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锣鼓之“我见”

2017-11-07徐加中

戏剧之家 2017年19期
关键词:分寸锣鼓戏曲

徐加中

【摘 要】戏曲表演很讲究分寸感。分寸感很重要。因为戏曲表演的技艺性比较强。因此,表演上稍一过火或不足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作为配合表演的锣鼓来说,也要像演员一样把握好分寸。

【关键词】戏曲;锣鼓;分寸

中图分类号:J8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9-0052-01

我刚踏入文艺界这一行时,就听老前辈说过:“戏未开场,锣鼓先响”。当时听了这话不知所以然。后来随剧团到乡镇去演出,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每到开戏之前,先打一通锣鼓,震一下场子,提示观众安静下来,戏马上就要开演了。让观众注意力集中准备看戏。从某种意义来说,也起到了现在剧场开戏铃的作用。

只要是戏曲团体,都很重视打击乐,(俗称锣鼓)京剧界早就流传着“一套锣鼓半台戏”的说法,我认为这话说得一点也不算夸张。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时,大到翻、打、跌、扑、唱、念、做、表,小到一哭一笑,一抬手甚至一个眼神,都离不开锣鼓的伴奏。尤其在念白或表演后要开唱了,这时的锣鼓点就起到了节奏转换和协调的作用。例如:演员唱起腔时,我们淮海戏就专门创造出“起腔锣”,让演员有一定的空间来表演身段。演员叫板要转换板式时,就来个“凤点头”的锣鼓,使戏剧节奏自然过渡到所需的节奏上。开打时倘若加上小堂鼓,气氛突然就不同,说明这场战斗更加激烈。只要锣鼓催得紧,纵然台上只有四个兵士过场,也让观众有“千军万马,杀声震天”的感觉。如此等等,都说明了锣鼓在戏剧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我从事打击乐工作几十年,虽说不上有什么经验可言,但也有一些切身体会,说出来就教于各位同仁们。刚开始,认为搞打击乐这一行很简单,只要把節奏打准确了,锣鼓点背熟了就圆满完成任务了。其实不然,在不断的实践中,使我悟出了其中的奥秘,同样的锣鼓点用在不同的人物身上,不同的规定情境之下,就要打出不同的情绪出来。

戏曲表演很讲究分寸感,分寸感很重要。因为戏曲表演的技艺性比较强。因此,表演上稍一过火或不足就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作为配合表演的锣鼓来说,也要像演员一样把握好分寸。例如:当演员斩钉截铁地说出一句台词时,这儿安排了一锤锣。这锤锣打得就要有力度且收得干净利索,使演员的表演有劲提神。倘若这锤锣打得拖泥带水,不但让演员没劲乏力,同时也影响到剧情的那种张力。又如:剧中“乱锤”的处理,一般都是在人物慌乱时才出现这种锣鼓点,而在打“乱锤”锣鼓点时,不能一道汤地打出来,要轻重有度,方能配合好此时此刻演员的情绪及身段的表演。再如:“水底鱼”锣鼓点的运用,在打的时候,一定要错落有致,节奏鲜明,钹和锣咬得要紧,才能表现出那种情感出来。总之,锣鼓点分寸掌握的正确与否,不仅仅体现伴奏者的基本功和修养,也是激发演员情绪、为剧情营造气氛、准确地传达情感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充分展现着戏曲表演艺术“综合性”的特征。

戏曲表演艺术第二个特征就是“虚拟性”。演员在台上的表演如:开门、关门、上轿、下轿、上坡、下坡、跋山涉水等,基本上都是虚拟表演。当演员做这些虚拟动作时,离不开锣鼓点的配合。而在配合之中,不能光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应该根据演员表演的速度、情感、技巧,打出演员的心理节奏,烘托演员以虚托实的表演,共同诱发观众的形象联想和推理判断的思维,使之在欣赏中发挥想象力,同演员一起完成艺术形象的创造,如果说演员的表演是满足观众视觉上需求的话,那么,我们打击乐就要做到张弛有度,给观众在听觉上提供一种审美的感受。

大家都知道,戏曲表演艺术还有一个“程式性”的特征。任何一个剧种在表演上都有它一定的程式,而这些程式也规范了锣鼓的程式。艺术离不开形式,但程式的涵义不仅仅是形式,它是表达艺术作品的内容要求,对艺术作品形式的一种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改革的进行,出现一种比较偏颇的谬论,有些人认为“程式”可以抛弃了,我个人认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没有弄清楚“程式”的概念。程式不是戏曲的局部现象,而是戏曲形式总体构成的特征。就是戏曲现代剧也要有程式,只不过根据艺术作品内容不同,做一些重新规范。前辈艺术家们随着生活内容的变化而改进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正因为戏曲不是一成不变,不断地随时代而进步,才有其延绵不断的生命力。我们是要创新,但创新要有度。因此,无论是传统戏、新编古装戏、现代戏的创新,都要站在传统的基础上,这个传统是指它的美学精神和它的物质载体——表演程式。诚然,我们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戏剧内容及形式的变化来重新审视我们锣鼓的运用。其实,在传统戏中也是反对滥用锣鼓的。最后,我想用戏剧表演理论家胡芝风的一段话与各位同仁共勉。她在《戏曲演员创造角色论》一书中谈到:“戏曲传统有一句行话:‘拙戏多锣鼓。可见,要求立足于经济地用锣鼓这个问题,前辈演员也早已总结到了。锣鼓程式作为戏曲表演的重要表现手段,如何与时代节奏同步,就更是今天戏曲需要探索的问题了”。

猜你喜欢

分寸锣鼓戏曲
说话的分寸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从甜到齁 注意分寸
邵伯锣鼓小牌子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为官要有“分寸感”——分寸更是见精准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婚姻的智慧,是分寸和界线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