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发展:新时期内陆山区工业化道路研究
2017-11-06刘岩岩
刘岩岩
摘 要:工业化是一个地区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关键,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贵州省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任务和必然选择。缺乏平原支撑的贵州不能像一些农业大省那样,通过增加投入和提高技术来实现农业产量的迅猛发展,但却可以通过发展工业,走山区工业化道路的模式,实现全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从全国范围看,我国的山区分为沿海山区、沿边山区和内陆山区三大系统,每一系统因为所处区位的不同,工业化的模式也不一样。近年来,贵州省依靠全国工业化的背景和自身特有的山区工业布局和历史形成的区位优势,走山区工业化道路,利用后发优势,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贵州;山区;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4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2-0194-02
工业化,给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贵州人民,指明了前进道路。对于97%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的贵州来说,在一个以山地为主的省份开展工业化,其本质是要“使山区融入全国工业化的过程之中,参与工业化过程的社会变革和社会实践”,建立起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的一系列社会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贵州山区在发展工业时,除了要遵循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外,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力争摸索出一条有贵州特色的山区工业化道路。
1 山区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山区指的是以山地为主的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是地球陆地系统中具有显著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多维地貌单元,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结构复杂、多种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生态环境功能多样而不可缺失且对中东部区域有着强烈影响的地貌。”[1]山区提供全球一半人口的淡水资源,是目前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好的区域。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大约有6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69.4%;在全国2100多个行政县(市)中,1500多个县在山区;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2]目前我国的欠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发展经济学奠基人张培刚提出:“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国家,要想做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就必须全面实行工业化”。对于处于“双欠”地区的贵州,工业化是实现其甩掉贫困帽子的必经之路。
根据钱纳里工业阶段理论,工业化分为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以及后工业化阶段。相关学者研究,“从人均GDP看,贵州属于工业化中期。2012年,贵州人均GDP为19566元,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使用的汇率——平价法折算出来的贵州人均GDP为3885美元,表明贵州已经入工业化中期。”[3]
走工业化道路,需要一定的农业积累,粮食、原材料和劳动力方面都必须有充分的保证。贵州农业的发展,因为自然环境的恶劣,不管是从历史上、还是全国范围来看,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农业产出有限,不足以支撑传统工业化道路。
山区工业化道路的两种误区,一种是过度强调山区区位的恶劣,认为山区交通条件差、配套设施不完善,不宜发展工业。另外一种是极力突出山区自然资源尤其是夸张资源的优势,却没有走上正确的开发道路,结果,“走一条利润率相对低的工业化道路”[4],丰富的自然资源,反而使得深处其中的当地政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设计出一条合适的工业化道路。
即便是同处于山区,以福建为代表的沿海山区、以云南为代表的沿边山区和贵州所处的内陆山区,因为区位的差异和资源禀赋的不同,都是走山区工业化道路,发展路径有着明显的差异。
2 贵州走山区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
首先,走山区工业化道路,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相对于经济发达的东中部地区,相对落后的贵州山区可以直接吸收他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和优秀的人力资源,超越某些发展阶段,打破常规的按部就班渐进式的发展模式,短时间内迅速实现生产力的提升,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其次,在新常态经济的背景下,贵州可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借助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针对贵州的优惠政策,抓住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机遇,凭借低廉劳动力的优势,发挥比较优势,获得资本的关注。山区生态文明的优势,可以为贵州吸引到新兴的工业,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数据产业。同時,山区发展工业,建设用地是个严峻的问题,发展工业园区是集约使用土地资源的好办法。
3 山区工业化道路的具体实施
首先,利用好历史工业资源。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投资69.26亿元用于贵州工业建设,建成了航天、航空、电子三大工业基础,“形成了煤炭、水电、火电等能源工业体系和有色金属、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基地”[5]。虽然三线建设是为应对战争而产生,当时出于军事安全考虑,过于强调工业布局中的“山、散、洞”,但这些历史工业遗产可以说是贵州山区工业化道路的早期尝试,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如果能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再辅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完全可以实现军工企业的转型,从而实现军民结合和军地结合,达到升级产品和延伸产业链的目的。所以,建立在历史工业资源基础上的贵州山区工业化道路,可以充分依托已经形成的装备制造业基础,大力推动装备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次,贵州山区也是少数民族聚集地,以苗族、布依族为代表的贵州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且和当地丰富的自然风光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旅游文化。广义的山区工业化,包含以旅游业代表的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打造贵州的旅游名牌,推动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发展,是对工业化的一个有力支撑,这也是贵州山区的优势所在。
再次,传统的山区工业化道路,都强调要发挥贵州山区的资源优势。贵州山区在自然资源方面,尤其是煤、天然气、铝土矿、磷矿、锰矿、锑矿、金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长期以来,贵州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总是为别人做嫁衣裳,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受制于生产力的落后,科技含量不高,资源优势没有技术提升,导致巨大浪费,资源优势反而变成了资源劣势。由此可见,传统的山区工业化道路,看到了本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以资源的加工利用为抓手发展工业,这种传统的工业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很难摆脱资源加工的老路,容易陷入“初级产品多,产业幅度窄、产业链条短、深精加工率低、附加值低”[6]的发展陷阱,并且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吸纳山区劳动力方面虽然暂时能做出贡献,但长此以往,工业发展带来的科技附加值不足,并且在生态文明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其应用和推广价值非常有限。所以在山区工业化进程中,一方面要看到资源的相对丰富,另一方面要清醒地认识到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其使用年限在加速缩短,带来的规模效应越来越小,社会附加值也越来越低,所以贵州的山区工业化道路,要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特色生态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创造出更大的附加值,从而实现山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宜松.重庆山地经济现状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2):944.
[2]万孝行.山区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问题探讨[J].理论建设,2010(6):78.
[3]斯劲.生态文明视角下贵州新型工业化的优化路径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12):142.
[4]洪名勇.实施质量优先的工业化战略——兼论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路径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12(8):136.
[5]陈扬.贵州工业强省战略的经济分析[J].贵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2):7.
[6]谢一,宋明.积极探索符合贵州实际的工业强省新途径[J].贵州社会科学,2011(1):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