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情境下《电功和电热》的分层复习
2017-11-07蒋婷
蒋婷
摘 要:在现有课堂模式不能够满足越来越性格多样的学生的情况下,借助师生角色不流于传统的小班化模式,再利用符合时代特色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打破传统课堂的壁垒,建立多维度,分层次的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电功和电热;初中物理;小班化
苏科版《电功和电热》一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是欧姆定律的拓展与延续,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内容较多且应用多变.
本章的复习结合小班化的优势,抛开传统课堂浅谈数字化平台的利用,针对性地引领每个学生自主合作进行复习.
1 以分层训练引出电功和电热复习
以一个计算量较大的选择题为例:
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为12V,R0=6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2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并保证电路安全.则( )
A.S闭合,S1、S2都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8Ω~50Ω
B.S闭合,S1、S2都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的功率变化范围是2.25W~3W
C.S、S1、S2都闭合,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值为2.4W
D.S、S1、S2都闭合,当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30Ω
将该选择题稍作修改并拆分为四题针对四个不同阶层的学生.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将该选择题稍加修改拆分为四个不同难度的计算题,并将电功和电热的相关知识点糅合进去.
针对D层的学生,将该选择题结合选项A,将该题修改成:
例题一: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为12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2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并保证电路安全.则:(1)小灯泡的额定电流;(2)当电路电流为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3)小灯泡正常工作1min放出的热量.
针对C层学生,糅合选项D,将题目修改为:
例题二:如图3所示,电源电压为12V,R0=6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2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要保证电路安全.则:(1)流经定值电阻R0的电流;(2)为保证电路安全,流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及当时的电阻(3)当滑动变阻器的划片移至中间位置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及电流之比.
针对B层的学生,结合B选项进行改题,并将该题进一步拓展,并将本章的知识点糅合.
例题三: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为12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2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并保证电路安全.则(1)流经小灯泡的最小电流和最大电流;(2)计算灯泡的电功率变化范围;(3)若滑动变阻起能够自由滑动,为使电路安全工作,则要在电路中串联的最小电阻为?
针对A层学生,糅合选项C,再次将题目修改,为避免和C层学生做题重复,也为了达成本章复习的效果,将题目改动的同时,稍加拓展.
例题四: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为12V,R0=6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2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保证电路安全.则(1)电路消耗最小总功率;(2)在此功率下工作100h,规格为“3200imp/kw.h”会闪多少下.(3)若要亮点组都视作电阻为60Ω和50Ω电热丝,你会如何去设计该加热器的加热档位.
将以上四个例题利用数字化平台分发至A、B、C、D层的学生,完成后将解题过程拍照上传.
2 以学生分层练习为基点树状图式概括电功和电热相关
以D层学生的解答步骤为例,问题难度较低,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课堂基础知识和公式的运用,并将解答过程以小题的方式逐步分解,大大降低了原題选项的难度.计算题中的计算公式对本章的涵盖量较广,基于D层学生的理解力较弱,利用树状图1的方式将他们在本题练习概括.以D层学生的练习,完成对本章的基础知识回顾.
C层学生不仅考察了本章的基础知识,还进行了一定的突破,主要考察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电热及电功率的特点,同样借助树状图2的形式进行系统归纳.
B层学生相较于C层学生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除了在基础知识的应用上,还要注意将“转弯”的题目简易化.以此为例,要求某个物理量的范围时,可取的方法步骤为可参照树状图3.
最后对A层学生的要求更近一步,不仅是在解题上少了步骤的提示,而且拓展外加开放性设计,放宽题目限制,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3 将分层训练整合
展示学生文章开头例题,通过以上的分层练习,四层学生已经将四个选项的结果计算出来了,最后将学生的练习整合,让学生理清该题的计算步骤.
在小班化情境下,学生已经分成了四人小组,小组成员分为ABCD四层,由AD,BC组合成两人小组,让学生交流讨论,在讲与学的过程中,深化了之前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4 利用数字化平台强调学生薄弱点
数字化平台具有及时反馈学生弱项的优点,小班化具有学生分组互动和教师及时引导的优点,结合着两个特征,可以就以下几点编题对学生进行随堂测试.
(1)理论实际,物理结合生活类
(2)浅进浅出,基本公式概念应用类
(3)深入浅出,可简化的综合题型
(4)混淆视听,结合以往易错类
(5)深化再练,后备同型例题
接下来的练习讲评分为两种,数字化平台反映出的错误率较高,教师提问式讲评,错误率较低的小组讨论解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杭仲斌.《电功》课堂实录.[J].中学物理,2016,34(2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