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话笔耕

2017-11-07高巧林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2017年9期
关键词:笺纸考试卷寄宿生

高巧林,江苏昆山人。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

种过地,教过书,做过宣传新闻工作。

作品散见全国数十种儿童文学报刊,并多次获奖。

主要儿童文学著作有:长篇小说《送你一枝迎春花》、中短篇小说集《变色泪》《阳光少年》《远去的哨声》《雨季有爱不孤单》《花季里的红雨伞》《飞过城市的野鸽》《树洞里的眼睛》、散文集《手语》等。

我高中毕业后不久,即去镇上一所初级中学当语文教师。这样,也就有缘捧着课本书,细细地品读鲁迅、茅盾、冰心、老舍、朱自清和叶圣陶等近代文学巨匠们的一篇篇儿童文学或者带有儿童文学色彩的作品。此外还有,《捕蛇者说》《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古文名篇、《石壕吏》《春望》《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唐诗宋词,和《最后一课》《渔夫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国外文学作品。慢慢地,我在少年时代曾经做过的文学梦悄悄复活了,而且很合时宜——中小学语文教育界一直在呼吁,老师要想指导好学生写作,就得身先士卒,自己带头写好作文;儿童文学界的前辈们也在不停地鼓励,说老师是最适宜写儿童文学的。

只是,当我真正拿起笔来时,不免有些缩手缩脚。一则担心,领导和同事可能会把文学创作视为不务正业;再则担心,别人知道我在搞创作而老是发表不了作品或写得臭之后,可能会讽刺我,鄙视我。最后,我是偷偷摸摸地写了,偷偷摸摸地投了稿。

一次,我禁不住脱稿某篇作品后的兴奋与激动,跟课堂里的学生们说,最近我从某本少儿文学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挺不错,要不要讲给你们听?学生们自然赞成。讲完后,一位学生问我,是从哪本哪期杂志上读到的?我搪塞说,忘了。两三个月后,那篇文章真发表在了一本少儿文学杂志上,作者是高巧林。我的谎言不攻自破。

随后,办公室里的同事也知道我在搞创作了。不过,他们非但没有嘲讽我,嫉妒我,还慷慨地夸奖我,真诚地鼓励我。最后,他们还非常幽默地恳求我——今后把他们写进小说时,要尽量写得好一点,千万不要写成反面人物。我一听,忍俊不禁。

当时学校条件差,校舍紧张,把百来号寄宿男生安顿在古镇边上一幢破旧空阔的老宅里。而我呢,也在这老宅的西厢房里住,跟寄宿生们做隔壁“邻居”。校长叮咛我,顺便监管好寄宿生们的纪律、卫生和安全等事务。可想而知,十三四岁的寄宿男生有多活泼与调皮,喧哗、追逐、吵闹、干架、夜间偷偷出门溜达、不按时熄灯就寝、损坏床铺、财物失窃,哪般头疼心烦事都会发生。我身处其中,总不能充耳不闻、熟视无睹吧,只能不停地走到他们中间,去喊话,去训斥,去调解。同时,我努力调整心态,让自己尽快适应这嘈杂透顶的环境,坚持业余文学创作,我有好几篇作品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写成的。

再说,我住在这样的老宅里,也不是一味地受苦受累。换言之,也有从容舒心之时。尤其是近两个月的暑假,简直让我奢侈了一大把——寄宿生们放假回家了,拥挤嘈杂的老宅一下宁静起来。而唯有,来自于梁柱上的一个个细小的开裂声非常夸张地进入我的耳朵。我独自坐在大厅里的一副课桌椅上,让神奇的创作灵感倾注于笔端,定格在稿笺纸上。

稿笺纸分两类。一是我平时收拾好的学生考试卷。那时的考试卷都是手工油印的,而且印的是单面。这样,我就可以在考试卷的8开大空白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列提纲、打草稿、作修改。还记得,我写得过于潦草,修改又多,所以最后,连我自己也认不得某些词句了。二是我花了一个月工资托人去厂里印制的16开300字格的正式稿笺纸。无疑,我是多么地爱惜这样的稿笺纸,唯恐一不小心点上墨迹污痕或者下笔不慎写错字。于是,最后呈现其上的,是一个个工工整整、一行行整整齐齐的仿宋字。

有几天气温特高,室外的热浪一阵阵扑进老宅,从我身上淌出来的汗几乎把稿笺纸浸湿泡烂。我想,反正这老宅里只有我一个人,来个赤膊上阵算了。赤膊果然凉快,即便还有细汗渗出,用干毛巾擦一下就完事。不料有一天,鎮上的一位文友不速而至。他一见我这光着膀子写稿子的狼狈相,且大笑,且感动。

事后三四十年间,那位文友一直没有忘记我的这一狼狈相。我也喜欢通过重温这一狼狈相,得到文学创作上的动力,并时刻告诫自己,初心不改,笔耕不辍。endprint

猜你喜欢

笺纸考试卷寄宿生
农村寄宿生有效管理对策分析
鲁迅对笺纸情有独钟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初中寄宿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疏导
寄宿与非寄宿初中生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比较研究
一句话也没说
用手撕出来的建筑模型
平行线的性质中考链接
每天给“小小寄宿生”一个香甜的梦之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