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郎山下,背夫寂寂茶马道

2017-11-07白英

中国西部 2017年10期
关键词:拐子茶马古道

文·图 白英

二郎山下,背夫寂寂茶马道

文·图 白英

古道背夫铭 石碑

越阡陌,跨雪山,

攀危岩,涉寒江。

千年之中,几多背夫接力于途?百代之下,如许行者魂断异乡?

——聂作平 《古道背夫铭》

“蜀茶总入诸蕃市,胡马常从万里来。”千年茶马古道,这条绵延千里的贸易商路,以其路途充满惊险与艰难而蒙上了神秘色彩。四川的茶马古道由于上世纪50年代初川藏公路的修建而废弃,如今已是旧迹难寻。幸运的是,在天全县的甘溪坡,发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遗址,这条在二郎山峰岭间斗折蛇行,在天全河崖岸边临渊攀缘的险峻山道,就是在历史隧洞中遁迹了半个多世纪的茶马古道的一段真实遗存。

①天全禁门关

②二郎山茶马古道

禁门关 探寻茶马古道的无字石碑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二郎山赫赫有名,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修筑川藏线时唱歌唱出名的。天全就是二郎山中的一个小县城,驾车沿318国道川藏线驶入天全县境内,一路风光壮美,山峦郁郁葱葱,河水澎湃轰鸣,令人心情愉快。穿过天全县城沿着318国道伴着天全河西行,一路上河水跌宕欢唱,山峦奇峰错列,美不胜收。行约两公里,山谷骤然收窄,两面陡直的绝壁挡在天全河两岸,像两位英武的战士守护着龙尾峡两岸——这就是被称为禁门天堑的禁门关。

禁门关现在的遗址上,有一座小巧的关亭,关亭对面横跨河上的是禁门关大桥,现在看来,就是一座普通的建筑,而在历史上它的意义却非同一般,茶马古道在天全县境内全长约108公里,主要在二郎山系的崇山峻岭与深谷绝壑中穿行,其中的艰难险阻,远非当代人所能想象。这条翻越二郎山的古道,山恶水险,崎岖险峻,骡马也无用武之地,只有人双脚并用,方能攀援通过,于是造就了所有茶马古道中唯一的奇观——从天全禁门关至康巴路段的人力背茶!

停车驻足桥边,听乡民说,桥边竹林之中隐没着一段茶马古道。我们顺着弯弯曲曲的小路而上,浓荫匝地,青苔斑斑,丝丝淡幽的竹香浸入鼻孔,也冲淡了连绵起伏的蝉噪嘶鸣。我注意到在青苔覆盖的石阶上,有很多星星点点的石坑,有的清晰可见,有的被泥巴淹没,不仔细观察几乎看不出原来的样子。我伏下身去,轻轻地把小石坑上的浮土和树叶拂去,石板上的小坑大小均匀,深浅不一,一路散布,又绝非石头天然所成,仿佛有人为这条路专门制作的标记。一位过路的老乡告诉我:“这是拐子窝。”原来,背茶人背负百多斤重的茶包,途中歇息只能用丁拐柱撑在茶包背架之下,让拐子的末端杵于石上。在一代又一代背夫一次又一次偶然的重复之中,拐子与石头厮磨而留下了永恒烙印!不是成千上万次的反复,哪有石头能被戳出坑来?不是成千上万人走这条路,哪能几步就见石板上的小坑?不是真正看到一块石板上就有七八个小坑,再好的想象力也不足以估计背茶人的艰辛……再仔细端详这石板上清晰可见的“拐子窝”,心中别有一番滋味,这些茶马古道特有的标记,仿佛一阙无字石碑,是世代背夫饱蘸血汗,以铁杵作笔,石径为纸,在古道上完成的宏伟杰作,向后人展示着历史的风雨年轮。这并不是一段普通的路,它在时间上连接千年,空间上牵延万里,承载着丰厚的文化信息,引人探究与追思。

③茶马古道上的拐子窝

甘溪坡 见证茶马古道的背夫工具

过了禁门关,行不多远,眼前出现一处风貌原始的袖珍古村,路上的指示牌显示这里是青龙乡红星村。一块标有“甘溪坡茶马古道遗址”的石碑矗立于村子东首,村子僻静而古老,村中精致的传统民居、曲折的石板街巷、古老的石质器具、蜿蜒的沧桑古道,以及淳朴的民风民情让人叹为观止。

听说我们来寻访古道,一位老伯热情地喊来了村里保护茶马古道的李忠荣。人如其名,李大哥忠义厚道。他还是一位古道背夫的后代,他的父亲李攀林生于1921年,当年就当过背夫,不幸于2007年离世,其生前就经常回忆背夫的生活。所以,李大哥对祖先留下来的文化,感情更深厚。

甘溪坡曾经是当年背夫歇息之地,村头有一间新建的茶马古道陈列馆,展示着古道遗留的铁血见证——甘溪坡的老背夫当年使用过的背茶工具。“背好茶包子,手上拄拐子。勒的汗衫子,包的青帕子。拴的半肚子,穿的偏耳子。还有汗刮子,别根烟杆子。爬坡上坎靠拐子,背起背子像驼子,打起拐子像汉子……”李大哥唱起了从父亲那里听来的背夫歌谣。背着沉重的茶包,还要翻山越岭可不容易,背夫们必须要借助工具。李大哥一一拿起工具,给我们讲解当时背夫们的基本配置,有背夹子、丁丁拐、汗剐子、麻窝子、脚麻子、溜壳子等,一件件物件虽已破旧不堪,却是那样的有质感,无言地述说着尘封已久的艰辛故事。

每件工具起什么作用?李大哥边讲解边演示,我终于知道了这些工具在背茶路上的用途。背夹子是用木条做成的架子,下方有两点支撑,上面可放茶包等物件,用绳子收紧以后,东西不会轻易掉落。拐子,用硬的杂木做成,一般呈丁字形状,因为装物资的背夹子穿脱不便,背夫们沿途不会轻易脱下,需要休息时,就用拐子顶住背夹子底部,承受起所背物资的重量,双腿微岔呈三点站立。脚码子,铁打的防滑工具,一般绑在草鞋的底部,在冰雪路面上行走时,凸出的铁钉有防滑作用。除了这三种主要工具外,汗刮子、扇单、管签等也很常用。汗刮子,用竹片或篾片做成,在行进过程中用来刮额头上的汗。扇单,用棕叶缝制而成的扇形工具,雨雪天气时用来盖住背的物资,不背东西时用来包拐子、脚码子和其他东西。管签,通常是1米多长的硬竹片,插在背夹子和背的物资之间,通过增加高度来增加背夹子的容量,放一些食物、草鞋等需要经常取用之物。

“晚上住店子,吃的火烧子,外加豆菜子,垫的烂席子,盖的草帘子,睡倒逮虱子。”背夫们不仅背着沉重的茶包艰难前行,一路上的生活也很艰苦,甘溪坡过去就有专供背茶人歇息的旅店,被称为茶店子,条件十分简陋。尽管如此,这已经是背夫们最向往的地方,因为终于可以吃上一顿热饭。“火烧子”是烤在火盆内侧的玉米馍馍,“豆菜子”是以四季豆米为主的素菜。说是住店,其实只不过是一个聊避风雨的栖身之所。劳累一天后,背夫们躺在满是臭虫跳蚤的草垫上,检查彼此的伤痕:谁的肩背红肿了,就烧烫拐子的金属杵尖压在红肿处;肩背磨烂的,敷上盐巴以痛疗痛。他们十分清楚,明天面对的又将是一段艰难的路程。

①背夫后代讲述历史

②背夫工

③甘溪坡茶马古道博物馆

紫石关 遥思茶马古道的背夫人生

离了甘溪坡,不一会来到了紫石关,关城城墙遗址还在,城墙一直延伸到青衣江边。站立于紫石关城楼上,往天全方向眺望,左边是崇山峻岭,涛涛青衣江水汹涌而去,右边的山脉绵延不绝。紫石关是到二郎山的必经之地,以险峻著称。以前,背夫们沿着茶马古道到紫石关,要经过一座叫仙人桥的铁索桥,现在铁索桥已经被公路桥取代。而当年,背夫们则需负重走过铁索桥,其艰难可想而知。紫石关前,有一组背夫雕像,几个背夫的造型形态各异,有背着如小山般茶包的壮年男人,还有抱着吃奶孩子的背妇。历史上,天全当地从事背夫职业的,大有人在。

在背夫广场,背夫后代给我们讲起了背夫的苦难生活。他们的父辈一般是从17岁就开始背茶,每当春耕秋收之后,地里的活忙完了,村里的男女劳力便结伴前往茶行受雇背茶包,到茶店里去先拿部分路费钱,交了茶包回来一起清余下的。一趟来回一个月,背两趟回来收庄稼。茶包分十四斤、十六斤、十八斤三个标准,一个背夫背上的茶包,少则百余斤,多则两三百斤,等于两头骡马的负重量。若背一百多斤,一趟可以买六十斤米,也就是早先的两三斗米。背茶固然艰辛,常有人不幸因病因灾死于途中一去不返,但挣来的毕竟是现钱。对于耕种薄地一年也打不出几颗粮食的山区农民,这比什么都实在。

和男人们一起背茶的还有一些生活极为艰苦的妇女和儿童,甚至还有带着哺乳期孩子背茶的妇女,她们为了求生被迫参与其中,因为力气小背得少,报酬也相对更少。据说最小的“背童”年仅10岁,可背30多斤两条茶。最艰难的还是茶路上的“背妇”们,她们除了跟男人一样的出苦力,还要克服更多生活上的不便,路上想小解的时候,得慢慢脱离队伍,走在最后,取下随身带的笋壳,把背夹子拄在拐子上,站立着小便并用笋壳接尿导出。用过的笋壳还不能丢,挂在背夹子上风干后下次再用。

背夫对于当今的人们已是一个日渐远去的背影,但历史会记住他们。世世代代的背夫用血肉之躯筑就了辉煌的千年古道,古道的一石一土也记下了他们的每一寸足迹。背夫之于茶马文化的促进,之于古道交通的开拓,正像《古道背夫铭》所述:“茶马千秋,古道苍茫。先人之风,山高水长!”(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豆)

TIPS

交通:

甘溪坡茶马古道遗址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青石乡红星村,此处紧临318国道,自驾从天全县城出发四公里可到,自由行可在天全县城搭乡村公交车到达,非常方便。

住宿:

甘溪坡目前没有住宿设施,可在天全县城住宿。

特产:

天全香谷米、二郎山山药、笋干、银耳等。

④天全紫石关背夫广场

题目:阿里!阿里!

相机型号:PENTAX K-5

光圈:F8

曝光:1/80

ISO:100

作者姓名:王艺达

题目:远方

相机型号:PENTAX K-5

光圈:F9

曝光:1/640

ISO:400

作者姓名:王艺达

作者简介:摄影爱好者,涉猎风景,人文,红外……2017全球华人新春摄影大赛入围奖,磨坊发现杭州摄影一等奖,满艺网2015金秋摄影优秀奖。

摄影爱好者,涉猎风景,人文,红外……2017全球华人新春摄影大赛入围奖,磨坊发现杭州摄影一等奖,满艺网2015金秋摄影优秀奖。

猜你喜欢

拐子茶马古道
走古道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拐子湖凹陷中生代构造样式特征
茶马古道
镜像
穿越秘境而来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
访茶马古道
拐子诊所
古道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