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集体备课促进杂技专业教学的思考
——以北京市杂技学校为例

2017-11-07李姣姣北京市杂技学校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

杂技与魔术 2017年5期
关键词:杂技教研集体

◎ 文︱李姣姣【北京市杂技学校(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

◎ 图︱作者提供

对集体备课促进杂技专业教学的思考
——以北京市杂技学校为例

◎ 文︱李姣姣【北京市杂技学校(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

◎ 图︱作者提供

随着北京市杂技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业务素质、价值取向等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形势的变化,杂技艺术教育教学更是需要向前飞速发展。我校课程改革发展中的“校本教研”是学校常态性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校杂技专业集体备课模式是“校本教研”中的一个重要特色,主要以研究杂技课程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注重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反思与提升,专业教师相互合作开展教学,共同研究课程实际问题,不仅使课堂变成学生成长平台,也使教师不断成长和提高。

杂技艺术专业性极强,为了改变自主备课中教师过分追求个人见解和某些知识、能力被忽略的情形,学校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团队协作的优势。我校杂技专业教师集体备课模式是指各项目教师组成团队,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设计出既凸显杂技艺术特色,又达到资源共享的“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样本。集体备课模式目的是在杂技专业教师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的自身潜在能力与教师间合作互补的优势,促使杂技课堂教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鉴于此,集体备课模式在北京市杂技学校杂技与魔术表演专业的“校本教研”中倍受青睐并已成为专业教研活动中的重要项目和闪亮之处。

我校杂技专业集体备课模式是在自主备课的基础上,与相关联的其他教学内容的教师一同对一个教学内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集体探讨、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修正个案,教后反思、不断改进,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的一种“校本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模式应是每位教师在自主备课的基础上,再和与自己学科相关联的学科教师沟通、讨论,共同研究,最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而进行调整修改课堂设计与教学的过程。

北京市杂技学校杂技与魔术表演专业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局限于教授自己学科中的知识,仿若“闭门造车”,而杂技艺术在很多项目中的知识与能力都是可相通、可互补的。首先,顶功(含腿功)(以下称顶功)和跟头(含腰功)(以下称跟头)在训练中,有大量的知识与能力要求都是相同的也是能够相通的。比如顶功中臂部、腰部力量训练的知识与能力就可以用在跟头的训练中,顶功要求臂部和腰部肌肉力量要能够支撑整个人体,倒立(顶)才能成立,而跟头中也是需要臂部和腰部的肌肉能力来支撑自身,并且能够有多余的力量进行爆发式的发力,所以两种训练的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是可以相通的,如果互补就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训练效率了。与此同理,在基本功中还有很多知识与能力的要求都是可以相通和互补的,如:顶功中腿部韧带、肩部韧带的拉伸与跟头中腰部柔韧性的训练;顶功中蹦顶的训练与跟头中助跑插手起腿训练;顶功中吊顶的腰部力量训练与跟头翻腾起后腰部力量的发力等等,都有相同之处,可互补。

另外,杂技基本功顶功和跟头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延续到各个节目项目中,并且在节目技巧向高难度发展时,一些基础的基本功知识和能力被放大性应用。如果节目教师能够在学生基本功学习训练时就参与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那么在学生进入到节目学习时就能够快速适应与领悟知识点,完成技巧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高。例如:《钻圈》节目中需要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的跟头技巧在各种高度的圆形道具中穿梭。如果跟头教师是以个体备课的形式备课与授课,不与教《钻圈》的教师沟通与研究,学生只学会了跟头基本功中有限的知识与能力,仅仅具备身体素质和空中概念,面对器械或道具时还需要重新适应,就会延长该节目的训练周期,降低学习效率。如果采取集体备课模式,《钻圈》节目的教师能够先期把节目中对技巧选择的要求、技巧要领的要求、技巧能力的要求、与道具或器械结合时的空中概念的要求等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与跟头教师沟通并研究,从跟头基础教学开始就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分析预筛选,先选出符合《钻圈》节目表演特点的学生参与培养,逐步植入整合后的《钻圈》节目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实践,《钻圈》节目的学习训练速度将加快。同理,跟头教师也可参与《钻圈》节目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从对学生基础的了解出发,指导学生动作技巧发展路线,第一能够减少受伤几率,第二能够创新技巧动作。《空竹》《绳技》《水流星》《集体蹬人》《大跳板》等翻腾类节目都可效仿。跟头基本功中的腰功训练也可以和《柔术》《滚杯》《蹬技》《手技》等节目的腰部柔韧度训练进行知识与能力要求的整合。而顶功的知识与能力在节目课程中的应用就更加广泛了,例如《男女对手顶》《十三人顶碗》《集体技巧》《高拐》《软钢丝》《转碟》等节目,其技巧动作训练都可与顶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整合。

杂技艺术自古就有“口传心授”的教学特点,经过历代杂技人的努力与探索,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业界认可的教学规范。北京市杂技学校在此基础上结合科学的训练手段和理念编撰了《杂技教程》,杂技教学随着时代的步伐正在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杂技作为国内外观众最喜爱的表演形式,随着观众审美与演出市场的变化,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传统才是创新之本”,“先继承而后发展”一直是杂技艺术创新的路线。所以杂技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是最为宝贵的财产。然而单个人的经验毕竟有限,知识和能力只局限于某一方面,思考问题的宽度、广度不够。而我校集体备课模式这一教研活动可以弥补个人备课的不足,可以更为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灵活多变地破解难点,从而使杂技专业课的教案实用便捷、富于操作,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教学效率,也创造了一个让年轻教师向老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经验的平台,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使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模式还可以使教师更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使教学富有针对性,使大家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得到交流,有利于教师共同进步。另外大多数年轻教师都是从一线演员转岗而来,对于行业最新的动态非常了解,老教师在与年轻教师的沟通中也能够及时掌握行业最新动向,进而对学生的教学进行更好地把控。

集体备课模式这项教研活动能够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加强教师合作探究,做到知识共享,形成“自主、合作、优质、高效”的研讨氛围;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使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得到提高;能够省时、省力,促使专业教研活动走向高效;能够资料共享,能够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能够形成良好的教风,促进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探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够推广老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能够激发教师科研激情,使杂技教育教学走上科学化的道路。

在集体备课模式实施过程中,任何一个参与者都必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形成新的理论,总结新的经验,运用新的成果,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不断吸取新的知识、产生新的思想,从而有效地弥补自主备课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由此可见,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杂技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促进发展的作用,应该长期坚持。当然对于如何运用集体备课提升杂技教师的专业水准问题,还需要继续探索与实践,继续改进和完善。■

猜你喜欢

杂技教研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警犬集体过生日
老鼠演杂技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