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遵义地区创办应用型大学发展导向研究
2017-11-06朱正龙刘晓宇
朱正龙,刘晓宇,张 旭,杨 航
(遵义师范学院工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当前遵义地区创办应用型大学发展导向研究
朱正龙,刘晓宇,张 旭,杨 航
(遵义师范学院工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文章从当前遵义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发展机遇出发,从大产业引导招生培养、学校-政府-企业联合办学、高校管理模式改革、特色课程教学、产学研教学几个方面对遵义地区创办应用型大学发展导向进行了研究,提出各应用型高校应抓住发展的机会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促进高校与地方经济接轨,推动学校的发展。
遵义地区;应用型大学;办学模式;教学改革
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国家的政策与发展的导向。遵义市在2014年提出2014-2020发展战略:在“十三五”时期重点打造白酒、电子信息、能源及材料、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五大千亿级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产业类项目共1100个,总投资9000亿元。官方信息显示:1.电子信息产业,由2012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410亿元,增长了4倍多,2015已突破600亿元[1];2.能源原材料产业,截至2015年底,累计投资已经超过200亿,主要项目包括:风能发电项目、页岩气勘探开发、小水电开发、沼气工程、天然气使用、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生物质发电项目、其他清洁能源项目等[2];3.白酒产业,数据显示,2015 年,全市白酒制造企业86户,全市销售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达43户,白酒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05.9亿元,利润234.5亿元[3];4.旅游产业,201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28元,比2010年增长48.7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65元,比2010年增长98.84%,2015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力争达到6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550亿元以上,到2017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8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875亿元以上[4];5.现代服务产业,到201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1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00亿元、税收收入达到260亿元、企业数量达到6.3万户,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76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50亿元、税收收入达到420亿元、就业人数达到106万人以上[5]。
表1[2]是遵义市工业能源委官网的数据,从数据可以看出,单就2016年的项目建设规划,就将新增从业人员35000人,实际上从2014年开始,每年都有很多新增的项目与新增的岗位,我市应用型高校需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从而促进高校与地方经济接轨,推动学校的发展。
既然遵义地区当前有这么好的发展机遇,那么高校向应用型发展,具体应该如何做,才能较好地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当前遵义地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导向进行了研究分析。
表1 遵义市2016年工业园区建设目标分解表
1 大产业引导招生与培养
遵义地区应用型大学的招生、学科建设、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实验室建设、试验平台建设等应重点围绕上述五大产业进行,五大产业覆盖了烟草、白酒、机电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茶、辣椒、特色食品、大数据信息服务、大健康医疗服务、特色文化旅游、电子商务、互联网+、现代物流、金融会展、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高校应按照这五大产业的相关领域进行专业对接,其对应的专业有旅游、机械、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化工(酒、茶、辣椒等)技术、资源与坏境、电子商务、互联网、管理、现代物流、生物技术等几个大专业方向。经过十三五的大力投资与发展,对五大产业相关人才的需求将逐渐增大,高校应该围绕这几个方向提前做好招生与培养准备,在各产业急需相关人才时,有对口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补充,若是错过这个发展时机,将会严重影响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进程[6]。
2 学校-政府-企业联合办学
当前遵义的地方高校基本都是按照传统的培养模式进行办学,而培养的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工科专业尤为突出。应届毕业生到了企业,企业通常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成本对其培养,然后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是因为很多高校培养的学生其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轨,学生在校学习过于抽象。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应届生分到公司后,公司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财力、人力对其培养,这个过程包括在生产车间、装配车间、调试车间、售后等实习8-12个月,然后才能到岗工作,到岗工作后还得配一个师傅带半年到一年左右,该生才能独立操作一些简单的工作,这个过程算下来需 2年左右的时间,而且还得花费企业57600-115200元的实习成本(2400-4800/月),100个应届生,共需要花费5760000-11520000元的资金去培养。鉴于此,高校应推进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模式,与企业在高校招生、教学、培养等环节一起讨论培养方案,使学生毕业时就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省去企业2年左右的培养时间、财力与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而知其用、毕业知其归。那么该建立什么样的联合办学模式呢?三方联合办学就是很好的模式,即高校占80%左右的管理权,政府与企业分别占10%左右的管理权,高校在招生、培养方案、实验室试验方案建设等环节要与政府、企业一起讨论决定。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2.1 政府参与高校管理的益处
目前政府正在大力投资建设遵义地区五大千亿级产业,高校与政府合作,对于高校而言,有利于高校深入了解政府的发展规划,政府对人才的需要,从而培养各种专业人才对接相关项目;对于政府而言,由于参与了的高校管理,了解高校的实力与需要,就会将很多项目拿给高校去做。参与项目不仅可以提高老师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为将来学生就业起到纽带作用。
高校-政府共同治理学校,政府可以起到在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作用。很多项目、产业的发展投资,都是由政府在主导管理,项目、产业的实施则由企业在执行,企业要用人,而高校又有人,政府就可以在中间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
2.2 用人单位参与高校管理的益处
对于大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用人单位非常清楚,因此让用人单位参与高校招生人数、培养方案、实验室建立、试验方案、毕业设计等环节的管理非常有必要,这样既能为用人单位节约重新培养的成本,而高校教师和学生与企业一起做项目,又能为企业减轻劳动力负担,也让教师和学生学到更多有实用价值的技术,使高校研究与时代接轨,这样才是真正的产学研相结合、知行合一。高校应根据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服务的真实需要和流程构建知识与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同时也可以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习实践机会,积极争取地方、行业、企业的经费、项目和资源在学校集聚,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的就业就有明确的针对性。
3 高校管理模式改革
3.1 高校的专职教师不再兼任辅导员
专职教师的本职工作应该是教学与科研,课堂教学需要深入地学习,科研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专职教师兼任辅导员,则会分散专职教师的大量精力,影响其专心上课和科学研究。高校可设置专职辅导员,专门从事学生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就业指导等等工作,让专职教师专注于教学与科研。
3.2 学校放权到学院
学校应该将对老师的评估、教学方案的制订等等权力下放给学院,毕竟每个学院情况不同,会有很多的差别。学校不能搞一种模式,特别是综合型应用大学,应将课程课堂的设计、学生的考核方式、老师的考核方式等权力统统下放给学院,由学院讨论决定。这样老师才有空间施展自己的才能,讲授自己擅长的内容,学生也才能真正喜欢上课,喜欢上课的老师。
4 实践教育
引进企业、事业与政府单位的工作人员兼任教师,如工科需要引进工程师,尤其是高级工程师,并形成聘用体制,且引进工程师主要负责上课,因为工程师非常清楚学生将来要做的工作,需要储备的知识,从而能给学生讲授工作中的实用知识,能较好地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议将聘用的工程师比例控制在30%左右。而目前的情况是由于学校针对工程师、双师型教师没有明确的聘用体制,没有明确的待遇制度,导致工程师不愿意到高校任职。另外对具有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资格的高校,建议建立双导师制,即导师必须有一位是企业或事业单位的高级以上职称人员,让研究生学习的内容实用,毕业就有明确的就业方向,这便是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6]。
5 特色课程教育
每位老师开设一门特色选修课,由任课老师决定如何教学,学校给予充分的自主权,老师完全以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学到的知识内容为导向决定如何讲课。如机电一体化专业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套单片机控制机器人系统,本门课的重点就是把这套系统做完做全,并能显示出实际效果;另外可以针对某个特定的对象制作一套PLC智能控制系统等等。老师要对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进行深入培养,以此作为学生的专业特长,进而能成为他们将来就业的优势或特长。同时要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逐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现在很多学生学习了四年,却没有自己的专业特长,没有自己的专业爱好,这是目前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6 产学研教学
6.1 产学研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益处
第一,接触现场,可以看到具体的实物,可以将书本上的很多照片、实例和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考、创新思维,有了好的创新思路,就有可能将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然后由企业推向市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第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企业,提早了解企业的工作状况,有利于毕业时的就业选择[6]。
6.2 产学研教学模式对老师的益处
当前高校很多老师的科学研究实际上远远落后于企业的需求、企业的发展,以致于高校的研究成果多数都无法转化为生产力而产生实用价值。而进行产学研合作,则能解决这一问题,高校的研究课题来自于企业的难题、企业的需要、企业的发展,这样对于高校、企业而言就是双赢。另外,老师也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企业,激发创新灵感,进而将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由企业推向市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1]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成效显著[EB/OL].[2015-10-22](2017-3-06).http://www.zunyi.gov.cn/sy/zyyw/201510/t20151022_365940.html.
[2]遵义市工业和能源委员会2016年工业经济工作要点[EB/OL].[2016-02-02](2017-03-09).http://www.zunyi.gov.cn/zysgynyw/xxgk/zpfl/ghjh_3735/gzjh_3736/201608/t20160809_423146.html.
[3]遵义市白酒产业今年预计增速保持15%[EB/OL].[2016-03-06](2017-03-09).http://www.zyxgcw.com/view-41781.html.
[4]遵义市旅游“十三五”展望[EB/OL].[2016-01-21](2017-03-10).https://www.wxzhi.com/archives/933/6utxfhgqdis38e9p/.
[5]强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EB/OL].[2016-01-14](2017-03-10).http://www.zunyi.gov.cn/sy/zyyw/201601/t20160114_380990.html.
[6]朱正龙等.新经济形态下遵义地区普通本科高校转向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速读,2016,(6):56.
On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Applied Universities in Zunyi
ZHU Zheng-long,LIU Xiao-yu,ZHANG Xu,YANG ha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Zunyi Normal University,Zunyi 563006,China)
For the sake of the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chance of Zunyi district,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applied universities in Zunyi is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talent training guided by a big industry,running a school jointly by schoolgovernment enterprise,the reform of management model for Higher schools,teaching of featured courses and the teaching of production and research,etc.And then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relevant authorities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should seize chances to cultivate talents and to involve themselves with the regional economy,thus making the universities per se develop well.
Zunyi district;applied universities;model of running school;teaching reform
G527
C
1009-3583(2017)-0129-04
2017-05-30
朱正龙,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工学院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机械设备与自动化产品的流体传动用与控制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徐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