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万枚汉币见证古苍梧历史

2017-11-07朱裕先

西江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南越国铜钱钱币

朱裕先

三万枚汉币见证古苍梧历史

朱裕先

在沙头镇出土的汉币

2004年夏天,在苍梧县沙头镇新建村埠头组的东安江岸边,发现约3万枚汉币。

那是一个傍晚,埠头组学生倪泉海和七八个伙伴一起到河里游泳,在距离河岸数十米的地方发现一个像老鼠洞大小的洞口,阳光照进去有反光射出来。小倪伸手进去掏,感觉里面有很多片状的东西,抓出来一看,是很多被锈蚀的圆片,洗净后发现竟是铜钱。于是,他们发动村里的大人一起来挖掘,只见里面是用几个瓦缸装着的一大批铜钱,还用绳子串着,但绳子都朽了。

铜钱挖完之后,大家各分一些带回家,因为小倪是最早发现者,分得约80斤铜钱,其他人各分得10多斤。他们曾用家庭小秤测过铜钱的重量,20个为一两,即每个2.5克。消息传出去后不久,就有外地人来收购,各家以每斤20元不等的价格把大部分铜钱都卖掉了。

苍梧县文物管理所知道此事后,曾专程到实地进行调查,并对存留的小部分铜钱进行鉴定。他们认为,这批货币基本涵盖了两汉时期我国发行的货币种类,有汉半两、大泉五十、货泉,但绝大部分都是两汉的五铢钱,没有发现两汉以外时期的货币,因此,这批钱币应该是在东汉末年(公元200年左右)埋藏下去的。

从铸造技术来看,这批钱币形制、规划统一,不像私自铸造的,应该是由中原输入的。按照东汉末年的物价来计算,这批3万多枚的铜钱,在中原可以买到2万至3万斤谷子。在当时的苍梧郡,这些铜钱比在中原的价值还要高,五铢钱在西汉中期汉武帝收复南越国时开始进入岭南,当时在苍梧郡4枚五铢钱就能买一担谷子。因为当时的中原正处于动荡时期,物价飞涨。而岭南地区,在苍梧郡太守士燮的治理下,没有战争,百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可见埋藏钱币的这户人家当时相当富有。这批汉代钱币的发现,在广西是创纪录的,到目前为止,广西没有其他地方一次性发现过如此巨量的汉币。

据梧州市古钱币研究者余天佑先生介绍,岭南地区有货币流通和使用,始于汉武帝平定南越国之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之前,岭南的物品交换处于以物易物状态。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把岭南划入了中原版图,当时秦始皇对岭南的统治只是屯兵镇压,以防止南蛮少数民族造反,并没有对岭南颁布过发展生产的政策,更没有输入货币。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4年,赵佗成立了南越国,独立割据岭南达93年。汉高帝驾崩之后,吕后专权公开歧视岭南,赵佗于公元前183年自立为南越武帝,与中原断绝关系,并派其族弟赵光任苍梧王,建苍梧王城。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刘恒继位,再次派陆贾为说客劝说赵佗归顺中原,赵佗也只是口头应付。所以,南越国基本是独立的,也没有发行过钱币。汉元鼎五年,由于南越国丞相吕嘉作乱,汉武帝刘彻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派出50万大军,一举平定并收复了岭南,并把岭南分为苍梧、南海等九个郡,又于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把监察岭南九郡的交趾刺史部设在苍梧郡广信县(现在的梧州市河东区域)。从公元前106年到公元264年,广信县(现梧州)实际上有370年作为岭南的政治文化中心。

汉武帝统一岭南后,出台了许多鼓励发展生产的措施,并向岭南输入了货币,从此,岭南的货物交易逐步告别了以物易物状态,生产发展和商品经济活动逐步兴旺起来。西汉中后期至整个东汉时期,苍梧郡的政治经济文化稳定发展,也是特别富庶的一个地区。从广信县辖下的沙头距离县城80公里的地方,有这么一个拥有如此大量钱币的财主,也可证明上述推断。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南越国铜钱钱币
南越国出土漆器初探
铜钱草
成败之转,譬若纠墨
组合钱币
吃货改变历史
骆越国与南越国关系探析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
扬州一座明代平民墓出土的铜钱释义
库车县出土唐代窖藏钱币
金朝铜钱货币流通贮藏形态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