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是青年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我做科普的体会
2017-11-06郑永春
文 郑永春
科普是青年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我做科普的体会
文 郑永春
作为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个群体,青年科学家不仅要努力做科研,还要积极接触社会,投身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面向公众传播科学,完成从科研到科普、再到科教的转变。
2016年5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科技创新、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自2009年以来,他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必须加以重视。2016年8月,在致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百年的贺信中,他又再次强调了这个立场。由此可见,高度重视科学普及,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思想理念。
青年科学家为什么要做科普
在中国科学院,一些退休科研工作者组成了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用很大的热情从事科学传播,在全国各地举办科普讲座,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但科普不能只是老科学家的事,如果作为一线科研主力的青年科学家没有积极投入科学传播,这不仅是科普工作的缺憾,也不利于科研事业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目前,在学术圈内部,科普舆论氛围还不是很好,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做科普,甚至不屑做科普。学术机构仍然以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多寡、学术论文和专利的数量及其影响因子等量化指标,来评价科研人员。科普做得好,不仅对科学家的职业发展并无裨益,而且还有可能招徕爱出风头、不务正业的批评。
国内不仅做科普的科学家不多,优质科普资源也相当匮乏。以科普图书为例,国内原创科普图书还不多,质量也不高,特别是正在科研一线、最了解科学本质的科学家,长期缺席科普图书创作。实际上,科学家的科研领域大多很窄,科学家本身也需要读科普图书。为此,我深感责任重大,强烈的使命感让我不自量力地站出来,希望独立创作一本科普书。
我写科普书,并不是我有什么写作才华,而是希望让更多的青年科学家有勇气站出来,出版他们的科普书。青少年和公众不仅需要冥王星等行星科学的科普书,还需要航天、天文、地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的科普书。所以,我写科普书的目的,是希望树立一个标杆,鼓舞很多还在观望的科学家,加入到科普创作中来。
作为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个群体,青年科学家不仅要努力做科研,还要积极接触社会,投身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面向公众、传播科学,完成从科研到科普、再到科教的转变。
青年科学家做科普具有天然优势
青少年是科学传播的主要对象,青年科学家理应成为科学传播的中坚力量。作为正处于人生黄金年龄、中国科研领域最为活跃的群体,青年科学家与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层次更接近,在进行科学传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一是与科学传播的受众之间有天然亲和力。青年科学家在年龄上接近青少年受众,与青少年学生没有代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我曾经到一所中学做科普讲座,在我进去之前,学生们一直以为我是一位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长者,却没想到这么年轻,几句开场白就拉近了我与学生们的心理距离。青年科学家正在一线从事科学研究,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和从事科研工作的亲身经历、切身体会,是吸引未来一代投身科学事业的重要力量。
二是能敏感捕捉科学热点和最新进展。青年科学家一般每天都会查阅科研文献和第一手的实验资料,掌握最新鲜的科研进展,处于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他们对科学前沿的感觉十分敏锐,能准确地了解公众对哪些科学内容感兴趣,希望了解哪些问题。而这一点恰恰是从事科学传播的科普作家和媒体从业者很难把握的,也是科学传播满足受众需求的关键。此外,青年科学家创作的科普作品往往个性突出、观点鲜明,相比于和稀泥式的科普文章,更契合青少年学生的需求。
三是能主动出击进行科普创作,传播形式多样。青年科学家进行科学传播,并不是坐等记者采访和媒体约稿,而是根据自己对科学热点的把握,主动创作科普作品,并联系媒体实现多渠道快速发布,响应媒体和公众期待。大多数青年科学家熟悉各种新媒体手段和表现方式,科普作品形式多样,传播手段也比较新颖。
科普这口“锅”,青年科学家必须责无旁贷地背起来。
我们是不是忙得有价值
我听到很多人说忙,工作很忙、生活很忙。但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忙的每一件事,从更长远的时间尺度来说,是不是有价值?
再进一步分析一下,科学家为什么很忙?院士、“杰青”“优青”“百千万”,各类人才计划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创新争先各类奖励要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各部委各省科研项目要申请;得了项目后,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不能怠慢;世界各地学术会议、论证会、评审会要去了解;专利要申请、论文要修改和投稿、财务要报销、审计要回答、职称职位要晋升、人际关系要维护、保密检查和质量体系程序复杂;什么都不能放弃,不管哪个都要争取,一步放弃,等于自我堕落,这样下去能不忙吗?但这其中哪些是真正的科学研究?什么时候才能闲下来深刻思考我们的科学问题呢?
首先,要学会取舍。很多事情是可以舍弃的,或者说,放在更长的时间尺度内,我们现在忙的一些事情,对整个社会,对长远的人生可能并没有什么用,对这样一些事情要勇于舍弃。
其次,科普和科研这两项工作具有明显差异。科研是探索未知世界,探索前人未曾探索过的领域。其主要特点是“窄”而“深”,重点是深度,但缺少广度,缺少与社会的互动,而这恰恰是科普的主要特点。科普是用非常浅显的方式,把科学家认识世界的过程告诉普通公众。其主要特点是“广”而“普”,重点是广度,包括科普知识的广度,接触社会的广度,科普手段的广度。在科研与科普之间切换,有利于扩充科学家的视野,有利于启迪新的研究思路,有利于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
卡尔·萨根是优秀的天文学家和行星科学家,同时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科普第一人。阿西莫夫是优秀的科普作家和科幻作家。他们的作品,打动人心的并非是其中的科学知识,而是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对地球和人类的人文关怀,对未来世界的畅想。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风格,写出有个性、有特点的科普作品。阅读这些作品,能够体会到他们向公众传播科学,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殷切期待。这也是我们很多科学家欠缺的地方,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作者在中国科技馆宣传《皮皮的火星梦》
跨界合作,开创立体科普新方式
跨界合作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特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双方不在同一个话语体系,所以经常会出现各说各话,双方的观点和立场很难达成一致。
首先,要对跨界合作持开放态度。以我自己的实践为例,2016年4月24日,中国第一个航天日前夕,我和影视制作人员合作,推出了中国航天日三分钟科普动画,在网上的一周点击量过百万,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与腾讯合作,我做了一次萨根演讲《移民火星——人类未来自我救赎之路》,网络点播约两千万次。2017年,受中国科技馆邀请,我参与了大型儿童科普剧《皮皮的火星梦》的创作,还写了主题歌《太阳系之歌》,甚至友情出演科学家爸爸的角色。这部科普剧连演几十场,一票难求,还赴香港演出参加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活动。
火星
我也和科幻作家交流,给他们介绍太空探索的进展。他们比我更有想象力,脑洞开得很大。这一点与科学家很不一样,科学家做事比较谨慎,对把握不准的事情非常小心。但实际上,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比如卡尔·萨根,同时也是科幻作家。科幻应该是基于现有科技发展水平对未来科技的一个合理前瞻,毫无科技基础的想象只会变成魔幻。科普、科研和科幻,虽属于不同的领域,但三者之间不应该有一个绝对的界限,需要互联互通。
无论是图书、动画、影视,还是线下讲座,都是科普手段而已。科普无需拘泥于形式,要勇敢尝试,并且融会贯通。图书写作的时候,文字要具备画面感;影视作品既要好看、有趣,又要有足够的信息量;科普报告既要迎合受众需求,又要启迪思想,让人回味。
通过跨界合作,一方面创造出了个人无法实现的产品,另一方面,在跨界合作中,体会不同职业之间的差异,掌握这些职业的核心思想,可以使我们受益良多。
开创未来科普之路
目前,我正在与一家出版社合作,进行宇宙地图的创作。这是因为,我看到中小学教室里经常挂着两张图,一张是中国地图,一张是世界地图。同时,墙上有两条标语,一条叫立足中国,另一条叫放眼全球。所以,我有一个梦想,希望中小学教室里再挂上另外一张宇宙地图,标语中也能加上一句话,改成“立足中国,放眼全球,胸怀宇宙”。我相信,从小看着太空地图长大的孩子,一定会比其他的孩子拥有更加远大的理想,更强的人类责任。
此外,在《飞越冥王星》这本书出版后,我将继续抓紧创作作为“星际探索·从地球出发的太空探索之旅”的系列科普书中月球、火星主题的创作,这是公众最感兴趣的两颗天体。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系统介绍人类探索太阳系的系列图书。
我还应邀承担了一些科普图书的翻译,包括《冥王星沉浮记》《火星移民指南》等。这些科普图书正好是我从事的科研领域,翻译起来相对容易。通过翻译,既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还可以迫使自己阅读更多参考资料,了解其他领域的科技知识。随着学科专业划分越来越细,我们每个人了解的专业领域也越来越局限,这时尤其需要一些跨界的人,理解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组织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促进学科交叉。
为了促进科学走出实验室,积极融入社会。在科普中国的资助下,我们还组织了“科学+”之夜主题沙龙,搭建科学与教育、文学、艺术、影视、经济等领域的对话平台,邀请科研领域与各主题领域的专家自由探讨,平等交流。通过“科学+”沙龙,我们发现,“科学与艺术”,目的是让大家体会到科学是美的;“科学与经济”目的是让大家体会到科学是有用的;“科学与教育”,目的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启蒙,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科学与文学”,让科学像小说和故事一样有趣。“科学+”沙龙的目的,是促进科学与社会的融合,让科学走向社会,让公众理解科学。
郑永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学传播中心主任、研究员,行星科学家,2016年获美国天文学卡尔·萨根奖,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