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棚车车顶内凹变形调修工艺的改进

2017-11-06朱小丽何剑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32期
关键词:工艺

朱小丽+何剑

摘 要:文章介绍了棚车的用途及特点,同时结合目前P62系列及P64型棚车车顶内凹变形的检修工艺,分析了现有工艺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工艺改进措施。

关键词:棚车车顶;内凹;调修;工艺

中图分类号:U27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2-0070-02

引言

铁路棚车属于通用货车类型之一,车体设有车顶、侧墙、端墙和门窗。主要是用来运送怕日晒、雨淋、雪浸的货物,如粮谷、食品、日用品及贵重仪器设备等,除运货外,大部分棚车还可以临时代替客车运送旅客,具有较大的通用型,其数量约占货车总数的20%左右。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铁路货运能力和运输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对铁路货车运输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进一步需要铁路各级的修理部门提高检修技术,挖掘经济、先进的检修工艺,本文对P62及P64型棚车的检修工艺提出改进建议。

1 问题的提出

在P62系列及P64型棚车检修过程中,经常出现车顶内凹的情况,尤其P62系列车型居多,按照厂修工艺要求,当车顶内凹大于30mm时,需要进行调修,使其达到规定的限度。但是目前的调修工艺较为落后,调修效果不太理性,属于破坏性的检修,而且效率低下,同时增加了不必要的检修成本。本文通过改进调修工艺,提高棚车的检修质量和检修效率,更好的为铁路运输服务。

2 现状调查

笔者对棚车车顶凹陷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车顶的变形呈现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大面积的凹陷,且凹陷变形量超过上侧梁水平面;第二种情况也是大面积的凹陷,但凹陷深度未超过上侧梁水平面;第三种是局部的凹坑。针对上述三种情况,通过现场调研统计,对近期检修的棚车随機抽取了20辆P62型和P64型棚车进行分析统计(见图1),发现仅有15%的棚车车顶变形未超过检修限度,而高达85%的车顶存在不同程度的内凹变形,其中第一种变形即车顶内凹变形较大,超过上侧梁所在水平面,占总数量的50%;第二种变形即车顶内凹变形未超过上侧梁水平面,占总数量的25%;第三种车顶局部小面积的出现凹坑状的变形,占比较少,大约10%左右。通过上述的数据统计,不难看出,绝大部分的车顶变形已经超过了厂修限度,需要施修,因此,探索科学、合理、先进的调修工艺是确保检修质量,提高检修效率的重要基础保障。

3 原因分析

通过观察分析现车,发现当车顶存在大面积内凹变形即上文的第一种、第二种情况时,车辆的上侧梁同时也存在着外涨变形现象,这说明棚车车顶板的内凹变形与上侧梁的外涨变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主要是由于棚车车顶板搭接在上侧梁上,当上侧梁出现外涨时,通过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势必引起车顶板的内凹变形。除此之外,也不排除外界的撞击、打砸或不当的装卸货方式等引起的车顶的内凹变形。车顶板的局部凹坑通常是由外界的撞击、打砸等其他因素造成。

4 检修现状

目前调修车顶内凹时,通常需要将车顶变形部位切割约100mm×100mm左右的方孔(孔的数量依据变形部位的数量决定),然后将钢丝绳从该方孔穿过,根据变形部位面积的大小,选择长度适宜的一段槽钢,穿过钢丝绳,再利用天车吊钩钩住钢丝绳,最后通过天车吊钩对钢丝绳向上的拉力F,使变形部位逐步恢复至规定的检修限度内,最后再对切割部位进行挖补焊接。这种破坏性的检修工艺效率低下,而且增加了不必要的检修成本。

5 工艺改进

5.1 车顶内凹变形超过上侧梁水平面时的调修法

若内凹部位超过上侧梁水平面(图2所示),须在车体内支撑长顶杠,顶杠须支撑在车顶内凹变形最大处,以防止反变形,再利用龙门检修机的顶镐从距变形部位约300mm处逐步顶压至另一端,直至符合要求。

5.2 车顶凹陷变形未超过上侧梁水平面时的调修法

若内凹部位未超过上侧梁水平面(图3所示),利用龙门检修机两侧的液压顶镐从距变形部位一端约300mm处依次进行顶压上侧梁,或从变形处往两侧顶压均可,直至符合限度为止。

5.3 局部凹坑调修

对局部凹坑部位由操作人员进入车体内,用锤击的方法调修使其达到要求,对于个别的死坑,需要辅助以火焰加热,然后再用锤击的方法进行调修。

6 结束语

采用上述检修工艺进行调修,无须切割车顶板,避免了破坏性的检修,与原有的方法相比每辆车调修可节约10分钟,每天按6辆P62或P64计算,可节约1小时,提高了劳动效率,并且调修后无须再进行挖补焊接,节省了检修成本,并对5辆P62型棚车进行跟踪,发现对于由上侧梁外涨引起的车顶内凹现象,通过顶压上侧梁调修车顶,车顶内凹达到要求的同时上侧梁的外涨也随之调修至检修限度内,确保了检修工艺要求,提高了车辆的检修质量,为铁路货运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货车厂修规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58.

[2]袁清武.车辆构造与检修[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418-422.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艺
浅谈近代玉雕工艺
论玉雕山子工艺
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合成工艺探讨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浅谈地铁车辆架修的工艺设计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穿在身上的火箭工艺
北美武器公司工艺转轮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