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历险记
2017-11-06洛桑贵布
洛桑贵布
第二节车厢 姑姑容不下的“神童”
一
李汝珍十分宠爱憨头,却并不溺爱,一心要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李汝珍读过书,喜欢看《三国演义》之类的小说,有能力承担起孙子的识字启蒙任务。憨头3岁的时候,爷爷便拿出一本《三字经》,开始教他认字。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格式上,《三字经》三字一句,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人们常说:“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由于历史的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它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爷爷教书,很讲究方式方法。他要求憨头不仅要会读所学的汉字,还要会写它们。为此,他特意制作了一些小卡片,将每天所教的汉字写在上面,让憨头仔细地辨认每个字。他让憨头在玩耍中学得语言和文字知识。开始的时候,他每天让憨头认1个字,过些天,逐渐增加到5个字,后来发展到每天认10多个字。
每当此时,爷爷就会在憨头耳边不厌其烦地传授经验——识字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眼到,就是要看清每个字的笔画,不要混淆;口到,就是读对字音;心到,就是要一心一意地学,将生字牢记在心。
在写字方面,爷爷要求更加严格。他亲自示范,要求憨头坐姿端正,集中精神,手到眼到,认认真真地写好每一个字。
除了《三字经》,爷爷还教憨头读《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本。《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是中国传统蒙学的三大读物。
每天早晨,祖孙俩梳洗完毕之后,爷爷就把红漆小桌擦得亮光光的,往炕上一放。不等爷爷开口,憨头就知道学习的时间到了。他连忙把书本、笔墨、砚台摆到炕桌上,做好课前准备。当爷爷走进屋子的时候,憨头正在学着爷爷的模样,有板有眼地背诵着学过的课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
小孩子天性爱玩儿,憨头也不例外。让一个小朋友长时间专心致志地坐在那儿读书、写字,不开小差不分神那是不可能的。
有时候,憨头会偷偷地将手伸到桌子底下跟家里的那只大花猫玩儿。他一会儿揪揪猫耳朵,一会儿摸摸大花猫的下巴。爷爷见了,慈爱地摸摸他的头,没有责怪他,索性让他跟大花猫玩儿一会儿再学习。
有时候,憨头也会开小差,被窗外石榴树上那些可爱的小鸟的歌声所吸引,望着小鸟出神。此时,爷爷会轻轻地咳嗽一下,或者用烟斗磕一磕桌子,提醒憨头。憨头赶紧回头,望望爷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开始练字。
爷爷坚强的意志、优秀的品格、遇事不退缩等品质,都对憨头的成长起到了灯塔般的指引作用。在爷爷的影响下,憨头熟练地背诵《三字经》和其他的读物,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通过学习,他了解了一些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并从一些故事中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为他性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
在爷爷的精心培育下,憨头不仅识字量明显超过了同龄人,还坚持练习写字,就像他父亲李任荣那样,也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一个炎热的中午,太阳炙烤着大地,院子里花草、石榴树都被晒蔫了,树上的蝉在声嘶力竭地喊着“热死了”。午饭后,爷爷一手摇着大蒲扇,一手提着一个小木桶,准备到村东头那口水井打点凉水回来,以便家人饮用,解渴消暑。憨头见状,跑过来,抢过爷爷手里的小木桶,提在自己手里。这一年,憨头才6岁,已经会帮爷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憨头提着小木桶,跟在爷爷后面,祖孙俩走在村里那条青石条铺成的路上,说说笑笑,身后留下的是爷爷那双木屐敲击地面发出的“啪嗒啪嗒啪嗒”声。沿途经过之处,遇到的熟人,都和祖孙俩打招呼,眼光中露出羡慕的眼神儿。
夏日里,大黑坨村的村民有个纳凉避暑的好去处——老母庙。老母庙就在村东头,去水井打水必须经过这里。老母庙前,有一棵树龄在100岁以上的大槐树,粗大的树干,5个成人合围才能抱住。这棵槐树枝繁叶茂,树高将近20米,树冠伸展开去,比两个篮球场还宽许多。奇妙的是,大槐树的底部有一个大洞。老人们说当年有个蛇妖盘踞在树下,被雷击死,连累这棵大槐树底部也被雷击穿,形成一个洞。村里的小孩儿,经常来这里捉迷藏、嬉戏。
每逢炎热的中午时分,村民们都会聚集到这里,喝着清凉的井水,聊着村里发生的事。日子就这样渐行渐远,老人在故事中慢慢老去,小孩子在游戏里一天天长大。
憨头蹦蹦跳跳地来到水井边,一阵阵凉意从水井口冒出来。这口水井的水冬暖夏凉,憨头感到神清气爽。井口上方竖立着一个井架,上面装着辘轳——提取井水的起重装置。辘轳是从杠杆演变过来的汲水工具。据《物原》记载:“史佚始作辘轳。”史佚是周代初期的史官。早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发明了辘轳。到春秋时期,辘轳已经流行起来了。辘轳的制造和应用,在古代是和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广泛地应用在农业灌溉上。辘轳的应用在我国时间较长,虽经改进,但大体保持了原来的形状,这说明在3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设计出结构很合理的辘轳。新中国成立前,在我国北方的缺水地区,人们仍在使用辘轳提水灌溉小片土地。现在一些地下水很深的山区,人们也还在使用辘轳从深井中提水,以供日常生活使用。
爺爷摇着辘轳上的手柄,将辘轳的轴上绕着的绳索往井里放。绳索的一端系着水桶,随着辘轳的转动,水桶便乖巧地下到了井里。伴随着绳索的一起一落,水桶里便装满了甘洌的井水。爷爷摇动手柄,辘轳吱吱呀呀地转动着,绳索一圈一圈地套在辘轳上,不一会儿,水桶便上升到了井口。爷爷将绳索固定住,提起水桶,将水倒进小木桶里。憨头用手掬起清凉的井水,痛快地喝了起来。清凉的井水就像一个古灵精怪的淘气包,一直钻到了憨头的胃里,一阵阵清凉透彻心扉,特别舒服。爷爷从桶里倒出凉凉的井水,浸透了毛巾,稍微拧了拧,便将毛巾搭在头上降温,凉快极了。
三
这时,村里传来一阵阵抑扬顿挫的叫卖声:“卖西瓜,又香又甜的大西瓜呢!”一个头戴草帽的中年汉子,挑着西瓜担子朝村东头走了过来。卖西瓜的人走到大槐树下,放下西瓜担子,撩起衣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又摘下草帽当扇子扇起风来。他见槐树前的石碑上贴着一张官府的告示,便好奇地走过去,一字一顿地念了起来。他不会断句,又有许多字不认识,因此读得文不达意,还磕磕巴巴的,这情形就像一个刚学认字的孩子在读书,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一个小伙子忍不住嘲笑道:“你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别在这儿出洋相了!要我说啊,你还不如一个没上学的小孩子。”
卖西瓜的人一听,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很不自在。被人嘲笑到这个地步,他哪里咽得下这口气呢!他不服气地说:“你可别瞎吹牛!这告示是官府的公文,通篇都是之乎者也的字句,连我都读不通,谁家的孩子能有这等本事?除非他是神童!”
小伙子瞟了他一眼,不屑地说:“你真是‘死了的鸭子——嘴硬……”
“是啊,他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对对对,他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你去给他找一个小孩儿来……”
乘凉的人七嘴八舌地跟着起哄。
真是无巧不成书。这些人正在嚷嚷着,李汝珍正好领着憨头路过这儿。
小伙子见状,笑着说:“太好了,憨头来了,让他给你读一读这官府的告示吧!”
卖西瓜的人打量着眼前这个乳臭未干的稚嫩的孩童,小伙子还叫他憨头,他应该不怎么聪明。于是,他瞟了一眼憨头,很不以为然地说:“你要是能把告示念完,我请你吃西瓜,免费的!”
“你只请他一个人吃西瓜吗?这不行啊!”众人笑道,“你得请我们大家一起吃!”
“中啊!”卖西瓜的人像母鸡啄米似的直点头,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指着一个箩筐里的大西瓜说,“如果他能把告示读完,我认输!这个箩筐里的西瓜都给你们分了吃,怎么样?”
爷爷李汝珍见状,笑了笑,指着那张告示对憨头说:“憨头,你念给大家听听吧!”
憨头盯着告示,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从头至尾,他没有读错一个字。
围观的人噼里啪啦地鼓起掌来。卖西瓜的小贩虽然输了,但还是朝憨头竖起了大拇指,心甘情愿地将西瓜分给大家吃。
大家一边吃着甜甜的西瓜,一边夸憨头聪明,说他长大后一定会光宗耀祖的。李汝珍听了,嘴都合不拢了。憨头吃着西瓜,也开心地笑了。
四
围观的人中,有一个女人从头到尾都没有为憨头叫好,反而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拍拍屁股走了。这个人就是憨头的姑姑。原来,李汝珍有一个女儿,她认为憨头的父亲李任荣并不是自己的亲哥哥,自己的父亲去世后,所有的财产就会被憨头继承。因此,她把憨头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对他充满了敌意。更为过分的是,有一次,她无缘无故就生气了,没完没了地咒骂憨头。这还不够,她索性拿来一把菜刀,叫嚣着要砍死憨头。憨头被吓坏了,躲到了爷爷身后。李汝珍拿她没有办法,只好将憨头藏到亲友家。除了这个姑姑,还有一个人不喜欢憨头,他就是李汝珍的本家侄儿。这个侄儿的心思和憨头的姑姑一样,整天就惦记着老人的财产。姑姑和叔叔的不友善,给憨头带来了困惑,小小年纪的他,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望着姑姑远去的背影,憨头怎么都不明白,姑姑为何这么讨厌他。长大后,憨头才知道,姑姑和那个本家叔叔是想和自己争夺爷爷的财产继承权。其实,在憨头心里,他并不记恨姑姑他们。因为,他明白,这是封建的遗产继承制度和妇女所受的压迫造成的。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憨头小小年纪,就展示了过人的才学,这也预示着他长大后,一定会学有所成,成为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