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于切口感染的防控效果分析

2017-11-07葛东方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7期
关键词:手术室住院切口

葛东方

吉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吉林长春 130021

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于切口感染的防控效果分析

葛东方

吉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吉林长春 130021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于切口感染的防控效果,以减少患者临床感染率。方法 抽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行手术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成两组,随机取其中40例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为对照组,其余40例患者给予手术室优化护理管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与对照组对比分别为2.5%与15.0%,其中观察组感染率明显更少,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为(3.11±1.19)h与(8.22±3.96)d,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为(4.62±2.10)h与(16.15±5.38)d,对比两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分别为95.0%与75.0%,其中观察组护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优质管理可以明显加强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控效果,而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手术室;护理管理;切口感染;防控效果

手术治疗是临床常见治疗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各科室治疗疾病,由于手术治疗具有极佳针对性,所有治疗效果十分明显[1],可是,手术治疗后也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会影响切口顺利愈合,甚至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痛苦和住院时间,从而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2]。手术室是重要医疗场所,手术成功与临床医师操作水平相关,与手术室护理管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手术切口护理管理是手术室护理干预重要护理内容,避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受到影响[3]。为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对切口感染的影响,该次研究中,抽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行手术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研究,其中实施手术室优化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切口感染发生,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行手术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9~70岁,平均(49.2±5.1)岁;科室分类:13例为骨科,10例为妇产科,12例为普外科,5例为泌尿外科;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0~70岁,平均(48.5±5.4)岁;科室分类:11例为骨科,11例为妇产科,13例为普外科,5例为泌尿外科;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照研究。

1.2 诊断与排除方法

所选80例研究对象均确诊需要实施手术治疗,对于本次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了合并严重肝肾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分组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在手术室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护理人员调节手术室温度和湿度,调节灯光,准备好手术器械与物品,指导患者摆放手术体位后配合手术医师完成各项手术工作。术后清点器械和物品,与病房责任护士完成各项交接。观察组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如:①完善手术室制度。建立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分析手术室管理资料后,根据患者手术情况进行小组讨论,对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划分区域管理,对传染病类患者要加强管理干预。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无菌操作意识,确保手术每项操作都坚持无菌操作流程,根据手术室标准穿戴衣物,控制手术室内外的不必要行走。加强手术室内的环境管理,术前对手术室空气进行自净管理,控制温湿度在20℃和45%。手术室内所有物品要有序摆放,清除与手术无关杂物。若有连台手术时,要及时更换手术物品。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定期培训和考核,对护理人员操作技能,与手术医师配合度等进行考核,可以使手术时间缩短,从而减少手术部位暴露时间。加强手术器械的专人管理,对无菌用品有效期要及时检查,确保器械安全使用,提前做好高温、消毒和灭菌等处理。②手术室护理管理小组要定期开会,以鱼骨图原因分析法进行切口感染因素的讨论,分析发生切口感染主要因素是护理人员缺乏对术后感染知识的了解,缺乏感染预防标准流程,缺乏术后感染培训方案及缺少质量监督机制及医护沟通缺乏导致责任不清。针对这些问题,手术室护理管理小组要在每日晨会和小组会上加强手术后感染预防作用的宣讲。小组会议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预防切口感染护理管理方案,共同查漏补缺和提醒,对存在问题经过讨论不断改进。对考核不合格护理人员经再次培训合岗后方可上岗。根据文献资料制定宣传教育手册,咨询感染科专家,了解患者对感染知识需求,制定手册,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使患者了解术后护理措施。医护间要加强合作配合,做好查房和交接班工作,评估患者病情,建立电子病历,指导护理人员准确用药。每周通过小组会议,持续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4]。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n(%)]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x±s)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

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与对照组对比分别为2.5%与15.0%,其中观察组感染率明显更少,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

2.2 对照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为(3.11±1.19)h与(8.22±3.96)d,对照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为(4.62±2.10)h与(16.15±5.38)d,对比两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x±s)

2.3 对照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对比,分别为95%与75.0%,其中观察组护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照两组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切口感染为术后常见并发症,当发生切口感染时还会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延长住院时间[5]。从感染发病原因与病理两方面分析发现,切口感染和患者体质、病变性质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腹部切口感染的病菌多有内源性和混合性的特点,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等,多发生于术后1周,有少数患者切口感染发生于术后3周。患者临床会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切口有明电灯泡胀痛和发红、脓性分泌物等症状,确定为切口感染后,要及时实施物理治疗,使炎症可以顺利吸收。对切口化脓患者要立即将缝合线拆除后引流。切口感染与手术每个环节都存在相关性,所以,手术室医护人员要实施优化护理管理,规范手术室各项管理制度,手术室环境安全性得到保证,才能真正防控手术切口感染发生[6]。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优质管理可以明显加强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控效果,而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1]朱晓红.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4):225-226.

[2]施康康.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3):328-330.

[3]王静.戴明环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初探[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6):824-826.

[4]沈黎黎.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85-87.

[5]胡春燕.手术室预防腹部手术感染的护理措施[J].全科护理,2012,10(31):2951-2952.

[6]刘丹梅.手术室护理管理对切口感染的防控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8):166-167.

R47

A

1672-5654(2017)09(c)-0122-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7.122

葛东方(1965-),女,吉林长春人,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

2017-06-21)

猜你喜欢

手术室住院切口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