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在对电力安全生产作业中的应用研究

2017-11-06冯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32期
关键词:电力生产大数据应用

冯杰

摘 要:随着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电力运行系统,是提高电力安全生产作业的重要基础,也是电力事业现代化的有力保障。文章立足对大数据的研究,从大数据在线损科学管控、低电压有效治理、发挥对标导向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大数据在对电力安全生产作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电力生产;安全作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编号:2095-2945(2017)32-0140-02

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电力事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构建智能化现代电力系统,是推动电力事业发展,提高电力安全生产作业的重要保障。大数据在电力安全生产作业中的应用,是现代电力事业发展的集中体现,更是依托海量数据信息资源的挖掘,构建智能化“预警机”、“发动机”,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精益化、高效率的管理模式。因此,在笔者看来,大数据在电力生产作业中的应用,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大数据实现线损科学管控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线损所带来的安全事故最为常见,也是造成线路故障及损耗的重要原因。在过去,线损管控工作量大,且繁复、效率低,一直是电力安全生产作业的工作难点。大数据在电力领域的应用,实现了智能化管控。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对管线运行数据进行扫描,可以准确定位,发现哪段线路存在线损异常?线损率是多少?这些异常情况的出现,会触发系统报警,进而实现高效率、精准化的线损管控,让电力维修工从繁杂的查线排障中得到解脱。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建设,大数据在电网线损管控中的应用不断强化。电网公司通过信息系统的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已逐步建起了庞大且完善的集成系统。营销业务系统、电网GIS系统和PMS、OMS系统的集成和贯通,实现了更加畅通的数据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了大数据分析的有效作用,便于电力公司对线损的科学管理(如图1)。

对于企业经济效益而言,线损管控水平的高低,直接对其有影响,也是电力安全生产的重点监测领域。对此,电力公司一是要推进数据标准化管理,强化监测数据的共享,便于大数据的分析应用;二是引入数据采集校验和数据补充优化的大数据管控方法。通过大数据管控方法的优化与完善,强化对电网线路运行情况的监测。如,监测营配档案不一致、关口关系错误、计量电表计关系缺失等异常情况,进而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理,这对于提高线损管控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大数据的构建之下,应全面实现对线路“在线线损”监测,有力处置计量装置异常、严厉查处窃电等违法行为,降低线损率,减少线损电量。

2 应用大数据实现低电压有效治理

“两头弱”是电力公司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也进一步要求电力公司应提高对低电压的有效治理,确保电力安全生产作用。目前,农村贫困地区低电压情况比较突出,而如何实现科学有效的治理,应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

(1)电力公司应依托大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历史电荷、电量水平及发展趋势的科学统筹,提高数据分析在低电压治理中的作用;(2)基于大数据区分电压异常情况的诱发因素。如,区分是技术因素、管理因素,还是关联季节性因素对电压造成的异常影响;(3)充分运用大数据,了解异常电压的时长、停电时长、重过载等情况,进而准确的分析问题,发现导致不同区域低电压差生的具体原因,为电力公司治理低电压提供真实可靠的现实依据,提高电力作业效率。

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基础之上,构建低电压数据采集功能,实现对用户电压的监测,并对低电压用户进行自动化判断及筛选。通过用户表的中的采集器,将用户的电压数据传输至电力公司的采集主机,系统基于自动化比对,筛选出异常电压客户,进而为配电职工进行精准化治理改造,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用户数据。在传统的低电压排查工作中,主要依靠计量人员周期性的电压测量,这就导致了监测周期长、时效性差等问题,不利于电力生产作业的安全保障。为此,通过大数据的有效应用,能够为电压实现实时监测分析,提高了用户的用电质量,也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了实时监控,确保了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3 应用大数据发挥对标导向作用

在电力公司智能化、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应用大数据发挥对标导向作业,也是进一步优化电力服务质量,提高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在市、县层级,缺乏数据平台的构建,存在数据少、过控不到位等问题,进而不利于大数据的有效应用;另一方面,为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环境,提高大数据的应用价值,逐步构建多层级的检测系统,实现数据子项的累加汇集,有助于强化数据的分析应用。为此,基于发展所需,“基因图谱”在电力领域应用广泛,旨在构建数据更加明细、层级更加分明的系统平台。

为此,首先,省级电力公司应基于“图谱”,对业务系统进行每周一次的明细数据汇总,形成合成指标。通过对指标数据的分析评价,及时对外进行发布;其次,为了更好地强化对电力生产作业的安全管理,应制定指标质量控制方法,并形成反馈机制,强化指标数据能够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作业之中;再次,构建完善的指标体系,从配电网的抢修,到服务质量等的保障,实现指标全覆盖。通过工作模式的转变,评价指标的量化,极大地提高了对生产作业问题的治理力度,也让电力生产作业的过程管控有据可依。

用好数据,让数据说话,是大数据发挥应用价值的基础。电力公司应运用好监测数据和同业对标管理,逐步实现电力生产作业的精益化管理。例如,在配电管理中,为了确保配电的可靠性,电力公司应依托大数据分析,对配电进行实时监测,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预警报告。因此,在大数据的应用中,实现了配网的健康运行,也提高了各类运行指标的科学性,为电力安全生产作业提供了保障。应用大数据发挥对标导向作用,为电力安全生产作业提供可靠依据,确保电力公司及时应对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电力运行安全。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在电力安全生产作业中的应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也为新时期电力事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笔者看来,依托大数据信息系统平台,强化大数据在线损管控、低电压治理、对标导向作用等方面的科学应用,能够进一步发挥大数据的应用价值,符合电力系统智能化的发展进程。在电力现代化、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生产作业管理模式,确保电力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柏林.“大数据”技术及其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J].电气时代,2013(12).

[2]赵云山.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研究[J].电信科学,2014(07).

[3]钟志琛.电力大数据信息安全分析技术研究[J].电力信息與通信技术,2015(09).

[4]韩笑,程志艳.面向电力需求侧的大数据应用研究分析[J].供用电,2014(11).

[5]苏运.电力大数据安全体系架构研究与应用[J].电气技术,2016(02).

[6]李鹏,李迪.电力大数据信息安全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6(08).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力生产大数据应用
电力监控系统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
供电企业电力技术发展与电力生产的安全探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