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井下采煤技术和工艺选择
2017-11-06洪广武
洪广武
摘 要:伴随我国煤炭开采生产步伐地加快,对井下采煤技术的应用提出更高要求。然而从当前井下采煤实际情况看,开采效率仍较低,其原因归结于未能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做好采煤工艺的选择,要求正确认识不同采煤技术适用条件与实施要点。本次研究将对我国井下采煤技术与工艺发展变迁做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剖析当前常见的井下采煤工艺,并对各工艺方法运用下适应条件与具体要求进行分析。
关键词:井下采煤;工艺技术;选择
中图分类号:TD8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2-0064-02
前言
作为能源消大国,我国在煤炭资源储量上较高,也因此,近年来在采煤工业技术水平上日渐成熟。值得注意的是,大多煤矿井下工作环境恶劣、安全性低,且矿体赋存条件有明显差异,致使采煤工艺应用下取得的效果不同,要求结合实际条件进行工艺选择。因此,本文对井下采煤技术与工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井下采煤技术与工艺发展变迁
与大多数国家煤矿资源相比,我国在煤矿资源储量上相对较高,且包含较多煤炭类型,但由于国内矿山地质条件较为复杂,致使井下采煤中面临较多问题。如:如何进行海域软岩性采煤,需综合考虑海底水文地质条件、相关的采煤工艺等,正因这些问题的存在,我国近年来在采煤工艺上不断优化,随煤炭工业发展,取得较多突破性的成就。如20世纪60年代,采煤工艺中回采技术工艺被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取代,而70年代技术革新下出现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自80年代起,采煤工艺倾向于连采技术,主要借助刮板输送机、无链牵引双滚筒采煤机等实现井下开采的目的。进入90年代后,我国煤矿开采中注重高产高效矿井的构建,井下采煤技术随之不断优化,如爆破采煤工艺的应用等。相关研究统计发现,自2010年以后,我国85%以上煤炭开采企业均实现自动化、机械化开采[1]。
2 井下采煤技術常见类型与实施要点
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环境下,井下采煤技术也处于不断变迁与演变状态,从目前井下采煤常见的工艺看,主要以硬厚顶煤控制技术、硬顶板控制技术以及放顶煤开采技术等为主,这些技术均可体现出当前采煤工艺的自动化与信息化特征。
2.1 硬厚顶煤控制技术
关于硬厚顶煤控制技术,其应用下技术优势明显,有随采随冒、处理效率高等特点,在煤层回收率较高,特别对于硬厚顶煤中环境因素问题均可在该技术应用下得到解决。如部分煤矿开采区域,地压较小,深度较浅,应用硬厚顶煤控制技术。具体应用中,该技术倾向于在引入顶煤深孔预爆技术的基础上,联合高压注水裂隙技术,以此使开采效率提高。
2.2 硬顶板控制技术
现行井下采煤活动开展中,应用较为频繁的技术以硬顶板控制技术为主,该技术适用范围为地压较小环境,处理硬顶板中主要借助压裂方式或岩石倾斜深孔爆破等方法实现。与硬厚顶煤控制技术相似,硬顶板控制技术应用下也注重随采随冒。实际操作中,采用步距垮落方式,回收利用煤矿资源。另外,由于井下采煤作业中,硬顶板控制技术功能较多,设备设施安全性、稳定性高,所以采煤作业中大多数企业倾向于引入该种技术手段[2]。
2.3 放顶煤开采技术
作为回采技术之一,放顶煤开采技术在当前地下煤矿开采中应用较为常见。从放顶煤开采技术应用优势看,主要表现在对煤矿开采进度进行准确定位,辅助整个开采生产过程。从既往大多实践研究中均可发现,在放顶煤开采技术应用下,通过对煤矿开采工序的优化,使煤层回采效率提高,采煤质量因此得到保障。值得注意的是,放顶煤开采技术应用下有一定的限制性因素,如开采区域井下水文地质条件过差、有煤岩或瓦斯突出可能、工作面回采率过低、采放比保持在1:3以上以及煤层厚底低于4m,该类情况均无法引入放顶煤开采技术,原因在于技术应用下,将会面临老窑水、强含水层、地表水相互导通情况,难以实现开采的目的。因此,煤矿开采中,尽管不同工艺技术均有其优势,但需考虑到实际作业情况,避免盲目应用致使开采失败[3]。
3 井下采煤中不同工艺方法应用的具体要求
井下采煤作业中,采煤技术的合理选择极为关键,为保证采煤作业效率,还需辅以相应的采煤工艺。正如本次研究中对我国采煤工艺变迁的分析,现行井下采煤工艺中,常用的工艺方式涉及连续采煤工艺、爆破采煤工艺、普通机械采煤工艺以及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等。不同工艺应用下有其相应的适应条件与要求,具体如下几方面。
3.1 连续采煤工艺适应条件与要求
关于连续采煤工艺,实施过程中主要以两方面工序为主,包括装煤与破煤,原因在于这两方面工序的实现很大程度依赖于煤炭开采机,且运煤过程中,要求借助伸缩输送机实现,而废料的运输、作业面整理等需通过铲车完成。从连续采煤工艺应用优势看,集中表现在开材料提升层面,且有其他如成本低、操作安全性高等特点,具体作业中倾向于机械化操作,人员安全性较高,且开采效率明显。需注意,该工艺方式应用下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如在回收与利用煤炭资源方面不具备优势,且无良好的通风条件。另外,实践研究中可发现,连续采煤工艺应用下对地质条件有严格要求,如部分区域煤层厚度过厚,且各层结构较为复杂,将无法保证该工艺优势的发挥,同时,对于超出15°煤层倾角情况或地质过软问题,连续采煤工艺适应性较差。因此,井下采煤作业工艺选择中,应充分考虑连续采煤工艺的适应条件与要求。
3.2 爆破采煤工艺适应条件与要求
井下采煤工艺选择中,爆破采煤工艺应用较为常见,实施要点表现在借助爆破手段完成落煤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机械或人工方式装煤,达到采煤的目的。从爆破采煤工艺应用的优势看,表现在适用性广、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低等方面,应用频率高。然而该工艺方式应用下也有一定的适应条件,如部分区域井下作业施工环境过差,或劳动条件不足,均会导致爆破采煤工艺的应用效果被限制。目前,我国在煤炭开采中做出较多采煤工艺应用规定,如部分作业区域难以实现机械作业,此时可通过爆破采煤工艺完成,再如部分区域煤层倾斜角度过大、地质条件复杂,应用爆破采煤工艺可取得较好的开采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