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罩的研制与应用

2017-11-07唐钦妹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内瘘针头动静脉

林 玲,唐钦妹

(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福建福州 350007)

技术方法

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罩的研制与应用

林 玲,唐钦妹△

(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福建福州 350007)

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保护罩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其功能维护是血液透析成功的关键[1]。临床上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专用穿刺针,一般选择肘正中静脉或其临近静脉作为血液体外循环的回路,由于透析时间比较长,在透析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难免发生体位变化,如内瘘保护不当可致穿刺部位出现血肿、血流量不足、渗血、内瘘针头滑出血管外、疼痛等并发症[2-3]。为此,本研究研制了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罩,并已在部分患者试用,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所有入组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良好,内瘘功能良好,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内瘘自然血流量达400ml/min以上,内瘘管径>4cm,每次血透前检测APTT值超过正常值的2倍,无凝血功能障碍。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内瘘使用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n=80)

1.2 方法

1.2.1 制作方法:采用聚氯乙烯、二辛酯等材料制成一弧形板,弧形板上设置若干个透气孔;弧形板的两个侧面设置向内的凹陷,与人体手臂的弧度基本一致,以便能更好地固定。将弧形板分为长度不等的长端和短端,弧形板长端的曲线半径小于短端的曲线半径。使用时,绑带沿凹陷绑扎在患者手臂上[本装置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 2 0264167.4)]。见图1-2:

图1 动静脉内瘘保护罩构造示意图

1.2.2 使用方法: ⑴对照组:在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透析开始后,在穿刺部位下方垫一次性无菌治疗巾并用无菌治疗巾覆盖。⑵实验组: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透析开始后,在穿刺部位下方垫一次性无菌治疗巾,并使用动静脉内瘘穿刺保护罩覆盖内瘘侧肢体。根据患者内瘘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动静脉内瘘穿刺保护罩型号,65-70℃热水中放置10分钟后取出,晾至40℃左右,根据病人手臂的情况对保护罩进行塑形,成形后用尼龙粘扣将其和患者的内瘘侧肢体固定,使其能够贴合内瘘侧的肢体,又不会压迫穿刺部位。将观察窗对准内瘘穿刺处,将血路管留出合适的长度后固定在保护罩固定血管路的凹槽上,绑好尼龙搭扣,使保护罩处于合适的位置,盖上治疗巾。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出现静脉血肿、内瘘针头滑脱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静脉血肿、针头滑脱发生率分别为16.25%(13/80)、13.75%(11/8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静脉血肿和针头滑脱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是确保患者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4]。患者在透析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难免发生体位变化出现穿刺针脱出或刺破血管等现象,从而导致出血或皮下血肿等并发症,出血不但使患者损失血液,也增加了患者痛苦、治疗费用及护士的工作量,严重者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5]。因此,在血透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好内瘘、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护理人员研究的重点。临床上在进行动静脉内瘘穿刺后,现有处置是用无菌治疗巾覆盖内瘘处,极易造成穿刺针移位或静脉血肿等问题,病人的粗心也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因此急需一种保护动静脉内瘘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研制了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罩并应用于临床,结果显示使用保护罩的实验组患者静脉血肿和针头滑脱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本研究研制的动静脉内瘘保护罩确实能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研制的动静脉内瘘保护罩对原有技术问题进行了改进,存在以下优点:⑴安全性:在血透过程中内瘘保护罩能有效保护内瘘,且观察窗的设计利于观察内瘘的使用情况,因此可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本研究中的保护罩可水洗、消毒液擦拭或浸泡,有利于控制感染。⑵便捷性:本研究中的保护罩由高分子(ABS、PVC、PE)塑料板、尼龙粘扣等材料制成,塑料板在65-70℃水温下可软化,40℃时仍可随意塑形,在常温下可达到快速、稳定地定形,因此可根据病人手臂大小调节保护罩的形状、定形至合适尺寸,从而能很好地贴合病人内瘘附近的肢体,达到最好的固定效果。⑶舒适性:保护罩透气性好、硬度适中、材质轻盈,成品的总重量约为200g,病人使用时感觉舒适。

综上所述,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本研究中的动静脉内瘘保护罩可有效保护动静脉内瘘、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患者的就医舒适度,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1]杨振华,吴霞.远红外线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1):41-43.

[2]高菊林,于学文,韦巧宁.品管圈在降低动静脉内瘘穿刺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国血液净化,2015,14(3):189-191.

[3]马志芳,吴明歌,张嵘之,等.多功能内瘘固定架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血液净化,2012,11(12):692-694.

[4]张丽萍,付阿丹,朱江,等.内瘘保暖固定板在动静脉内瘘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31):2367-2369.

[5]朱海英.保护罩与巾钳联合应用对动静脉内瘘保护作用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3,(24):12.

R473.5

A

1004-6879(2017)06-0504-02

2017-04-07)

猜你喜欢

内瘘针头动静脉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