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与文化中国建设
2017-11-06钱茂伟
文 钱茂伟
口述史与文化中国建设
文 钱茂伟
口述史是当代历史主人对历史的直接构建,是当代历史建构之学,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在没有文献处建立文献。
一、文化中国建设需要口述史
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古今中外不曾有过的大事业。大时代,必有大理论、大技术产生。中国在科学技术多个领域的不断超越,鼓舞了当代中国每一个有为之人。作为历史文化领域的学者,能做些什么创新活动,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当代历史记录,尤其是当代公众史的记录,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人类生活的过程即人类的历史过程,不断生活下去就不断产生新的历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写历史”。当代史是人类新创造的一段历史,是历史发展的最新阶段。因为时间不断往前延伸,所以永远会有当代。当代不是一个时间点,它应是一个有上下限的时间段,人类历史是一个当代上限不断往后缩进、当代下限不断往前延伸的动态发展过程。当代历史不断往前推进时,当代历史文献建构的任务也不断地被提出来。
而记录当代公众史的最基本手段无疑是口述史。口述史起源于美国,目前中国的口述史正处在热度上升之中,其发展有后来居上的趋势。所谓口述史,“口述”是途径,“史”是文本。口述的主体是当事人或相关人,是活着的个人在说历史,是典型的个人史,即个人记忆中的历史,它可以是自己的历史,也可以是交往圈中的历史,更可以是所历时代的大历史。口述史本质上是公众口述史,是一种民间的当代历史记录活动,有别于传统的组织史建构。当代历史记忆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之中,必须直接从大脑中索取历史记忆。在生活世界,人类最为常用的交流手段是口述,而不是笔写。通过口述来完成历史记忆的文本化过程就显得十分关键。
过去由于录音技术的落后,人类无法保存声音。随着录音技术的进步、口述史的出现,使人类个体的历史记忆开发成为可能。关于中国口述史的发展阶段,前人已有涉及。从口述史工具的发展来看,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与人对话、口耳相传,这是以自然声音、大脑为载体的阶段,也是最日常普通的形态。代代传承是无意识的传递,或者是直接的口耳传承。第二阶段,“口传手记”,听后有文字记录,这是以文字为载体的阶段。当年司马迁的民间采访,就是一种口述史调查。这两个阶段可以称为传统口述史阶段。第三阶段,即现代口述史阶段,这是以录音文本为载体的阶段。为什么要录音?如果不录音,所讲的内容记不下来,会出现遗忘现象。录音可以全程记录,可以重复、可以验证,可以记录下当事人的讲话声音。这种验证性是保证真实的技术条件。以前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口述是无法验证的。第四阶段是视频保存,这是以视频为载体的阶段。第五阶段,录音录像保存的长久化与巨量化。早期的口述史虽然使用了录音,但往往无法长期保存。因为当时录音带数量有限,成本高,只能删了前面的录音,重新录制后面的声音。进入数码时代,录音保存方式数字化与巨量化,可以保存在硬盘中、云端中,不用删除了,这就彻底解决了当事人录音永久保存问题。代代传承是历史叙述的关键,只是不同时代的载体方式是不同的。口述史的几个发展阶段,实际上是历史记忆的几种外化方式。人类活动发生后,自动存在于大脑记忆之中。大脑记忆经过历史认知,必须表达出来,进入传播领域,才可长久保留。也就是说,要用历史记忆传播的理念及传播的方式来理解口述史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口述史是当代历史主人对历史的直接构建,是当代历史建构之学,它的最大意义在于在没有文献处建立文献。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社区,一个单位,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留下当代历史记录,它们的历史在未来世界中是不存在的。我们每天面临着失去,人在世上似乎历史也在,其实已经不在了,只剩下了记忆而已。一旦记忆也失去,便什么都没有了。如果不及时记录,会面临失去一切的境地。
口述史本质上是对当代个体历史记忆资源的开发。人在地球上行进历程中形成的历史记忆,是一笔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公共文化积累角度来说,有责任将其保存下来。口述史是一种文化传承,可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人类记忆库建设,可丰富档案馆、图书馆资源建设。口述史是“国情研究资源”,也是“社会科学资源”。发掘个体记忆,是全民智力开发的一种渠道,使中国成为智力上的世界强国。强调个体历史记忆的记录,有利于培养普通民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从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口述史可以拉动文化中国建设
人类记忆库建设,主要靠老年人来提供。一个具有丰富人生经验的老年人,其大脑记忆,就是一个微型数据库,他们积累了无数的见闻故事与经验认识。如果将他们的大脑记忆开发出来,将是中国文化建设的一大成就。老年人有一肚子的故事,但没有机会讲,口述史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人人参与,进而实现人人的历史成为历史。我们可以用口述史的方式,让老年人坐下来讲故事。这样,老年人就由经济建设的无用者转化为历史文化记忆学的有用者。而且,老年人的口述问题可由大学生来解决。让年轻人参与口述史采访,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也可让年轻人从老年人那里直接获得为人处世的经验、知识。具体地说,可以解决哪些专业大学生出路呢?狭义上理解,可解决文史、新闻类专业的大学生就业。从广义上说,各个专业均可分享成果。因为,口述史与各学科、各行业结合,可产生各学科、各行业的口述史。专业出身的人,从事专业口述史,显然更为理想。
如此,口述史有四大优势:一是解决老年人问题。老年人参与口述史,是对其过往生活经历的梳理,这些梳理能够得到国家与社会的承认,可以解决老年人的无助感。老年人讲述口述史,就是在记忆中重新走过一遍人生,这会让他们活得更明白,对他们的晚年生活、身心健康大有益处。二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唤醒普通人的当代历史记录意识。历史记录行业,可以称为服务行业,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文化事业。三是可以留下丰富的历史记忆资源。建立老年记忆开发之学,可以解决国家历史记忆积累问题,这将大大推进当代民间历史建构,也将有力地推进未来的历史研究。四是促进口述史学科发展。口述史实践有所发展,口述史学科、专业、理论建设也会跟进。由口述史入手,可以一石四鸟。因为口述史涉及的面比较宽,拉动效应明显,所以将口述史的发展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层面也不为过。
三、多措施推动口述史在中国的发展
如将民间个人记忆开发活动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层面,又应有哪些举措呢?一是中央与地方文化部门应加强口述史信息征集的宣传工作,提升国人历史意识。二是中央到地方应设立各级口述史基金会。按老年人数确定一定比例的口述史征集费用,列入国家与地方财政预算之列。国家记忆由中央财政出资,由文化部等有关部门直接负责。地方记忆由地方财政出资,集体记忆由集体组织出资。三是出台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成立各种口述史事务所,用前期或后期项目形式,申请口述史基金。他们的活动可以直接创造出文化绩效。这是一种既可传承历史又可增加就业的项目。四是国家与地方各级档案馆或图书馆承担人类历史记忆库建设工作,由大学生负责口述史记忆征集的验收与存放工作。五是鼓励个人自筹经费解决个人记忆的记录问题。此外,公共的配套设施应进一步健全,建议每个社区里设置一个故事亭,在干休所、养老院建立故事馆,以方便老人随时随地讲故事。对照护人员作进一步培训,使之成为兼职口述史工作者。在其他公共场所,如车站、码头、公园等地,也可考虑设立故事亭。总之,多方努力,多管齐下,就可建立起全国性与地方性的网络民间记忆库。
(作者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