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限元法在连续梁落架方案可行性模拟中的应用

2017-11-07尹忠文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7年9期
关键词:全桥梁桥挠度

尹忠文,杨 军

(1.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2.江苏东交工程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有限元法在连续梁落架方案可行性模拟中的应用

尹忠文1,杨 军2

(1.云南云岭高速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2.江苏东交工程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

以某铁路客运专线上的一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连续梁桥模型,通过改变边界条件的方法来模拟各种工况,得出不同工况下梁体的应力、变形和支座处支座反力。结果表明:土模边跨横向的不均匀落架会造成跨中区出现较大拉应力,应横向对称拆除;不移除土模时,拆除右边跨和中跨比仅拆除中跨产生的压应力要小;在拆架前对梁体进行临时堆载,降低未落架梁跨的上挠。

桥梁工程;有限元法;满堂支架法;落架方案

1 工程概况

某铁路客运专线上的一联3 m×32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位于某县火车站附近,为跨越道路、农田、水渠而设。在进行满堂支架施工之前,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沿桥方向的地势一边高、一边低,地势高的那一段在其中的一个边跨里程上,主桥纵断面见图1,1/2主梁纵断面见图2,主梁1-1横断面见图3。为方便描述,将图1中地势较高的边跨称为左边跨,右边两跨分别称为中跨和右边跨。

2 连续梁桥的落架方案

2.1 落架方案

图1 主桥纵断面

图2 1/2主梁纵断面

图3 主梁1-1横断面

施工方案中左边跨是土模,中跨和右边跨是满堂支架,土模采用挖掘机挖除,支架拆除则选用专业拆除队伍。整个施工过程中,连续梁下方都有模板、土模或支架支撑,梁体自重通过下部的支撑体系传到了地面,梁体中不会出现过大的拉应力,结构不会出现裂缝或破坏。但是,在拆除梁体下部的支撑体系时,由于土模的拆除速度和支架的拆除速度相差很大,拆架过程中连续梁结构会发生体系转换[6-9]。施工单位并没有对此给出具体的检算资料,为保证该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有必要进行模型模拟,对可能出现的几种极端情况的应力和变形进行分析。

2.2 落架方案的几种极端工况

本文拟分4种工况来检验拆架方案的安全性,分别如下。

(1)工况1:左边跨土模不拆除,中跨支架全部拆除,右边跨支架不拆除。

(2)工况2:左边跨土模不拆除,另外两跨将支架全部拆除。

(3)工况3:中跨和右边跨支架已全部拆除;左边跨用挖掘机沿桥横向从一边往另一边挖,一边的翼缘板和边腹板下的土模已全部挖除。

(4)工况4:中跨和右边跨支架已全部拆除;左边跨使用2组挖掘机从桥横向两边同时向中间挖,两边的翼缘板和边腹板下的土模已全部挖除。

3 建立连续梁模型

3.1 建模过程

切换到截面选项,基于腹板将箱梁截面分为3个截面(2个边腹板截面,1个工字形截面),以Z轴为参考,2条分割线分别在-1.15 m 和1.15 m 处,这样截面横向就分割完毕,分割后的截面如图4所示。输入完布置、跨度、截面选项后,就生成了梁格法建立的主梁模型,模型共计280个节点,463个梁单元[10-11],如图 5 所示。

图4 分割后的截面

图5 梁格法建立的全桥模型

本连续梁桥落架之前因受到支座的约束和土模、支架的支承作用(对应于MIDAS/Civil中的9个边界组均激活的情况),对于不同的工况,相应的边界条件是变化的[12-14]。工况1的边界条件为:左边跨土模不拆除,中跨支架全部拆除,右边跨支架不拆除(图6)。工况2的边界条件为:左边跨土模不拆除,另外两跨将支架全部拆除(图7)。工况3的边界条件为:中跨和右边跨支架已全部拆除,左边跨用挖掘机沿桥横向从一边往另一边挖(Y轴正向),一边的翼缘板和边腹板下的土模已全部挖除(图8)。工况4的边界条件为:中跨和右边跨支架已全部拆除,左边跨使用两组挖掘机从桥横向两边同时向中间挖,两边的翼缘板和边腹板下的土模已全部挖除(图9)。

图6 工况1受力

图7 工况2受力

3.2 运用有限元模型来模拟落架过程的方法

模拟连续梁桥的落架过程是关键所在,MIDAS/Civil特有的施工阶段分析功能十分方便,它能将各施工阶段需要的结构组、边界组和荷载组激活或者钝化,从而实现对各个施工阶段的分析[15-16]。

定义工况1对应的施工阶段,依次选择主菜单、荷载、荷载类型、施工阶段分析数据、定义施工阶段、添加,施工阶段名称命名为“成桥”,持续时间为50 d,激活全桥结构组;激活桥台1支座、桥墩1支座、桥墩2支座、桥台2支座、临时支承1左、临时支承1中、临时支承1右、临时支承2和临时支承3等9个边界组;激活自重和预应力2个荷载组,确定完成第1个施工阶段的定义。定义第2个施工阶段,持续时间为5 d,钝化临时支承3边界组,此时等同于工况1的边界条件。确定完成第2个施工阶段的定义,运行MIDAS/Civil分析程序即可生成结果文件,在结果文件中可查看工况1全桥各处的应力和位移情况。

4 落架方案有限元分析结果

本文采用梁格法建立连续梁桥的有限元模型,在支架和模板的卸落过程中,主要荷载为梁体自重和预应力荷载。对结构进行静力分析,根据本连续梁桥原施工方案,左边跨采用土模,中跨和右边跨采用满堂支架,施工完毕后,土模挖除速度慢,支架拆除速度快,会造成全桥三跨支承卸落不同步,使全桥的受力不均匀。

4.1 工况1有限元分析

拆除中跨支架(工况1)以后,由剩下的土模和右边跨支架来承受全桥荷载。定义结果文件的荷载组合,自重(ST)系数和预应力(ST)系数均取1.0,其组合名称为施工阶段(CB),即在正在拆除支架的过程中,连续梁受梁体自重和预应力荷载的叠加作用。

工况1沿桥向各关键节点上、下缘正应力如图10所示。由图10可以得出,全桥的最大正应力为-0.28 MPa,最小正应力为-9.4 MPa,均是压应力,明显小于规范规定的C50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所以全桥处于安全范围以内。

工况1沿桥向挠度如图11所示。由图11可知:左边跨和右边跨上挠,中跨下挠;各跨最大挠度均出现在跨中处,左、右边跨最大挠度均为7.181 mm,中跨最大挠度为4.020 mm,小于几何指标规定的允许值40 mm。然而,左、右边跨上挠不利于结构安全。

图11 工况1沿桥向挠度

从MIDAS/Civil后处理程序中提取全桥各支座处的反力,如表1所示。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支座处所有反力均向上,并没有出现负反力,结构是安全的。

表1 工况1全桥各支座处反力

4.2 工况2有限元分析

工况2沿桥向各关键节点上、下缘正应力如图12所示。由图12可以得出,全桥的最大正应力为-0.33 MPa,最小正应力为-8.4 MPa,均是压应力,且明显小于规范规定的C50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所以全桥处于安全范围以内。

工况2沿桥向挠度如图13所示。由图13可知:左边跨和右边跨上挠,中跨下挠;左边跨最大挠

图12 工况2沿桥向各关键节点上、下缘正应力

图13 工况2沿桥向挠度

度为6.300 mm,中跨最大挠度为2.502 mm,右边跨最大挠度为1.090 mm,均小于几何指标规定的允许值40 mm。然而,左、右边跨上挠不利于结构安全。

从MIDAS/Civil后处理程序中提取全桥各支座处的反力,如表2所示。从表2中数据可看出,支座处所有反力均向上,并没有出现负反力,结构是安全的。

4.3 工况3有限元分析

工况3沿桥向各关键节点上、下缘正应力如图14所示。由图14可以得出,全桥的最大正应力为 1.14 MPa,最小正应力为-7.80 MPa,且明显小于规范规定的C50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所以全桥处于安全范围以内,但是梁体出现拉应力,不利于桥梁的安全。

表2 工况2全桥各支座处反力

图14 工况3沿桥向各关键节点上缘、下缘正应力

工况3沿桥向挠度如图15所示。由图15可知:左边跨和右边跨上挠,中跨下挠;左边跨最大挠度为10.037 mm(未挖掉土模的一侧梁体向上挠度比挖掉了土模的一侧要大),中跨最大挠度为3

猜你喜欢

全桥梁桥挠度
Spontaneous multivessel coronary artery spasm diagnosed with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A case report
拼宽后空心板梁桥收缩徐变分析及验算
基于TI控制器UCC28950的全桥移相ZVS变换器设计
开关电源全桥变换器的协同控制
单相全桥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与仿真
某跨海连续梁桥隔震研究
一种实用的大功率全桥ZVZCS变换器的设计
π型钢板应用于板梁桥加固的非线性研究
悬高测量在桥梁挠度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PKPM、盈建科、理正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挠度计算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