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人物形象及悲剧命运分析
2017-11-07于小川
摘要:《雷雨》是我国著名作家曹禺的首部剧作,更是他的代表作和成名作,在我国文坛是一颗闪着华彩的明珠,广受读者及文艺评论界关注。该剧作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作品中的每个人物都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相互间的关系又错综复杂,以家庭矛盾为主要线索,突出了封建家庭悲惨命运的主题。
关键词:《雷雨》 人物形象 悲剧命运
自《雷雨》发表以来,就受到了我国各界人士的推崇和喜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及文艺评论界的关注。在传统讨论中,大部分人都认为《雷雨》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同人物形象塑造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剧中的每个人物都具有非常独特的视角,形象也非常鲜明。他们都踌躇满志,都想主宰自己的命运,但其结局却恰恰相反,成为悲剧命运的牺牲品。
一、周朴园人物形象及悲剧命运分析
作为《雷雨》的主角之一,周朴园所表现的是一种复杂矛盾、善恶交织的形象。年轻的时候曾经去德国留学,接受了最为流行的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等进步思想。可是他成长于封建家庭,从小接受礼法教育。家庭生活当中,他强调要建立起一种“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高度重视对自身权威的维护。周太太繁漪却性格乖戾、尖锐、阴骘,同周朴园对家庭的要求完全相反,因此夫妻关系非常紧张。表面看来他很关心太太的身体,聘请德国医生为她看病、开药,可是从没有关心过繁漪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一味强调繁漪应给孩子们做出服从他的良好榜样。所以出现了周朴园逼迫繁漪吃药的情节。在繁漪含着愤怒的眼泪喝下那碗代表封建伦理道德枷锁的汤药后,周朴园依然认为是为了繁漪好,这个“好”字,贯穿在周朴园的所有行动当中,他视自己为道义的维护者。虽然表面上自身威严获得了维护,实际上却使妻儿共同背叛。
此外,周朴园的复杂人性也体现为他对鲁侍萍的情感态度方面。鲁侍萍为周朴园的初恋,在封建家长从等级观念立场要求他娶富家大小姐繁漪的时候,他选择服从。鲁侍萍抱着出生三天的儿子跳河自杀这一消息让他充满愧疚,而这种愧疚在不和谐的家庭生活中更是逐步加深。通过保留鲁侍萍喜欢的房间摆设及家具,追忆年轻时的感情,以此慰藉自己的内心。三十多年后,當他认出侍萍后,马上意识到其地位、名誉有可能被威胁,就换了一副冷酷无情的面孔,充分暴露了他的虚伪和自私。
最后真相大白,有的死,有的疯,有的跑,只剩他独自承担所有的悲痛。此时,他的所谓的威风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满目的凄楚。他想要建立起一个封建式模范家庭,最后却是母子私通、夫妻反目、兄弟成仇、兄妹乱伦这一悲惨结局。
二、繁漪人物形象及悲剧命运分析
繁漪接受过新式教育,也受到了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是一个具有一定新思想的旧式女性。繁漪渴望轰轰烈烈的爱情,希望自己能过上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但命运让她嫁给一个长她二十多岁她又不爱的人。二十年,她体会到的就只有周朴园的冷漠,对她无限的压制和厌恶,在精神方面受到了非常残酷的折磨,完全感受不到自由。不幸的婚姻和寂寞的生活使她变得麻木,可是潜意识里却越来越渴望爱情和性。周萍的出现,给了她获得这一切的希望,让她不再麻木。为了守住和周萍的爱情,她紧紧缠住他不放。但周萍并不是真的爱她,只是一种对父亲不满的发泄,以排解自己心中的郁结,寄托自己空虚的心灵。周萍善变、软弱、多疑的性格不能长期承受繁漪热烈的爱情。对于周萍的选择,繁漪用一种疯狂的方式进行报复,不但让自己走上了绝路,更促成其他人物的悲剧命运。
毋庸置疑,繁漪非常自私。为了获得爱情,抓住她想要的幸福,竟然爱上继子并死死抓住不放,从而令自己成为一个母亲不是母亲,情妇不是情妇的角色。繁漪的做法不但不合情,更不合理。她失去的,不光是地位及名誉,更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繁漪的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的爱,更是一种畸形的爱。为了挽留周萍,她想尽一切办法,例如威胁、挽留、乞求。为了不让周萍和四凤私奔,她竟让亲生儿子进行阻挠,还指责其不争气。最后周萍自杀,周冲也死于非命,她因绝望而发疯了。繁漪的极端压抑和极端报复,到最后忍无可忍,虽然拼命挣扎,却依然无法逃过毁灭性的悲剧命运。
三、结语
《雷雨》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人物形象非常鲜活,个性十足。他们有着自身强烈的欲望和意向,不甘于成为命运的奴隶,想要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可是不管是谁,无论善恶,都逃脱不了悲惨的结局,越是挣扎,越是绝望。这种悲剧命运充分体现了曹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自我感受。
参考文献 :
[1]王卫平.曹禺三大名剧的接受历程与当代价值 [J].文学评论 ,2005(06).
[2]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A].王兴平.曹禺研究专集:上册[C].福州:海峡文艺出版,1985:109.
[3]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1.
[4]朱栋霖,丁帆 ,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9.
[5]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180-185.
(作者简介:于小川,女,本科,长春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