).
[3]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4]邓丽,李山林.“翻转课堂”在我国的阻滞因素及突围策略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