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畲族服饰中人物图案的形式特征

2017-11-07李方园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消费导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八仙畲族服饰

李方园 浙江理工大学 服装学院

畲族服饰中人物图案的形式特征

李方园 浙江理工大学 服装学院

人物图案是畲族服饰图案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题材。通过田野调查收集畲族服饰中的人物图案资料,着重探讨其特征、审美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特点,认为祖先崇拜、文化交融、宗教信仰是其审美文化内涵,多元组合、宗教符号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特点,旨在进一步充实畲族图案研究,保护传统服饰图案的精髓,且为设计提供元素。

畲族服饰 人物图案 审美文化内涵 表现特征

畲族是生活在我国南方山区的游耕民族,历史悠久。畲族在历史上经过多次迁徙,从民族发祥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现有人口70.8万(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境内山峦起伏,丘陵密布。畲族人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独有的服饰图案,服饰图案的题材繁多,主要有植物图案、动物图案、人物图案、几何图案和字符图案。人物图案是畲族服饰图案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题材。

一、 畲族服饰中人物图案的特征

畲族服饰图案中,植物、动物、几何成为最广泛的服饰装饰图案题材,它们表现的相对主题性弱,易与空间协调等特点,更适合服饰图案的一般装饰。而人物图案具有形与意双重属性,是能够传达情感上共鸣的视觉语言形式,更能体现个性化特征它有着几何、植物、动物图案所无法取代的特殊魅力。

与其他少数民族不同,畲族服饰上喜用人物形象,人物图案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文化内涵也极其少见,是畲族服饰图案中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题材。人物图案可分为三类:成对男女、八仙和寿星、人物骑龙驾凤。

二、畲族服饰中人物图案的审美文化内涵

1.祖先崇拜。畲族以盘瓠为先祖,相传盘瓠为高辛帝消除了外患功不可没,高辛帝就把三女儿嫁给了他。在盘瓠和三公主结婚当天,帝后娘娘给三公主拿来了美丽的凤冠和嫁衣,用来祝福她的生活像凤凰一样祥和富贵,婚后三公主生下三男一女,此后畲族凡生下女儿都以此凤凰装为嫁衣,代代相传,始成民俗,对龙凤的崇拜也由此而来。畲族服饰中有一类是骑着龙凤、麒麟等瑞兽的人物,将人物形象和龙凤放在同等的地位进行组合,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和为盘瓠后代强烈自豪感的质朴民族情感。

2.文化交融。长期以来畲族和汉族人民杂居在一起,畲族文化必然会被汉族同化,汉文化中的一些民间传说、戏剧形式常常出现在服饰中,比如刺绣出现的白蛇传等戏文场景和身着戏服起舞的人物,寓情于景,这些都是畲汉文化交融的产物,同时也展示了畲族艺人开放性的一面。

3.宗教信仰。八仙属于道教人物,八仙传说故事具有道教文化色彩。在拦腰、儿童帽、云肩甚至枕套上都可以看到八仙形象和暗八仙的图像,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效果(图2)。八仙和寿星成为畲族人民祈福避灾的一种精神寄托,常用于童帽。

图1 畲族服饰图案中人物与龙凤组合图(资料来源于陈敬玉《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图2 童帽上的八仙形象(笔者2017拍摄于晓琴民俗博物馆)

三、畲族服饰中人物图案的表现形式特征

1.多元组合。畲族服饰中人物图案很少单独使用,多以组合形式出现。如人物与人物的组合、人物与动物的组合、人物与植物的组合、人物与场景的组合。人物与人物的组合形式常见的就是在女子服饰胸襟处的绣花装饰和头饰银器上的錾刻成对男女图案,通常为抽象图案。八仙形象和寿星组合图案,以刺绣和银器錾刻工艺在童帽上频繁使用,刺绣图案分为具象和抽象两种形态。錾刻图案通常以具象形态出现,人物的形态、动态刻画生动形象。人物与动物的组合表现在畲族服饰中有一类人物形象与龙凤图案组合在一起,是其他民族图案中较少见的,是其他民族图案中较少见的,将道士、天官等人物形象和崇拜的龙凤放置在一起,图案表现形式上形态方面凸显简练原始稚朴粗犷,加入了抽象、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和为盘瓠后代强烈自豪感的质朴民族情感(图1)。人物与植物的组合,常以刺绣的形式出现在云肩上,图案构图自由灵活,多为抽象图案,形象概括传神。人物多伴随一定的场景,结合器物、风景、动物等表现题材一起出现,形成一种故事性的场景再现。

2.宗教符号。畲族服饰上宗教符号的体现以道教的八仙形象和寿星形象为主,常在童帽、云肩上通过彩绣和银器錾刻的形式表现,童帽帽檐中间为寿星,左右各四个八仙形象,每个人物均有坐骑,足踏七彩祥云,人物图案形象生动,细节雕刻精细。在云肩上会出现暗八仙图案彩色刺绣,只采用八仙所持的八件法器,不直接出现仙人。

四、结语

畲族服饰中对人物图案的运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审美文化、表现特征上都具有较明显的民族个性,是畲族人民在千年的民族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对畲族服饰中人物图案的剖析,进一步充实畲族图案研究,保护传统服饰图案的精髓,并将其运用于现代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

[1]陈敬玉.浙闽地区畲族服饰比较研究[M].杭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23-149

[2]王独伊.解读人物图案在纺织品设计中的文化内涵与流行成因.大众文艺.

[3]张洁.浙西南畲族传统帽饰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1.

[4]梁惠娥,杨 韧,谭莹,付少海.传统工笔画在中老年服装中的应用研究[J].丝绸,2016.8.

[5]邱浒.黔东南苗族银饰纹样中的人物纹和动物纹[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5.9.

[6]李思洁.畲族服饰图案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5.

[7]张洁.畲族“石莲花”纹装饰特征研究[J].民族论坛,2014(3):91

李方园(1990.12-),女,山东泰安人,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设计。

猜你喜欢

八仙畲族服饰
“八仙戏”延续模式的选择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畲族三月三
畲族民歌
醉酒八仙2
醉酒八仙
八仙欢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