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设计中的时间性审美

2017-11-06吕帅

设计 2017年10期
关键词:环境设计

吕帅

摘要:文章基于环境审美概念尝试探讨时间因素在环境设计中的影响,通过追溯中国传统环境观当中的时间性审美思想,举例传统风景名胜中的时间性审美节点,分析古典园林中时间性设计应用,从而对时间因素影响下的环境审美观进行历史维度的初步梳理。通过现代景观设计及大地艺术领域的相关美学思想应用案例,进一步探讨时间性审美在当代环境设计实践中的潜在意义。

关键词:环境设计 环境审美 时间性审美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5-0112-02

一、相关概念及研究意义

(一)相关概念

所谓“环境设计”,首先需从界定环境的概念范畴谈起。广义上讲,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其中人造环境仍可细分,山东大学程相占教授将人造环境(书中称“人建环境built enviroriment”)进一步区分为田园(rural environment,农村环境,当代西方称为“农业景观”)、园林(garden)、城市(最大、最复杂的人建环境)以及室内环境,这一分类参照大致与客体环境所受的人为改造程度相关,强调了环境概念当中的物质属性。

所谓“时间性审美”,是以包含时间维度在内的四维时空观念进行审美行为。所谓四维时空,即为确定一个事件的位置,在三维空间外增加了一条时间轴。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以及广义相对论中对四维空间都有提及。在这个体系中,人是审美的主体,环境是审美的对象,时间维度的因素决定了何时观看以及景物以何种特殊状态呈现,其影响的是审美方法。因此时间性因素虽然难以直接改变客观环境实体,却无形地作用于人们对于特定环境的审美方式和感知体验,并使得环境、景观在特殊时间要素的作用下变得更具特色。

(二)研究意义

作为环境审美参与者或环境设计实践者,本身可能存在着一种理论性危机,即陷入对环境物质空间属性的专注而忽视了环境作为一个涵盖了时间、空间乃至观者自身在内的复合性概念存在。如地形地貌、植被形态、材料铺装、装饰纹样等要素是环境中视觉体验常见物质要素,这些环境要素更容易被察觉,并在前期的环境设计中被优先考虑,而特定的时间或不同时间因素,包括年月、季节、甚至一天中不同的时段都可能作用于环境。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讲,“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从哲学意义上也说明环境之于人,并非静止而永恒的存在,不同的时间点,环境也以不同的呈现状态被人们所感知。我国学者常兵等人在西方时间美学的视角下构建了以时刻、时序、时向、时域为基本维度的风景观林审美序列。认识和把握环境的时间性因素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环境动态美的鉴赏以及设计者对环境综合性、变化性的研究与表达。尝试在环境的时间属性、精神文化层面进行讨论,也有助于环境设计向更具审美性、思想性的领域发展。

二、中国传统环境中的时间性审美

(一)中国传统环境美学思想中的时间观

中国传统环境美学的表达形式森罗万象,其中“天人合一”是产生时间较早、影响时间长远的一种人与环境的关系理念。《易经》言“无往不复,天地际也”,将宇宙环境看作有规律的、动态的存在;对环境审美主体——人,则提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和其序”,其中强调了对时序规律的尊重以及对时间因素的关注。“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的环境观将人与环境的关系看为密切共存,人作为环境审美主体并不独立于环境之外,而时间因素则被看成人与环境发生关系的条件以及秩序。

传统艺术作品往往反映了一个时期内人们的生活经验与审美理想,中国山水绘画在一定程度上正蕴含了传统人居环境理想。宋代山水画论代表人物郭熙认为山水环境的灵气在于不同时节的季相呈现,所著《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提到:“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洽,夏蓊郁,秋疏薄,冬暗淡……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可见时间因素体现了审美对象呈现状态的多样性,这样的环境时空观念在现代画家刘海粟“十上黄山”的创作过程中依然有生动体现。1988年刘海粟第十次登黄山,称天都峰“变之又变,一天变几十次,每次来都有新的认识,有画不完的画,”他一生中的黄山、不同时节的黄山、一日中不同时间的黄山都有特殊的环境美感。

中国古典文学及诗词中也蕴含了丰富且深刻的环境美学思想,其中山水田园诗派具有较高的代表性。缘起南北朝谢灵运到东晋陶渊明,再到唐代王维、孟浩然,其诗词文章对环境思想中的时间性因素有着丰富的想象和细致的关注。王维在《山居秋暝》中表达了一个具有时间性美感的山水环境。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二)中国传统风景及古典园林中的时间性审美

中国传统风景审美对时间因素的介入也尤为在意,其中“八景”或“十景”是传统风物景观表现以及传播的重要形式,比如“燕京八景”、“西湖十景”等。每一处景色往往都被赋予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名称,而这些名称信息常常将特定的时间或时节与景物共同描写。例如燕京八景中“太液秋风”描述了太液池(今中南海)的秋色,“琼岛春阴”定格了琼华岛葱郁的春光,“西山晴雪”表现了北京西山的隆冬雪景,“金台夕照”以春分、秋分时夕阳余晖下传说的黄金台作为表现对象,“卢沟晓月”描写的则是永定河黎明时分斜月西沉的清美。杭州的“西湖十景”几乎同样将时间与空间共同塑造成景,如“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峰夕照”等。

其中“断桥残雪”为此代表,其风景名称的由来解释甚多,较为有意境的说法之一是大雪后石桥南北坡向因积雪消融情况不同而导致背阴一侧有积雪,向阳一侧雪消融而漏出深色的石桥,远远望去如同断桥。倘若缺少了冬季大雪后的特定时间因素,“断桥”的独特景观魅力也就不复存焉。正如明代汪柯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所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尘世有几人哉!”而发觉和领悟景色的季相之美则必须将时间因素纳入环境鉴赏的认知体系(如图1)。endprint

在更加微观的传统园林环境中,时间性审美也同样有迹可循。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优秀范本,古苏州城星罗棋布了200余处园-林,现存仍有60余处,大大小小的园林中塑造了众多经典景致。对景、障景、借景、漏景、移步异景等空间手法使园林环境小中见大、咫尺乾坤,极大丰富了游人的空间体验。在空间体验以外,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也蕴含了别有意境的时间性审美。月到风来亭位于网师园内彩霞池西岸,名字取意于宋代邵雍《清夜吟》中“月到天心处,风从水面来”。亭子临水而建,三面环水,亭中悬挂一面镜子,每到明月高升,特定时间下便可以观赏到空中的月、水中的月以及镜中的月。与上文所提“景”、“十景”的时间性景观有所不同的是,这樣的园林景观并非偶然所得或者自然拾遗,而是通过预先的时间性审美构思而对园林景观及观赏方式进行精巧设计。现在的网师园在游览开放时间上也分为白天与夜晚,夜晚园林中亭台游廊被线型灯光勾勒,空间结构显得更加明晰,池映夜空,赏月听曲,氛围格外宁静悠远,以至夜游网师园已成为当下游览苏州园林的独特体验方式。

三、现代景观中的时间性美学复苏

(一)现代景观设计兴起背景与物质审美固化

现代城市公共景观的兴起与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背景相关。随着生产技术以及生产力的提升,人类原有的农业生产生活环境迅速被工业文明冲击,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开办,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后转入到城市工业化生产建设中。城市规模空前扩大,城市开发力度也随之暴增,这一切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是自然环境包括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迅速恶化。“人定胜天”的理念使得人们更加理解自然也更加控制自然,而人们对大自然的掠夺性索取必然受到相应惩罚,两者从早期亲和的关系逐渐转变为对立、敌斥的关系。土地硬化、植被大量缩减、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城市弊病开始显现,而传统的园林艺术并不能改善严重恶化的城市生活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环境设计先驱者对通过城市景观规划优化城市环境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思考。如美国景观设计家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Olmsted)于1857年联合沃克斯(CalvertVaux)设计规划的纽约“中央公园”。整个公园面向于纽约公众开放,其高绿量、高自然化的规划设计为拥堵的纽约保留了一大片“城市绿肺”。此后城市公园成为了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生态效益的重要形式。

在景观日趋注重城市功能的大趋势下,高绿量公共绿地备受推崇,视觉环境审美与美学思想处在相对弱势地位。随着20世纪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抽象的平面图形影响了环境设计的审美与发展。然而,无论是高绿量的自然景观模式还是抽象的图形式现代景观样式,都将环境设计审美凝聚在物质空间的构成层面,缺少精神文化层面的隐喻及感知,对时间性要素的考量亦不多。

(二)环境设计中时间性审美的复兴与升华

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作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成长的主要时期,建筑设计及相关艺术经历了由功能至上渐渐转向纯粹极简化审美的“国际主义”,而这个阶段的园林设计却体现了相对的滞后性。就西方而言,一方面,园林受到传统法式园林或英式自然园林的形式理念影响;另—方面,景观与园林并不像建筑设计一样可以在内在结构与材料上实现太多突破。直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密斯凡德罗的特律拉斐特公园方案才较早的体现出现代主义特征的园林主张。

随着现代主义设计发展达到巅峰,20世纪60年代后后现代主义在的兴起使人们对现代主义时期形成的平面化几何形式提出了质疑。如1966年德里达提出的解构主义理论,以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为代表的解构园林则打破了单纯的平面图几何,实现了点线面元素在空间中穿插关联的丰富视觉效果而不再是单纯平面园林。但这些造园实践仍然以物质空间的形式玩味为出发点,关于环境的时间性审美仍涉及不深。

20世纪80年代以彼得沃克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师,在极简主义理念之上更加关注形式背后的精神性隐喻以及时间性体验。1984年,彼得沃克设计了哈佛大学唐纳喷泉,简洁的环形石阵中设计了特殊的雾喷系统,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雾喷效果。春夏可涌泉喷雾从而消暑纳凉,到了秋冬则利用校园供暖系统呈现蒸汽,带来了神秘的季节性景观效果。1997年伯纳德休特(Bernard Huet)以“记忆的公园”为理念在巴黎是了贝尔西公园,公园以场地原有的仓储道路为基础,保存了历史上的酒仓、酒桶、铺装、铁轨,使过去的场地记忆成为新建公园的一部分,这样的时间性设计理念在当代后工业遗址的环境改造中已经普遍应用(如图2)。

以景观设计承载环境历史记忆,注重场所的精神隐喻与时间性表达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有了新的突破,这种表述不再只是传统环境设计中的季相景观营造,亦不同于特定时间下的景观风貌呈现,而开始启迪时间概念层面的环境哲学思考。

大地艺术正是新兴环境设计观衍生出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艺术形式是包含了自然地理与艺术创意、哲学、美学的综合表达。大地艺术的诞生虽然可以追溯到更早期的人类环境活动,但作为一种环境艺术流派,其发展成熟也与20世纪60年的后现代思潮密不可分。其中安迪·高兹沃斯(Andy Goldsworthy)是代表艺术家,其创作与其说是一个作品的存在不如说是一个景观生长消亡的过程。这样的创作要素并非只来自一个静止的空间范围,而是参考了时间维度在内的变化以及人类环境心理感受等非物质因素。

结语

以时间维度的审美方式看待风景与环境设计,是对传统的视觉形态审美观的拓展与升华。对于审美客体——环境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存在,面对一个动态的环境,人们对环境设计与审美应当建立四维时空环境观,发现并懂得欣赏环境中的时间性特征。无论是体验季节性景观,还是特定时间条件下的环境鉴赏,亦或者具有哲学意义的大地景观艺术,将时间概念纳入审美感受的因素之中,能够激发人们对环境丰富性的认知,并在时间变化与流逝中观察和把握那些日常环境中不易被发觉的微观之美。对于环境设计者而言,专业视角不再仅仅局限在对空间物质形式层面的玩味,而更加尊重环境的时序变化,尝试探索时间与环境体验的微妙关系,有助于创造出更具艺术想象力与感知性的环境设计作品。endprint

猜你喜欢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课程中线型要素的形式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浅析生态设计在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环境装饰设计中舒适气氛的营造
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研究
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研究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环境设计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