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悲情”类人文摄影作品的拍摄

2017-11-07李明聪

参花(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拍摄悲情

摘要:当今社会,喜欢摄影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大一部分摄影爱好者只注重自然风景的拍摄,却常常忽视了“悲情”类人文作品的拍摄,导致其精品、经典不多; 同时,也没有很好地体现一个摄影者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本文对“悲情”类人文摄影作品进行了介绍,并就如何拍好“悲情”类摄影作品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悲情 摄影作品 拍摄

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爱好者越来越多,年龄也呈现多元化。既有七八十岁的老者,又有十多岁的年轻人,摄影爱好者可谓全面开花,呈现越来越繁荣的局面。摄影者中,很大一部分人只注重自然风景作品的拍摄,却常常忽视了“悲情”类人文摄影作品的拍摄,导致其精品、经典不多。同时,也没有体现一个摄影者的社会责任和担当。那么,怎样才能拍摄出好的“悲情”类人文作品呢?下面从三个方面对“悲情”类人文摄影作品进行探讨。

一、何为“人文摄影”

所谓“人文摄影”,就是摄影者通过器材和技术所表现的、被摄体背后的社会意义,这是摄影者的思想和思考。我们通常所拍的“人文”片,就属于人文的范畴。人文摄影作为纪实摄影作品,要想完整地表现人文因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每一个摄影者在摄影前,很少花时间去多方研究、考察、观察我们所拍摄的“人文”性质题材。进一步说,“人文”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宽泛的概念,要较完整地表现“人文”性质,牵涉多方的学科、观察和考察,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把人文贯穿于摄影中,是相当不易的。在人文摄影中,既有“喜剧”类人文摄影,又有“悲情”类人文摄影,而“悲情”类人文摄影更能体现作为一个摄影者的担当和责任,同时难度也更大。

二、人文摄影离不开悲观的立场

人文关怀听上去非常崇高,具有理想化,但在具体的摄影实践中,摄影者如果要面对现实中的各种问题来表达他们自己的深切的人文关怀,笔者认为还是从悲观的立场、从对人性的悲观角度来讨论更好。

浪漫地谈人文关怀,其实削弱了摄影所具有的社会观察与推动社会向善的功能。纪实与报导摄影,只有更多地针对社会问题提出需要社会大众正视的图像,才能获得社会大众的理解和共鸣。当今社会,乐观向上的东西很多,但反面的诸如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苦,无不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所要关注的重点。如果能把握作品中的这些悲观因素,能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出有特点的好摄影作品,那么不管是对于整个社会,还是对摄影者个人而言,都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和体现。多罗西娅·兰格是一位著名的摄影家,她一生拍摄的作品无数,但1936年拍摄的《移工母亲》却成为她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原因就是她捕捉到了一位母亲的苦難生活,从而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三、如何拍摄好悲情类人文摄影作品

(一)拍摄者要获取被拍摄对象的信任和支持

要拍摄人文关怀的纪实摄影作品,摄影者必须尝试如何努力把自己与拍摄对象的关系拉近,甚至可以让自己浸泡在对象所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当中,这样可以更好地体验生活,拍出好的作品。一般而言,针对陌生人拍摄,难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只有与被拍摄对象相互熟悉,在生产生活中关心体贴他们,与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生活的一分子,我们的摄影才能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从而为拍摄出经典作品创造条件。香港摄影家谢至德的《菜园村群像照》系列,是他记录菜园村拆迁抗争过程中村民的日常生活的作品,他把村民的生存状态与抗争既作为文献记录,也作为市民记忆,他通过与村民长期共同生活的方式,把个人记录与观察转变为菜园村村民共享的集体记忆,也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集体身份建构,从而体现了一种共生的人文关怀,作品因而获得巨大的成功。

(二)“悲情”类人文关怀的摄影作品,拍摄者要注意把握好尺度

“悲情”类人文关怀,主要是从反面体现主题。有时,为了突出主题,摄影者不经意间体现了一种无视对象、只顾攫取影像的自私心态。比如广角镜头的运用,往往以追求视觉张力为追求,丝毫不顾忌被拍摄对象的感受、放肆地扭曲对象以满足自己的视觉快感。这种过分夸张的摄影作品,不但体现在拍摄者和被拍摄者身上,有时甚至还体现在编辑身上。他们为了版面效果与发行量而乐意编发这样的所谓有“视觉冲击力”的东西。如果在度上把握不好,摄影就失去了真实性,有做作之嫌,从而得不到大众的喜欢。

(三)摄影者要有一颗悲悯之心

当前,对于自然风景的拍摄相对容易,但“悲情”类人文关怀的作品拍摄相对较难。摄影者们大都不愿意把眼睛投向自己身处的社区、城市和底层群众,而是常常不远千里、万里远赴各地,拍摄的自然风景作品基本上都是别人的翻版,没有多少新意,难有精品和经典之作。如果我们有一颗悲悯之心、慈悲之心,关注底层群众的平凡生活,关注社会的自然环境的恶化,无形之中,不但尽到了作为一个摄影人的社会责任,更体现了我们的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担当和伟大,只要用心体验社会,观察社会,同群众同甘共苦,常常可以拍摄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实现作为一个摄影人的价值。

(作者简介:李明聪,男,本科,湖南省绥宁县道路运输管理局,工程师,研究方向:摄影理论、安全理论和文艺作品)(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拍摄悲情
悲情英雄
秦氏的悲情与野心*——乾隆末年一桩离婚案中的底层妇女
论文物照片档案的管理
VR拍摄技术在纪录片中的应用
电视新闻摄像实验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案
虚拟现实电影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悲情中亦有壮怀——重读《项脊轩志》有感
陈水扁“悲情奔丧”
悲情富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